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汽车评测 / 2003款车型
[独家试驾] 奥迪A6 2.8L测试3/3-长途篇

出处:pcauto
责任编辑:keke

[03-8-16 11:11] 作者:V仔/科科


试车地点
广州-韶关
(京珠高速)
试车时间
2003-03-08-13:00
天气情况
天晴,干地
路面工况
沥青路面(一级)
少量大弯路
车辆提供
广东中奥
试车人员
PCauto编辑 V仔/科科


  一连3天的“外观篇-内饰篇-操控(长途)篇”报道这款奥迪旗舰系-A8 2.8L今天就到了最后一期;收到很多车迷网友来信,表示赞同这种方式来“连载”,认为可以获得最大的资讯量,而且感觉和别的媒体不同,看起来有新意,有侧重点,有点像“连续剧”每天都来“瞧瞧”,首先我感谢大家的支持了,其实以后的评测也不一定都是这种方式,主要是看车辆的等级和车辆使用的时间来定别,譬如上一期的GOL,很简单的内饰,平凡的外表……所以就会一次推出,就是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了。

  下面就是奥迪A6 2.8L前两期的回顾文章,谢谢观赏:



奥迪A6 2.8L测试1/3-外观篇 || 奥迪A6 2.8L测试2/3-内饰篇


  [奥迪A6 2.8L测试3/3-长途篇]

  历史上汽车引人之处有很多地方,可能是车头,可能是中网,甚至是一个车灯,不过我想最令人心动的还是汽车的外形设计,试想在大街上走着,一辆车从身边使过,能够把你的眼球吸引过去的一定不简单,这也是每一个汽车的设计者所希望的。

  第一次见到新款的A6还是在国外的网站,当时国内有的还只是进口的奥迪A6,就是车身比较瘦、线条比较明显的那个款式,如果没有记错应该是在97年,在网上见到全新的奥迪A6后,第一反应是惊讶,接着是口水快要流到显示器上,特别是被那尾灯给深深的吸引住了。整个尾灯为圆滑的车尾增色不少。

  而这次将要试驾的正是这款A6,那实在是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兴奋”,而且还是一次为期两天的试驾,搞到我逢人就笑,编辑部里还以为我有什么毛病呢。虽然在提车之前已经看了无数次A6的图片,甚至跑到街上等待为数不多的A6出现,直到周五下午去提车,看到活生生的A6在眼前,还是兴奋异常。那台将要陪伴我两天的A6停在门外,我围着它足足转了10圈,还是没有看够,眼睛不停的在A6身上扫,最令人欣赏的是三个地方,车头的散热水箱进风口、尾灯以及C柱,进风口自然就不用说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得这副V6 2.8引擎获得良好的散热效果,尾灯实在是美的无法形容,如果要我说感觉,那就是这尾灯是A6与生俱来的,是为了A6而存在的,C柱的倾斜角度非常大,与车尾相呼应,使得长长的车身一样具有跑车的感觉。

  对于每一辆汽车来说,轮圈是为了该车而专门设计的,好的轮圈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A6的5条幅轮圈增加了整车的跑格,让人忘记了它庞大的车身。

  要说不满意的地方,那就是中网上的金属饰条,下部分是直角的,如果是稍微圆弧一些那就perfert了。



京珠高速入口




上面写着“记者试驾车”




开车必须一丝不苟





CVT的传动,可以说是“D档行天下”





  目前一汽生产的Multitronic版A6分1.8T、2.4及2.8三个级别,碍于无段变速系统的设计限制,配3公升以下的引擎暂时会是Multitronic的上限,在国外,A6 3.0 Multitronic是取代以往2.8 V6的新版本。这次我们试驾的正是2.8的版本,A6 2.8 Multitronic属于大马力前驱车,但在弯路上,235/45ZR17阔轮胎带来足够稳定性,转向颇中性易控。但由于国内生产的A6采用坏路地盘。所以避震机采用的是偏硬的Sport setting,在连串弯路上如路面不平坦,尾悬挂都能保持稳定性,侧倾不明显,只是当路况较差时,车架才有一些过敏的跳动。轪盘控制属偏向轻巧一类,路面感觉稍微欠缺。当方向盘向某一边打尽时,会有相对明显的声音,估计是助力转向泵工作的声音。

  奥迪这副无段变速系统,它的动力传送十分高效率,+/-反应也非常快,当过了十秒八秒仍然没有发出转档指令时,波箱便会自行返回全自动模式运作。

[1][2][3][4] [下一页]

发给好友 专家问答 投稿给我们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汽车搜索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