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盈利股价跌近20% 小鹏亏损股价却飙升 市场背后的原因

2024-05-23 22:00:55 作者:wuqixing

  【太平洋汽车 行业频道】“理想汽车周销量8000辆尽显颓废,小鹏汽车周销量2000辆已经封神”。这是网友最近对于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的看法。

  之所以出现这种说法,是两家车企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金融市场呈现了完全不同的走向。

  5月20日,理想汽车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后,其美股股价下跌12.78%,每股报价21.71美;而港股暴跌19.27%(截至当日收盘),每股报价80.65港元,创下近一年股价新低,总市值仅剩1606亿港元。值得一提的是,3月1日理想MEGA上市之前,理想汽车港股总市值3569.30亿港元。

  5月21日,小鹏汽车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后,其美股股价一度拉升至26.19%,此后涨幅回落至收盘时的5.92%,相比理想汽车大跌,小鹏汽车依然能够保持增长趋势,投资者对小鹏汽车的未来发展前景无疑更加看好。不过好景不长,第二天又跌了回去。

 
理想汽车一季度业绩不及预期
MEGA失利|纯电SUV推迟

  具体来看,财报数据显示,理想汽车第一季度营收2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4%,但环比却下降了38.6%,原本预计一季度的营收能达到321.9亿元,只完成了预期的79.53%。而原本第一季度交付10.3万辆,但实际交付量只有8.04万辆。

  另外,季度经调整净利润13亿元(扣除股权激励费用),除税后利润为5.9亿元(理财收入10.69亿元),同比减少36.72%,环比大跌了89.7%;而经营溢利负5.85亿元,同比减少244.44%;毛利率从上一季度的23.5%降到了20.6%;现金储备从上第一季度的1036.7亿元降到了989亿元。

  如果只是看第一季度的业绩,理想汽车整体表现仍然是最好的,总市值、交付量、营收、现金储备、毛利率等数据均大幅度领先其他新势力车企,但市场更看重的是其预期达成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而理想汽车第一季度业绩不仅达不到预期,且未来也看不到增长的潜力,一方面是MEGA出师不利,以及李想对于纯电高端市场的误判,导致理想纯电SUV推迟发布,无法形成新的增长点。

  另一方面是理想引以为傲的增程技术路线被各大车企跟进,像冰箱彩电大沙发这种技术门槛不高的功能,也被竞品在短期内大量复制,“类理想L系列”的产品层出不穷,给理想带来了极大的竞争压力,理想L系列车型统治力弱化,面临销量崩盘的风险。以至于投资者对理想汽车未来发展前景产生了担忧和恐慌情绪,导致股价的大幅下跌。

 
小鹏汽车一季度业绩亏损收窄
成本控制下降|小鹏X9热销

  再来看一下小鹏汽车,其第一季度总营收65.5亿元,同比增长62.3%,环比下降49.8%,情况与理想汽车类似,不过小鹏汽车原本预计一季度营收为58-62亿元,实际比预期要好。原本第一季度交付2.1-2.25万辆,实际交付约2.18万辆,与预期一致。

  净利润方面,小鹏汽车第一季度净利润率负20.89亿元,同比增长63.95%;除税后溢利负13.6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3.4亿元已经大幅收窄,与去年四季度基本持平。另外,毛利率从去年同时期的1.7%提升至12.9%,同环比提升6.7个百分点。现金储备从上一季度的457亿元降至414亿元。

  如果仅看小鹏汽车第一季度数据,无论是总营收、交付量,还是净利润率、毛利率以及现金储备等方面都低于理想汽车。但不同的是,小鹏汽车的实际营收和交付量都略高于预期,且在净利润率、毛利率以及现金储备等方面都呈现出积极的改善趋势。

  尤其是毛利率的提升,体现小鹏汽车在成本控制和产品盈利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此前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也透露,在内部调整后,小鹏汽车成本有明显下降。

  除了成本下降,小鹏X9的交付也拉高的单车均价和毛利率,在一季度,小鹏X9共交付7872辆,占总销量的近三分之一,这是助推小鹏毛利提升的重要原因。更重要的是,小鹏X9的热销,给予了小鹏汽车持续冲击高端市场的信心,树立了高端的品牌形象,巩固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地位。

 
平台技术变现拉高预期
多款产品即将发布|海外出口加速扩张

  当然,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在于技术变现,据了解,一季度小鹏汽车平台软件收入就超过了1亿元,小鹏汽车副总裁顾宏地在财报会上预计,小鹏的技术服务利润将会在接下来的季度持续增长,并且最终会为小鹏带来非常高的利润。

小鹏汽车副总裁 顾宏地 图源:南华早报

  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顾宏地还透露小鹏汽车将向其他汽车制造提供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技术,从而使公司能够创造新的收入来源。在顾宏地看来,传统车企要想快速提升智能驾驶技术,更多的合作将是长期趋势。从话里不难看出,小鹏智能驾驶技术在未来或像华为一样,向其他车企提供智能驾驶技术方案。

  而通过与其他车企的合作,小鹏汽车可以将其技术优势转化为实际的经济利益,同时也能够推动整个行业的智能化水平提升。或正是这样,投资者对于小鹏汽车未来发展前景更加乐观和积极,从而推动了股价上涨。

  除了技术是小鹏汽车立足市场的护城河,在未来产品规划上,也给予了市场和投资者较大的信心,小鹏汽车MONA系列产品的首款车型将于6月份亮相,第三季度上市并规模交付。

  何小鹏更是将这款车视为AI智驾全球开创者及普及者,甚至称它是20万以内颜值最高、高智能的车型,同时成本具有相当竞争力的产品。根据曝光的对赌协议,MONA首款车型目标是在交付客户后13个月期间,达到10万辆的交付量。

  与此同时,在今年第四季度,小鹏汽车还将交付一款小鹏品牌的全新B级纯电轿车(代号F57),新车基于最新技术打造,可实现规模化降本。

近千台小鹏G9发运德国

  另外,在出口方面,小鹏汽车今年将会加快扩张的节奏,将出口作为销量和利润增长的重要驱动力。目前,小鹏汽车已经与西欧、东南亚、中东、澳大利亚等地的多家头部经销商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且正在陆续开设新的销售门店。

  不过对于2024年第二季度指引,小鹏汽车相对保守,预计总交付量介于2.9万辆至3.2万辆,同比增长25.0%-37.9%;预计总营收介于75亿元至83亿元,同比增长48.1%-63.9%。整体数据并不突出,看来小鹏汽车是把希望寄托于下半年,依赖MONA系列产品、小鹏全新车型以及出口市场的扩张,来提振销量和增加营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小鹏汽车520 AI DAY上,提到与小米汽车的竞争关系时,何小鹏强调:新能源汽车行业从蓝海到红海再到血海,小鹏是经过磨练的,它强调,现在卖得好不代表能力强,汽车行业是长线竞争,而不是短期一两个月的销量。

 
写在最后

  通过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第一季度业绩分析,并结合他们未来的发展规划,两家车企呈现不一样的走势,由于理想MEGA的失利以及李想对于高端纯电市场的误判,导致理想汽车被持续唱衰,甚至有人觉得李想已江郎才尽,很难再复制理想L系列的辉煌。

  面对MEGA失利、理想L系列被其他车企借鉴模仿以及纯电SUV推迟发布等一系列问题,理想汽车如何应付

  而当前预期较好的小鹏汽车,其实整体情况也不容乐观,旗下产品与小米SU7和问界M5、问界M7存在高度重叠,后者都是流量炸弹,导致小鹏P7i、G6和G9等主力产品生存空间受挤,整体销量下降,易使消费者对品牌失去信心。如何提升这些产品的竞争力,对于小鹏汽车而言也是个棘手的畏难而退。

  其实无论是理想汽车,还是小鹏汽车,在面对价格战、品牌战、技术战等交织在一起时,都呈现出复杂而多样的态势,压力非常大,谁能笑到最后都还是未知数。(文:太平洋汽车 吴启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