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车修车 > 人车生活
搜索

  油价上涨牵扯无数利益

2006-06-07 17:41 出处:pcauto 作者:贺赫 责任编辑:kuangxuyun

  油价又涨了,可能这是近一段时间以来最为牵动民生的新闻了,百姓关心程度应该超过三峡工程竣工和赖昌星遣返,可能仅次于世界杯的影响吧。本人是法学专业本科毕业,因为不堪忍受应试教育之苦,和不管考什么科目研究生都要考英语和政治的束缚,勉强混个学士学位也就到头了,但是最基本的法学素养还是有一些的,法学领域有一个很古老而且很实用的观点――利益说,一主体是否为一行为要对其有何好处,此观点放之四海而皆准,经济学上的经济假性人观点和此同理,于是乎油价上涨,我就有了如下的思考。

  油价上涨,老百姓听到后习惯性的第一反应就是抱怨,接着会问出无数个为什么,为什么涨;涨多少;什么时候涨;怎么还涨啊,前两天不是刚涨过吗;是不是垄断造成的;是与国际接轨了吗;所谓的国际又是指哪些国家呢;为什么涨价跟着国际上,却从来不跟着国际上降价呢……在这无数个问题甚嚣尘上之后,掌权者实施者当然也可能是既得利益者,比如XX委、比如两大XX公司的无数领导和发言人总能找出无数个理由来解释为什么。人嘴两张皮,反正都是理,咱们普通公民的嘴说不过人家,比如XX委的某个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说“目前英国汽油零售价折合人民币为每升12.8元;法国汽油零售价折合人民币为每升12元,均比我国汽油平均零售价高2倍左右。美国各种税收在零售价格中所占比重为20%左右,普通汽油价格为每升6.11元,比国內汽油平均价格高35%左右。我国还没有实行燃油税制度,即使考虑养路费负担因素,国內消费者负担也低于欧美国家。”可这位老先生却对于此论点存在的基础也就是最为实际的欧州和美国国民人均收入闭口不谈,在此鄙人也就卑之无尚高论了,因而强烈建议税务局、审计署、财政部的新闻发言人来讲一讲我国人均国民收入与欧美发达国家接轨的问题。

  2005年中石油、中石化分別实现净利润1334亿元和396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和23%。利润节节攀升,但是两大公司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却没见有多大起色,在此我们不得理解为这些利润并不是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开拓市场得来的,而是在国家相关部门的不作为下依靠垄断市场涨价得来的。

  油价在最近的3年里上涨了2.6倍,国内成品油价格和原油价格与国际接轨到何种程度,两者倒挂到何种地步,关于这些我们知道的信息太少了。虽然某些专业媒体已经讲得很清楚,但是这是表面的清楚,更为深层的原因是刊登不出来也是不能刊登的,当然垄断之行业之弊病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如果油价确实应该涨价而且大幅上涨,有关部门理应在涨价前通过新闻发言人向大众媒体公布详细相关资料和涨价的原因,绝不能使用突然袭击的方式进行涨价。而这种突然袭击还总有人泄露出去,因而每次涨价的前一天总会见到有无数汽车在加油站排队加油到凌晨。

  油价上涨垄断企业的赢利增加,员工福利提高人人扬眉吐气,国库充盈钵满盆满,公务员薪金上涨也就有了底气各个喜上眉梢。公务员车改闹腾了几年,新观点新政策层出不穷,可是雷声大雨点小,没看见有什么具体的作为。也正因为如此,油价上涨对于公务员的薪金威胁不大,反正是公家花钱,大不了明年人大开会财政预算小数点再往后挪两位。但是对于你我这样吃不着皇粮的公民来说,油价上涨却会牵动每一根脆弱的神经。教育、医疗、房屋、能源的涨价幅度大大超过了国民收入的增加幅度,而这些行业不是限制其他资本进入产生竞争就是稀缺资源要靠高投入高产出来支撑。因而这些领域就成了容易滋生腐败和产生暴利的高发区也必然是国民怨声载道的集中点。

  发了一通感慨,下面我来具体说说油价上涨对于我的影响,北京93号汽油每升从4.65元涨到5.09元,每升涨了0.44元,每升汽油涨价看似不多也就和一分钟手机费相当,但对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影响却颇大。我家捷达周一至周五每天跑50公里,周六日两天跑五十公里,每周就是300公里,每个月就是1300公里左右。以捷达每百公里用8升汽油计算,每个月要多掏出45.76元,当然我这种算法对于大家的示范效用不大,1、诸位可能每个月跑的里程比我多的多;2、诸位的车可能比我家的车废油;3、我家新近乔迁五环之外,所走道路虽不宽阔但不拥堵,踩离合刹车换档次数少对车的磨损程度小。

  但这只是显性成本增加,隐性成本还有很多,比如我身处的首都北京,粮食蔬菜大多数靠兄弟省份支援,油价上涨,运输成本增加,此成本也肯定最终又由像我一样的一个个普通市民承担。那位说了油价上涨,那就不开车了,出门坐公交车或者打车不就得了,君不见月票改革限次数了,君不见出租车全线飘蓝涨到了2元,还美其名曰引入联动机制。我只想问一句,为何我总是油价上涨的承担者,公交公司、出租公司、国家就不能承担一下吗,这不是正好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吗!开车吧,油价成为工资中不能承受之重;不开车吧,都交一样的养路费和车船使用税,岂不是白白给国家做贡献给他人作嫁衣了。车不能不开,但是怎么开就需要仔细琢磨一下了,我提出的观点就是周一至周五上下班还是要开车,毕竟不能迟到啊,与其站在公交车上拥挤着堵还不如坐在自家车里吹着空调凉爽的堵,还有一点就是宁可路远绕道也不选择拥堵线路,别忘了在60~90等速高档位是最为省油的,同时您还免却了堵车带来的烦恼降低了刮蹭事故的发生机率;周末可以适当选择乘坐月票无效线路最好是空调车,应该也不算很拥挤可以接受。具体落实到怎么节油上,也无外乎还是早已经被大众所熟知的那几种方法,减少怠速温车、少用车载电器(尤其是空调)、除了人以外把负重降到最低、慢加油稳加速少踩刹车、维持车辆原状不改变动力系统和电力系统、不追求驾驶乐趣换扁轮胎。

  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产业能像汽车一样拉动诸多行业的发展,直接的是钢铁、电子、石油、橡胶等;间接的是运输、保险、旅游等。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均从中受益无穷,油价上涨肯定会对于汽车销量有所影响,因而也就间接影响了上述产业的发展。手心手背都是肉,国家不应该急功近利见风使舵,看见国际上原油翻跟头自己就按捺不住也要起跳。既然油价上涨,许多需要亲历亲为的事情就靠通讯解决吧,看这边厢网通、电信、移动、联通血盆大口早已张开等你往里钻,别忘了这可也都是国字号企业啊。坐飞机坐轮船坐火车,燃油附加费、机场建设费、春运涨钱也都举枪在瞄准着你。由此可见,油价上涨,每一个普通公民都是避无可避的。

  油价上涨,可能节油产品又会走俏,什么添加剂、节油贴、节油阀等新产品又开始跃入大众眼帘,但试问国际上的汽车巨头为何不采用这些新技术新产品呢;老司机带徒弟,良好的驾驶习惯能省油又会老生常谈不绝于耳,什么缓加油慢起步正确换档等等等等。但这都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只是对某个个体有用,而且效果不一定。况且在公民收入不增加的的前提下,油价上涨,公民在其他方面的支出就会相应减少,对于社会方方面面几乎所有行业都会有所影响,人民的恩格尔系数上涨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良好的解决办法是国家建立健全原油和成品油采购储藏机制,在国际油价低位时吃近平抑油价的上涨,上海的原油期货建立有一段时间日了,但是效果暂时还没有显现。外交挂帅能源先行,俄罗斯、委内瑞拉、沙特、伊拉克、伊朗、阿尔及利亚、哈萨克斯坦、墨西哥,甭管是不是欧佩克,甭管是不是美国传统石油来源国家,只要是出油的地方一滴油都不能放过。通过期货周期波动的特性采取灵活务实的措施,这才是对于整个社会最为有效的一揽子解决方法。油价上涨,不应该完全由普通公民来承担,应该国家、能源企业、公民共同来承担,而且公民只能出小头,这才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两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力所能及且理所应当承担的。

合作新闻推荐
热门搜索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