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测 > 国内试驾 > 上海大众评测

试驾上海大众明锐

2008-01-04 18:19 出处:其他 作者: 佚名 责任编辑: yangdonglin

  不要以为明锐就是换了商标、换了外壳的速腾,它们二者之间有很多的不同。

  从上海试车回来,尚未坐定便被同事围问:明锐与速腾究竟有何不同。相信这也是大多数对斯柯达感兴趣的人最关心的问题。既然同为大众PQ35平台的出品,甚至采用几乎与速腾一样的底盘,那两车之间又有何区别呢?

  简单的回答那就是:牌子不同;样子不同;开起来也不大一样。

  没错,一句通俗的话就可以概括完了,这当然不是废话。这三点如果要摊开来细谈,恐怕就已经能很全面描述明锐的差异化所在了。

octivia

  有过去的车

  关于斯柯达的品牌,曾经造访捷克的同事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从捷克的历史讲起,谈到波西米亚,再讲到一大堆带给人类宝贵精神财富的捷克艺术家,当然还有斯柯达的历史,以及那次出游的趣闻乐事。

  这让我们在斯柯达产品说明会上怀着更复杂的心情去端详探射灯下的明锐。透过三支绿色羽毛和箭头的Logo,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斯柯达以自行车起家的渊源,也可以回想起曾经比劳斯莱斯贵得多的HispanoSuiza轿车。姑且毋论这段已经化作尘烟的辉煌能否给斯柯达现阶段带来如何实质性的回报,但拥有超过100年历史的斯柯达,肯定有其与别不同之处,这是我遇见明锐之初就产生的想法。此外,斯柯达的历史赋予了明锐更多遐想内容,这种潜在的气质是“VW”商标所不具备的,当然也包括速腾在内,这便是“牌子不同”的意思。

  深厚沉淀的外形

  世易时移,斯柯达由辉煌转为沉沦,但由于经营的严重不景气,斯柯达不得不于1989年开始加入大众集团,并慢慢地被收归为大众100%的控股公司。之后大众便将中低端的产品移植到斯柯达工厂,进行俗称的“换壳生产”,形成斯柯达如今A00、A0、A和B级四个系列的主力车型,它们分别是Roomster、Fabia、Octavia、Superb等,其中后三者对应的大众车系便是Polo、Jetta、Passat,而新一代的Octavia亦即为本次试驾的主角——明锐。

  从外观来看,明锐的造型要比速腾沉稳得多,如果将明锐和速腾摆在一起,你会发觉它们的“年龄”相差至少有五岁,将斯柯达沉淀的历史刻意塑造的结果。尽管是全新一代的车型,明锐并没有采用多少时尚的元素,尤其是前脸的设计。除了Logo往后刻意拉出两条轮廓线外,明锐的外形与上一代Octavia欧雅相比似乎难分难解。

  但这并非“样子不同”的重点,它们既然能挂不同的标志,自然就应该表达各自的家族面谱特色,明锐看起来是典型的斯柯达,那不就很好吗?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作为一款国产车,明锐身上针对本土化所作的改进。

  配合目前国人的审美眼光,明锐的外形加入了为数不少的镀铬饰条,从水箱格栅,到前、中、后的防擦条,再到门把手,后尾箱盖等处均醒目可见。对于明锐这样沉稳内敛的造型,它又似乎能起到大方夺目的效果,作用应该是非常正面的。

  在外观上添油加醋,这在一汽大众的速腾上是几乎不能见到的,而通过帕萨特到领御,Polo到劲情、劲取,上海大众已经形成了车型开发的一定能力,尤其是在外观和内饰方面。德国大众对上海大众的本土化动作已经相当认同。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最好的本地化就是最好的全球化这个道理,上海大众似乎已经有相当的心得(领御推出后马上焕发第二春便是明证)。据了解上海大众今后再引进的车型,都具有进行这样本土化动作的自由。

octivia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明锐

优点:源于PQ35平台,底盘扎实刚性高,动力充沛

缺点:品牌知名度较低,内饰做工一般

热门搜索热门IT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