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测 > 国内试驾 > 广州本田评测

独具匠心 八代本田雅阁 2.4i全面体检

2008-06-11 08:42 作者: 佚名 责任编辑: yangdonglin

  大型房车市场的准车主,多半是已婚、事业稳定的社会中坚份子,购车条件除了空间要大以外,乘坐质感也很重要,因此相较於购买中型房车的年轻人来说,会比较挑剔一点,最好是希望爱车能有好的价格、进口车的品质。如果您也是这群人中的一份子的话,那新推出的八代Honda Accord或许可以满足您的需求。

雅阁

  车身线条俐落有形 摆脱既有笨重印象

  笔者初次看到Accord的场合是在国外的汽车杂志上,当时对其第一印象是觉得怎麽车身大小好像缩水了?原本柔润的车身线条,加上厚实的车尾造型,旧款七代Accord即使站在车外观看,尚未坐进车内就会觉得好大一台,实际坐进车内後这样的感觉还是没变,不过将车辆换成新款八代车型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且这样的印象持续到现在还是依然如此。

雅阁

  中控台整体设计以黑色为主调,加上类金属饰条与黑檀木饰板,营造出高级豪华却不失运动化的整体内装风格,坐进车舱内的感觉比照片中更具沉稳气质。

  怎麽会这样呢?或许与八代Accord俐落有型的车身线条有着绝对的关系。从车头造型来看,方正菱角分明的多边型水箱护罩直接将目光焦点吸引住,并只在周边塑胶框上镀上一层闪亮的镀铬层,没有豪华房车般过分点缀的镀铬产品,使得该水箱护罩能保留些年轻气息。接着是同样采用锐利线条设计的左右大灯组,取代过去以圆型为设计理念的想法,搭配向下低伸的前保杆与类似前方进气孔的雾灯座,让新款Accord有着颠覆过去大型房车一定要「大扮笨重」才有气势的外型设计,若不说是2.4升大型车的话,单看照片很难猜出其真面目。

雅阁

  中控台上的第二层饰板采用金属刻画条纹设计,可摆脱塑胶感增加车内质感,加上花纹与色泽皆属佳作的黑檀木饰板,让Accord拥有超越同级车的内装精致度。

  此外,车侧造型部分,在原厂刻意放大乘坐空间的情况下,并不觉得车头尾有着过长的情形,加上车身腰线上有着一道屏除以往利用车侧护条来修饰车侧的概念,改为锐利内刻式的高腰线设计,从前轮弧经过前後门把手延伸到後尾灯组上方连成一线,更让八代Accord有着大型房车缺乏的动感曲线。至於车尾部分仍维持与车头和车侧相同的3D立体车体设计主轴,也就是利用弯曲深浅的表面,造就出不同层次的效果,以获得厚实与高质感车尾线条。

雅阁

  中控台中央为冷气与音响控制按钮,总共有34颗,首次接触一定会有压力,好在设计位置颇为人性化,使用上并未造成更大的不便。

  透过以上种种独具匠心的设计,使得八代Accord有着与实际体积大小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不过如果您以为它很小台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从车身尺寸来看新款Accord的长宽高各自为4945/1845/1475mm,相较於上代车型的4860/1820/1455mm尺码而言还大了些,轴距也从七代的2740mm拉长到2800mm,使得车内乘坐空间变得更加舒适、自由,不信打开车门坐进去看看就知道。

雅阁

  仪表总成采用两大两小设计,造型相较於同级车有些简易,但却清楚且一目了然,中央则为档位显示器。

  高质感路线前进 凌驾同级车等级

  打开驾驶座车门,可以清楚看出全部采用黑色内装色调的新款Accord,是以类金属饰条搭配黑檀木饰板,来营造出高级豪华却不失运动化的整体内装风格,是笔者最喜欢的内装设计之一,因为黑色内装不只容易保养维护、更能凸显高级车的价值,加上适度利用铝合金饰板点缀,使得车内不会「黑鸦鸦」的。接着坐进车内仔细端详中控台上的各项按钮配置与线条设计,从其上的类铝合金饰条的曲线、下中控置物盒形状与大型中央扶手中,依稀可看到七代Accord的内装身影,不过整体来说还是有着许多创新的设计项目。

  当中最令笔者赞许的是采用表面布满金属纹路的大面积中控台饰板,虽然其材质仍为塑胶,不过在适当改造下使得中控台不论是远近看都相当具有质感,与同级车经常采用的压花表面有着差异不小的好效果,可减少许多常犯的过重塑胶感,当然这点也得归功於三层式设计的中控台造型,最上层为软质布面、第二层即为金属纹路饰板、最下层包含手套在内则是采用压花表面,透过层次分明的堆叠,让本车展现出超越同级车的内装细腻度,但就内装设计而言,笔者认为是近年来中高级车种的佳作。

雅阁

  前座椅有针对肩部与腰部两侧支撑力进行改善,包覆性不错,不过若能再稍微提高些泡棉硬度,相信会更能防止长坐腰酸的情况。

  至於音响与冷气系统的控制按键则整合於中控台中央,数数全部按钮加起来共有34个,看起来似乎很凌乱,不过实际操作起来倒是还好,除首次使用需稍微用心观察每个按键的功能外,之後使用时便可依直觉进行操作,当然若能将冷气按钮改以旋钮式控制,相信应该能更快上手才是。

雅阁

  在轴距达2800mm的条件下,後座空间相当充裕,不论大人小孩皆自在。

  此外,本车内装设计上也不是没有缺点,例如座椅泡棉偏软,长途乘坐易腰酸背痛、防盗器没有自动上锁功能,容易造成幼儿误开或歹徒有机可乘、未将定速、音响快拨键列入标配项目中等,都是本车尚可改善的地方。

雅阁

  车门板同样采用多层次设计,加上附有皮革包覆可增加不少高级感,不过把手位置有些低,长途驾驶时左手肘较难找到舒服的依托高度。

  K24Z i-VTEC 承袭「本田技研」精髓

  接着发动引擎轻催油门上路,第一路段是台北市区道路,在刻意将档位放在D档交由电脑自动换档的情况下,换档顿挫相当轻微,几乎感受不到车体震动的感觉,不只如此,即便引擎转速来到3500rpm左右,双耳依然未听到吵杂的运转噪音,代表在常态驾驶范围内,车主可轻松愉悦的驾驭着车辆前进,不受引擎过大噪音影响心情,不过倒是有一点让笔者颇感微词,那就是来自轮拱的轮胎滚动噪音值似乎偏大了些,尤其是行驶到高速公路上时,较为粗糙的柏油路面更是将此噪音放大不少,关於这点建议可利用安静胎或加强轮拱隔音来改善。

雅阁

  这组五速手自排系统於手排模式时,并不会自动帮车主升档,可提供更多的驾驶乐趣,不过在手排模式时换档顿挫较自排模式明显,倒是有些令人困扰,或许热血时不用管舒不舒适吧!

  接着将车辆驶入国道三号的交流道上,并将档位排入S档进入手排模式,从闸道绿灯亮起的瞬间立即大脚油门起步,只觉车速迅速带起且在转速通过5200rpm左右时,还隐约可听到VTEC开启後的声浪变化,并获得稍微加强的加速力道,眼看1档即将用完时迅速拨动方向盘後方的升档键,变速箱在大约0.5秒的时间里切换至2档,换档时间相当不错,接着持续加速,不过力道就软了许多,尤其是换到3档时速通过140km/h之後,整体的加速力道就逐渐趋缓下来,除车重因素外,相信过疏的齿比设计也是重点。

雅阁

  这具代号K24Z2的2.4L双凸i-VTEC引擎,拥有180hp/6500rpm、22.7kgm/4300rpm的最大马力与扭力输出,经VC-3000实测,0~100km/h的秒数则为10.9秒,明显被过疏的齿比拖累。

  有多疏呢?1档7200rpm断油时的速度已达80km/h左右,2档则已到130km/h,至於5档定速100km/h巡航时的转速只有2000rpm,而0~100km/h的秒数则为10.9秒。或许是为了省油耗吧?要不然以性能车迷的角度来看,这样的齿比设定真的有些「啷」,否则以本车所搭载的这具原厂代号K24Z2 2.4L双凸i-VTEC引擎,高达180hp/6500rpm、22.7kgm/4300rpm的最大马力与扭力输出数据来看,在加速性能上的表现应该可以更好才对。

雅阁

  原厂即附您引擎室拉杆,省下後续改装与临检的困扰。

  不过尽管如此,在本田技研全力开发下,这颗引擎内部还是充满着高科技的技术心血。这颗引擎在「进气」凸轮轴上,同时具有VTEC与VTC的系统,前者是用来提高气门扬程的系统,以获得高速高马力的优势;後者则根据引擎转速高低,自动调整进气门开启与关闭的时机,并配合电子节气门控制,来降低引擎吸气时的动力耗损,以达到最佳动力、省油性与降低废气排放的效果,因此相较於同级汽油引擎来说,K24Z2的油耗表现可是一点都不输人。

雅阁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热门搜索热门IT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