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养车

杭州市长批示:严惩 为富二代教育敲警钟

2009-05-14 17:53:30 来源: PCauto 作者:xuewei
手机看

  7日晚,富家子弟飙车将路人撞死。杭州市公安局10日表示,已将交通肇事者胡斌刑事拘留,将以法律为准绳公正办理,确保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案件办理的进展情况,将依法律规定的程序及时向社会公布。公安局同时吁请社会各界及时举报超速行驶、酒后驾车等交通违法行为。

  在社会舆论一片哗然声中,杭州市市长蔡奇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这是一起骇人听闻的惨剧。市交警支队要很好分析,进一步采取措施,严禁违法超速行车。对肇事者要依法严处。痛下决心,彻底解决违法超速行驶问题。”

  杭州市相关负责人强调,对该案的处理,公安机关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严格、公正办理,确保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案件办理的进展情况,将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及时向社会公布。可以相信,案件将很快得到依法公正的处理,给全社会一个交待。不过,由此案引发的反思却是沉重的,也是深远的。

  飙车事件为富家子弟教育敲响警钟。有文章称,肇事者胡斌系杭州师范大学体育系大二学生,家境富裕、酷爱赛车。除了特殊专业之外,一名普通大学生连驾车行驶的机会都很少,更别谈在大马路上玩飙车了,可见胡斌的家庭背景不一般。

  尽管这是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它的发生固然有其偶然性,但更要看到潜藏在它背后的必然因素。当下,一些大学生偏向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个别人甚至偏离了人生目标,失去人生信仰,玩物丧志,玩世不恭;精神颓废,萎靡不振。

  特别是那些“生而贵胄”被人们称为“富二代”一族,与生俱来的富足生活,使他们不懂得宽容和感恩,不知道勤勉与节约,过于自我、散漫和奢侈,过度追求所谓“个性张扬”,而对待别人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心理感受相当冷漠,甚至疯狂到为寻求刺激最大化而漠视别人的生命。诚然,这其中家庭氛围的因素占了很大成分,有的父母在打拼创业中吃够了苦头,有了钱后不愿意让子女再吃苦,生活条件太优越,让子女不思进取、坐吃山空,最终成为“纨绔子弟败家型”。更要看到,这也是全社会对青少年尤其是对“富二代”教育的缺失。

  作为教育者,学校对青少年的教育义不容辞。每一个任课老师都应确立对青少年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社会责任感,将思想品德教育融于日常的课堂教育。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不能对大学生们的品德形成不闻不问,只管上专业课。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变迁,大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不再是“你说我听”的说教,需要“润物细无声”。

  教育者只有主动承担起育人之责,帮助大学生在人生态度、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诸多方面筑牢“防火墙”,只有充分意识到越来越多的“富二代”,越是物质丰富,教育缺位,滑向人们所不愿看到的那一面就越加速,而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之策,让他们在校园里多吃苦,多磨砺,多奉献,才能重塑其灵魂,提升其责任感,才能培育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集体舆论,营造以人为本的温馨的集体情感。

  还需通过引领大学生特别是“富二代”向奥运期间的“鸟巢一代”看齐,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济困助学,服务社会;造就他人,实现自我,让他们在校内校外精神文明建设、支教、支农等志愿者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成为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栋梁之才。

  破解“富二代”的群体性弱点,更需要形成浓烈的社会教育氛围。应该说,富人们已开始焦虑下一代的成长,有的富豪在参与慈善活动时毅然作出“祼捐”决定,“黄金满赢,不如遗子一经”,不将多余的钱留给子女,但这仅是极少的个例,做到蔚然成风尚不现实,而全社会可做之事远不止鼓励富人“祼捐”这一件。家庭教育大有可为,从家长做起,在道德自省中当好楷模,言传身教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等良好品德,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和吃苦精神,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增加他们与各个不同阶层的交流沟通,了解感受底层民众的生态。

  在社会教育中,将“精英训练”和“贵族教育”从知识灌输向教他们学做人转移,不让他们在成长上迷失方向。还应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对富家子弟形成强大的感召力,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更重要的是,在反腐倡廉中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从官场开始,清除各种潜规则,坚决打消“富二代”中根深蒂固的“有钱能够摆平一切”的念头。

  以人为本,教育为基,方能让类似夺人性命又损害社会公平的富家子弟飙车事件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