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测 > 国外试驾 > 三菱评测

试驾--大師的概念 三菱 Grunder

2005-06-08 09:23 作者: 港台 责任编辑: luzhikun

  编者按:三菱汽车日子不好过,本身产品在国际上竞争不强,前几年在因隐瞒安全隐患被曝光后,企业被克莱斯勒抛弃,不得不求助三菱母公司。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之后,三菱重新规划产品线路,整合销售网络,近期也时有力作出现,国际上Grunder已经上市,而国产戈蓝经过华人设计师陈聪仁大幅改动,有望在明年上市。

  点击这里了解三菱汽车相关车型性能及报价


在我们的印象中三菱轿车一向比较小巧,而此次戈蓝的尺寸有所改变

  内装篇:

  我想,三菱 Grunder的上市,对于高级买家来说,或许能让他们开始对所谓的操控有所认识,而且,那是一种光是透过视觉就能传达的魔力。这部刚出炉,还冒著烟的新鲜货,尽管仍然必需反覆强调“豪华、尊贵”,但可喜的是,在诸多的细部设计上,Grunder因得力于两位世界级设计大师的概念,无论从造型或是内装部份来看,纯日式那种软趴趴的豪华论调已经显得泛黄过时,加诸一些力道,便是Olivier Boulay及Gerhard Steinle联手创造出来的神奇魔术!


内饰上感觉较为明快,中控台略显单调

  运动性格直捣豪华老调,在三菱 Grunder身上,两种特质互不牵绊,反倒是竞争车款开始让人觉得厌烦。

  德日风格,五五波

  先从车名来解读这款车设计风格的最原点,“Grunder”一词,系来自于德文,意指开创者、发起人及奠定新局者,当然,以此为名,或多或少有恭维准买家的意味存在,但就设计层面来看,我们却真实的看到中华三菱在国产2.0升级距中开创的“新局”。

  为了突显旗舰车款的必要特质,中华三菱在新车命名的初期,即透过大规模的市场调查瞭解客户所需,调查结果显示,会购买中大型房车的车主,多半属于企业中阶主管阶层,通常拥有相当的社会地位;有趣的是,在这群30-45岁的客层中,他们的思想却与一般人的认知完全相反,顶著专业、积极的形象,事实上,这些人的思想反而是超乎想像的年轻。没错,年轻是个关键,而这也是北美版的Galant与台湾版Grunder造型差异的开端。要从美规版本的方盒子搓揉成符合台湾市场需求的风格,中华汽车介入设计似乎是不得不的办法,但藉由两位国际知名设计师的招牌融入整个改造工程,这就彷彿像是在传统工艺镶上金边,非但让“国际化”的说辞更具说服性,“国际级”大师的作品更是容易让准买家感到飘飘然。

  从气流首先撞击的引擎盖开始,Grunder与Galant的导流方式便大不相同,车头部份最明显的差别在于,两者皆因为迁就各自的产品特徵,致使引擎盖折线各具立场,前者的车鼻呈三角形状,然后再由三角形顶点延伸出单独的摺痕;后者车鼻采盾状设计,顶端延伸出来的则是两道线条,但由于造型的悬殊,Grunder的引擎盖两端,更是巧妙的利用车鼻与头灯间的高度段差,再放射出两道优美的弧线,因而显得更具立体感;头灯的造型上,Grunder采用的是水滴状设计,其中并将行车灯、远光灯、HID近光灯及方向灯融合在一起,表情较诸美规Galant更为灵动,在兼顾了机能感之外,似乎也还不致于碰触到此级距买家无法接受的极限。

  拥有传统豪华房车少见的运动性格,三菱 Grunder的造型,反映了Olivier Boulay对美学的认知惯性,圆柔中挟带锐利切线,为国产中大型房车的造型传统区隔出新的样貌。

  车尾,变化更大,美规Galant的车尾部份属偏硬的设计风格,靠的是几道直线交错而成的简洁感,但过度简约的设计通常暗喻著风险,虽然此级买家拥有思想年轻的特质,但Galant独缺的那么一点贵气,正是中华三菱必需去填补的;说起来,Grunder的车尾线条是复杂的,但Olivier Boulay似乎很能驾驭这种状况,圆弧状的尾灯组,暗藏了24颗LED灯管,车牌框则自保险杆下缘移至行李厢盖中央,浑圆中,刻意设计的凹槽,颇具“拉高、紧缩”的视觉效果,而从车灯延伸出来的折线,则让整个车尾不会圆过了头,适度的刚硬感在这个地方显得特别重要。

  整体来说,三菱 Grunder的造型基础保留了Galant关键的概念精神,硕大的车体如果太强调流动感,结果可能是让整个车身看起来像是松垮的面团,因此,后车门强有力的切线、轮弧切角及车顶雨水导槽延伸至行李厢盖底端的两道直线等几个重要元素得以保留,无疑让三菱 Grunder在兼顾豪华感的设计概念之余,还流露出几分德国车的侵略特质。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热门搜索热门IT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