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只由胜者谱写 穆伦离任大众将何去

2018-04-24 00:16:01 作者:陈胜博

大众集团高层变迁 从准国有到家族控股

  从1937年成立,到经历二次世界大战,再到战后的盟军重组后成为目前大众汽车的形态。大众汽车的复杂经历确实远非其它车企可以比拟。从下表中大众领导人的变迁,已经可以大致读懂大众集团的历史。

任期领导人注解
1937-1946年Bodo Lafferentz纳粹德国党卫军中校,一战中曾获二等铁十字勋章

Ferdinand Porsche/费迪南德·保时捷

大名鼎鼎的费迪南德,大众真正意义的创始人。

同时也是保时捷的创始人

Jakob Werlin奥地利汽车商人,后成为党卫军荣誉领袖
1945-1947年Ivan Hirst英国陆军军官及工程师,二战后接管大众工厂
1948-1967年Heinrich Nordhoff德国工程师,二战后领导大众汽车完成重建
1968-1971年 Kurt LotzNordhoff去世后接手大众集团,同样是工程师出身
1971-1975年Rudolf Leiding二战后第三位大众领导人
1975-1980年Toni Schmücker二战后第四位大众领导人
1982-1992年Carl Hahn在他的领导下,大众汽车由200万年销量扩张到350万年销量
1993-2002年Ferdinand K. Piëch/费迪南德·皮耶希

费迪南德·保时捷的外孙,保时捷-皮耶希家族传奇人物。

有关他的详细故事请>>点此文章<<详细阅读

2002-2006年Bernd Pischetsrieder汽车工程师出身
2007-2015年Martin Winterkorn/马丁·文德恩富有争议的人物。曾让皮耶希下台,却因排放门自己也迅速下台
2015-2018年Matthias Müller/马蒂亚斯·穆伦本文主角,排放门危机下上任的时任保时捷CEO
2018年至今Herbert Diess/赫伯特·迪斯穆伦继任者,大众集团最新领导人

  上表能让一般人迅速掌握大众集团的发展史。从二战中纳粹德国建立的国民汽车企业,在战后幸存重组重建并发展到如今的规模。保时捷-皮耶希家族在其中隐约掌控的力量,这一切铸就了如今的大众集团。

  经过残酷战争也没能让大众倒下,二战后迅速崛起的大众集团势力让德国政府都为之敬畏,甚至出台了汽车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众法(Volkswagen Act)”。该法实际上是控制大众集团的私有化,保持政府对大众集团的约束力。根据大众法,单一股东持股不得超过20%,而股东大会决议需要80%以上投票方能通过。

大众 不避嫌地说,大众确实起源自纳粹德国。二战结束纳粹德国战败,大众工厂及其命运也由盟军管控。所幸盟军决定保留大众工厂,这才有如今的大众集团。排放门事件大概可以说是二战后大众集团经历的最大危机。

  对于崇尚市场经济资本自由的西欧人来说,这违背了他们的理念。欧盟国家也对此持有异议。从2007年开始该法逐渐松动,直到2013年完全废除。也就在2007年前后,保时捷独立于汽车公司(Porsche AG)而新成立的保时捷控股公司(Porsche SE)对大众集团持股持续上升,早已突破大众法对20%的限制。眼看着保时捷蛇吞象要“搞定”大众集团时,因为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保时捷控股自身却卷入财务危机中。

保时捷-皮耶希家族 当年大众法废除后大众与保时捷相互收购的好戏看似两家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我们可以视为是保时捷-皮耶希家族对大众集团的成功掌控。上图从右到左分别为:费迪南德·皮耶希、皮耶希的妻子吴淑娜和沃尔夫冈·保时捷。

  大众集团在2009年迅速“反杀”,收购49.9%保时捷汽车股份,到2012年剩下50.1%都收入囊中,保时捷正式并入大众集团中。不过最终结果来看,保时捷-皮耶希家族的保时捷控股公司对大众集团52.2%的第一大控股身份来看,最终保时捷-皮耶希家族还是赢了。不管大众集团领导层如何变迁,最终来看保时捷-皮耶希家族还是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下图有助各位迅速了解保时捷-皮耶希家族(制图:黄恒乐):

保时捷-皮耶希家族

迪斯领导下的大众未来:继续发力电动车 更重视中国市场

  对于接替穆伦的赫伯特·迪斯,起初业界对他还是有些陌生。他既不是保时捷-皮耶希家族的人,也不是像穆伦那样一直服务于大众的元老。迪斯1980年代在博世的西班牙工厂任职,1994年加入了宝马,并在短短3年时间爬升到董事会的职位,先后管理采购以及研发工作。他实际上是宝马集团董事长的候选人,但在2014年,他的竞争对手科鲁格当选了宝马集团董事长,这成为他加入大众集团的契机。

科鲁格 这不是迪斯,而是宝马集团董事长科鲁格。而他却是迪斯在宝马时的竞争对手。

  2015年,排放丑闻缠绕着大众集团之时,迪斯从宝马集团跳槽到大众集团,并任职大众汽车品牌的CEO。任职大众品牌CEO期间,他很好的完成了成本控制的调整,合理应对排放门事件以及工会的各种问题。这不到3年的工作表现,让其赢得了大众集团CEO的宝座,让他与当年宝马的竞争对手科鲁格站在了同一水平、某种程度来说甚至更高的舞台上。

  从目前来看,迪斯认可穆伦此前打下的基础,并将继续在电动新能源领域与自动驾驶领域发力,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同时加大力度改组公司架构,优化管理架构,使管理效率最优化。

迪斯 赫伯特·迪斯曾任宝马集团高管。科鲁格成为宝马集团董事长后,迪斯加入大众集团,起初管理大众品牌,并斩获良好业绩。如今迪斯先生如愿以偿实现人生巅峰规划,出任大众集团CEO。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大众集团本次将旗下品牌重组为四组:

  第一组为量产(Volum)品牌,包括大众品牌、斯柯达品牌和西雅特品牌;第二组为高端(Premium)品牌,包括奥迪、兰博基尼和杜卡迪;第三组为超豪华(Super Premium)品牌,包括宾利、布加迪和保时捷;第四组则为卡车和客车的商用品牌。让人略感惊讶的是,超跑出身的兰博基尼品牌的地位竟然放在保时捷之下,有可能会意味着未来兰博基尼的车型会更多且向下探,而保时捷会推出更多高端新能源车型。

大众最新品牌划分

  大众集团将重新分化出六大业务,其中四大业务就是上述四品牌业务。另外,还会专门有一个业务组是面对中国市场。这一点既让中国消费者受宠若惊,又觉得是理所当然的。

  毕竟在2013年,中国已经成为大众集团第一大单一国家市场,总销量达到327万辆,远超德国本土116万辆的水平。当时整个西欧市场的销量是365万辆,中国单一国家市场已逼近整个西欧市场销量。

  而到了去年2017年,西欧市场销量有所萎缩358.39万辆,而中国市场却进一步扩大至418.42万辆,远超整个西欧市场,逼近欧洲市场432.85万辆的水平。为中国市场设立专门的事业部,可谓实至名归。

2017年大众集团全球市场销量
欧洲432.85万辆

西欧

358.39万辆
德国126.85万辆
中东欧74.46万辆
俄罗斯19.17万辆
北美97.64万辆
美国62.51万辆
南美52.16万辆
亚太450.58万辆
中国418.42万辆
全球1074.15万辆

  可以预见,在迪斯的领导下,大众将优化结构、控制成本、拥抱电气化新能源和深化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然而对中国消费者来说,最重要的举措自然是更为重视中国市场,未来在中国的业务将更加专注——专注于对待消费者满意度、产品研发等都方面,并且在国内新能源车发展投入更多。其中大众与江淮的合作是重大一步,未来类似的合作将会更多。

  销量超越丰田成为世界第一车企,并没有遭遇排放危机而倒下的大众集团,肯定还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在持续辉煌。战胜了困难、战胜了对手,大众集团已然是一名胜者。历史由胜者谱写,大众集团是胜者,荣登集团之首的迪斯,当然也是胜者。(文:太平洋汽车网 陈胜博)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