差距这么大?国外强制标配国内高配才有

  GDP上去了,经济好了,买个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这笔钱花出去怎么都要物超所值。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不是?只要关注车市,我们就会发现近几年逐渐流行起来的日间行车灯、ESP车身稳定系统、胎压监测系统等配置已经是很多中国市场新车的宣传卖点了,当我们还在赞叹一些车型配置高到没朋友的时候,其实人家只不过是美国、欧盟等发达地区的标配而已。

首图

  虽然有些朋友会说,有些功能鸡肋啊!但是存在必有其合理性,尤其是驾驶方面,安全无小事,今儿我们就来一起聊聊国内外关于车辆配置的这些事儿~

胎压监测系统——法规强制安装地(时间):美国(2003)、欧盟(2014)

1

  胎压监测系统可以对轮胎各种状况进行监测,并且可将胎压数值实时显示在行车电脑中,当任何一条轮胎的胎压存在异常(过高或过低),系统会作出相应提示,从而为行驶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相关数据显示,高速公路上70%的交通意外都是由于爆胎所引起,而这其中胎压异常则是罪魁祸首,由此可见胎压监测十分重要。

日间行车灯——法规强制安装地(时间):欧盟(2011)

2

  日间行车灯不是一种炫酷的照明灯,而是一种信号灯,可以为白天行驶的车辆提供更好的辨识性,也是非常实用的安全配置之一。目前虽然没有因为装配日间行车灯所减少的交通事故的数据统计,但是在阴雨、雾霾天气下,日间行车灯确实具有一定作用。

ESP车身稳定系统——法规强制安装地(时间):美国(2012)、欧盟(2014)

3

  ESP是一种车身稳定系统,它可以在车辆发生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时,通过传感器判断车辆行驶状态,并制动对应的车轮,校正循迹方向使车辆保持稳定,防止车辆因失去稳定而造成事故。

4

  据相关数据显示,欧盟在强制标配ESP后的一年里,ESP就阻止了33000起交通事故发生,挽救了1000多条生命,尽管当时只有大约40%的汽车采用了ESP。

侧气囊——法规强制安装地(时间):美国(2013)

6

  侧气囊一般安装在前排座椅外侧,当车辆发生碰撞时,侧气囊打开,可将躯干与门板隔离,从而减缓侧面撞击造成的伤害,有效地保护乘客的安全。

7

  虽然我们对正面气囊的保护效果比较认可,但往往还是会忽略侧气囊的重要性,据了解,侧面碰撞是交通事故中死亡率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在美国每年因为侧面碰撞造成死亡的人数多达9000人。

自动刹车辅助系统——法规强制安装地(时间):欧盟(2014)

9

  自动刹车辅助系统主要是针对车辆低速行车状态时,雷达系统探测到(前方慢速行驶或者静止的车辆、障碍物等)车辆存在碰撞风险时,实施自动刹车,以避免碰撞或者减轻碰撞造成的伤害。据统计,该配置可以将事故发生率降低27%。

11

  在安全性方面,虽然国内获C-NAP五星安全认证的车型很多,但是在欧盟,仅仅因为没有自动刹车辅助系统,都将无法得到E-NCAP五星安全认证。

倒车影像系统——法规强制安装地(时间):美国(2018)

  倒车影像系统的作用不用多说了吧,这两年因为倒车发生的惨案比比皆是,撞墙的都是小事,还有撞死自己亲生儿子的,想想就痛心,虽说就这么一个简单实用的配置已经在逐渐普及,但是普及和强制安装完全是两个概念。美国国家公路安全局已经发出要求,在2018年5月1日以后生产的所有轻型车辆必须安装倒车后视摄像头。虽然国内的消费者对这项配置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了,但是在国内什么时候才能成为强制性标准配置?

12

自动紧急呼叫系统——法规强制安装地(时间):欧盟(2018)

  自动紧急呼叫系统,是为了在发生车祸之后,可以第一时间救助伤者,最大限度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中因救援迟缓造成的人员伤亡。欧盟将在2018年开始强制执行,届时在该区域内的销售的新车都必须加装自动紧急呼叫系统。注意,人家可是自动呼叫哦,要知道,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车内人员很有可能无法自主发出呼叫求助的。那么在国内,带紧急呼叫的车载系统屈指可数,能够自动求救的恐怕也就是安吉星了。

12

  看完这些不得不说我们国家确实和国外还有嘻哈局,尤其是安全性方面。想要追赶发达国家的脚步靠的不单单是厂家的努力,还必须有国家的强制性,让“门槛“变高,自然我们就能买到更好的产品。希望我们和国际接轨的不仅仅是油价,车辆安全性方面也要多向国外学习才行!

相关阅读

一手掌握汽车圈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