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评论】写在车展前 中国汽车行业的合资之路

[2004-06-14 13:59:24]  太平洋汽车网  来源:pcautoZ责任编辑:linyuan

PCauto原创文章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现在的中国汽车业喜欢神话,或许现在很多人还沉浸在去年中国汽车取得的“辉煌成就”:全年产销汽车400万辆,连续三年井喷,合资企业大行其道。同样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遍地车展也开始了造神论,首当其冲的是备受瞩目的2004年北京国际车展。原因是有着强大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和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去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后,北京国际汽车展受到国际汽车企业的重视。所以北京车展的目标是继底特率、东京、日内瓦、巴黎、法兰克福之后成为世界第六大车展。

  要成为世界性的大车展,需要强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和强大的汽车制造业这两个重要因素相当重要,这里想讨论下中国现在是否具备这两个条件,中国二十年的合资之路是成功?是失败?是进化?是退化?自主品牌是是充要?还是次要?还是必要?

  汽车工业为中国的支柱产业

  汽车工业第一次被中国政府明确为支柱产业是1986年。1986年4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提到:“把汽车制造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按照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和联合发展的原则,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形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济南重型汽车制造厂以及军工部门等汽车制造基地,同时改建扩建一批技术比较先进的汽车零部件专业化生产企业。“
    
  从那以后,政府在政策上对轿车领域给予了特别的注意。1987年8月,国务院北戴河会议明确建设一汽、二汽和上海3个轿车生产点。此后,进一步认定轿车生产应按“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的原则,重点抓好零部件生产及相关工业,加速提高国产化率。1988年,国务院在《关于严格控制轿车生产点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轿车生产部局的“三大三小“战略,即国家只支持一汽、二汽和上汽3个轿车生产基地(三大)和北京、天津、广州3个轿车生产点(三小),而不再批准任何其他的生产点。惟一的例外是军工系统的奥拓和云雀。1989年3月发布的《产业政策要点》把已经批准的轿车项目列为国家重点支持项目。此后,1990年国务院颁布《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和1994年颁布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仍然沿着相同思路,严厉限制定点企业之外的进入者。当然,这些政策在现实中并没有得到百分之百的执行,因为行政审批制度总是具有人为的灵活性。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末,1994版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越来越不适合中国汽车发展的需要,无论是在政策上还是具体实施过中出现了不少分歧,新的政策出台的呼声非常的高。在新的产业政策里,汽车工业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是最核心内容,并且会提升为拉动中国新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之一。业内人士透露,相比1994的“老”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至少有15大“要点”将引起业内震动,而业界一直关心的进口车、国产车两网是否合一,2007年50%市销产品拥有自主品牌等内容则并未提及。15大要点分别是:

1、鼓励提高市场集中度,首次鼓励企业跨入世界500强企业
2、鼓励自主品牌开发,2010年前形成若干驰名品牌
3、鼓励形成新的大型汽车集团,10%是底线
4、整车企业中方仍必须控股
5、鼓励跨国收购外资汽车企业
6、汽车企业禁止买壳卖壳,建立退出机制
7、新能源、小排量汽车获鼓励
8、鼓励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
9、汽车项目投资门槛拔高到20亿元
10、2005年起保税区禁止开展进口车保税业务
11、鼓励私人投资停车场
12、鼓励二手车流通
13、鼓励汽车信用消费
14、本土产汽车首次明确要标注产地
15、新增行政事业性收费将禁止
从这十五大要点来看,中国汽车高层相当煞费苦心,以最大限度的支持鼓励自主品牌开发,形成中国汽车竞争力,努力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也只有这样汽车才能真正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

复制文章 前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