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天也要装个逼 老司机教你怎么认飞机

  高中化学老师跟我们说的无论什么都要达到“瞄一眼就出答案”的境界,真是尼玛坑爹,做得出来很帅,然而实现起来需要大量的积累,这装逼成本太高了。

  “这是第二代高尔夫三厢版在1997年的改款,搭载了全新的EA113双顶置凸轮轴发动机,1.6的自然吸气在当时已经能爆发出不小的能量了,还是国内拉力赛上的常客...”

  “说人话!”

  “好吧这是台捷达王...”

  关于出行方式,目前无非也就是海陆空这三种途径。海运方面就不说了(连个渡船都能自己去订制,怎么说?)。而陆地上也就是轨道交通和非轨道交通,型号各种繁多,这个留着以后慢慢讲。

  所以我们今天来点猎奇的,教你坐飞机的时候如何一眼就分辨出这是啥飞机。

  首先,一般把商用客机分为干线和支线。

  所谓干线,指的就是主要城市之间的航线。比如上海到北京,纽约到莫斯科。一般干线飞机旅客流量大,会采用大飞机。而支线就是剩下的包括主要城市和小城市之间、小城市和小城市之间的航线啦,比如首尔到平壤(我什么都不知道)。

  商用客机领域内目前是波音和空客两家独大,其它的公司基本都是在支线客机市场分一块小蛋糕。

  先来说说波音。

  年代太久远的我们不说,就只看目前的7XX系列。

707

1

  7XX系列开始于波音707,最开始是被称作367-80型。707在1954年首飞,其军用型号为大名鼎鼎的C-135,后续还发展出了KC-135空中加油机、E3和E8预警机等型号。

1

  707的后掠翼、下挂引擎设计在民航飞机上都是首次应用,这也奠定了直到现在民航喷气式客机的机身大体布局。

  什么是后掠翼?

1

  有没有前掠翼?

  当然有!

1

  什么是下挂引擎?

  其实就是引擎挂在机翼下方...

  说说707怎么认。

  这是一台4发(也就是4台引擎)干线客机,能够进行跨洋飞行。而且匹配的普·惠引擎直径较小,非常修长(和下面其它飞机比你就知道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货在59年开始商业运营,91年停产,目前仅剩的没多少了,一架是澳大利亚空军的空中加油机,还有一架是伊朗总统的专机...

  够上古的啊。

  所以你能看到的话真的是走运了,记得拍照。

  歪个楼,我国以前研制的运-10客机,原型就是仿制波音707,气动外形几乎一毛一样。

717

  这个型号很少听到对不对?但其实它是存在的,而且产量不算少,获得的好评也不少。

  它其实就是麦·道公司的MD95。1997年波音并购麦·道,将MD95改名为波音717,抢占100座级别的支线客机市场。由于2006年就停产了,而且多被国外航空公司采购使用,并且受限于其支线飞机的身份,所以在国内非常罕见,基本看不到。

1

  引擎放置在机身后部,跟那些妖艳贱货完全就不一样。垂尾和平尾是“T”字造型,引擎外侧一般印有“Boeing 717”字样,注意不要与国产的ARJ-21混了(ARJ-21有翼尖小翼,717没有)。

  目前国内能看到的也就上图深圳机场的曼谷航空了吧。

727

  比较少见的3发客机,3台发动机全部位于机尾处,非常好认(三叉戟早就停产了)。这是波音公司研制的第二款7XX系列飞机。为了降低成本,机身前半段和707是一毛一样的。由于机翼面积较小,使得其可以在高空以0.9马赫的速度巡航飞行。不过由于其三段式襟翼具有升力效应,所以在起降时所需的跑到也非常短。毫无疑问,机翼是727设计方面最成功的一部分。

1

  从1964年开始投入使用到1984年停产,727总产量达到了1832架,在当时是全球产量最高的飞机。目前727存世稀少,仅有伊朗航空(又是你)和马来西亚的金鹏货运公司还在使用。与此同时,某些大大大土豪也将727用作自己的私人专机。

737

  毫无疑问,这应该是国内刷脸频率最高的飞机之一了。和717的定位差不多,100-180座左右,属于支线客机。采用双发布局,俩发动机采用下挂的安装方式。

  737型号繁多,大概可以分成前中后三代。其中737-100只生产了30架,全部在德国汉莎航空服役。目前早已全部退役。200型号则是100的加长版,在100的基础上加长了1.8米,增加了发动机反推装置,缩短了降落时的滑行距离,一共生产了1114架,非常成功。200的发动机也是又长又细(我真的在说发动机),机翼尾端没有翼尖小翼。目前国内航空公司只有东航还存留着一架737-200型。

1

  第二代的737包括300和400型。300在200的基础上加长了2.64米,改用了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也就是又短又粗啦)。而400又加长了3.05米,加强了机翼和起落架的强度,并且尾部有防擦地装置。国外部分400型号还额外加装了翼尖小翼。

1

  第三代737那就多了。从500到900机型,座位从108一直延续到215个。在这其中,500和600机长最短,而700和800机型大多数又安装了翼尖小翼。

1

  目前新一代的737 Max系列正在逐渐交付。而737系列已经生产了约9000架,但是自1967年开始投入运营后,波音直到现在也没有让737退役的打算,而是不断的推陈出新。据波音预计,未来737的市场需求将达到约23000架左右。

747

  毫无疑问,这是波音系列里面最好认的飞机了。在空客A380出现之前,747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客机,机身前段有着双层的设计,辨识度极高。采用4发设计,发动机吊装方式和707一样,只不过采用了更先进的高涵道比发动机(记住那句话,又短又粗~)。

  747的研制有点歪打正着的成分。1960年初,美军进行了招标,希望能有一架一次能运载750名士兵或者两辆坦克进行跨洋飞行的巨型运输机。波音的方案在竞标中输给了洛克希德C-5运输机。不过因祸得福,波音旗下的大客户——泛美航空公司希望能有一种比707大一倍的客机。波音于是把原来去竞标的运输机方案改成客机。

  一开始747的设计方案和A380一样也是全机双层机舱,不过后来还是改成了宽体机身加上层驾驶室的设计,方便作为货机时能直接打开前鼻进行装卸。而由于747的销量远超预期,波音便将上层机舱加长,成为了头等舱和公务舱的地方。这也是世界上首架双通道宽体式客机(也就是有两条过道)。

  747-100为747的基本型号,1970年由泛美航空投入使用,1986年停产。747-100现在很多都已经退役。

  200型则为100的该机改进型号,换用了推力更大的发动机,从而提升了最大起飞重量,同时通过加大油箱容量来增加航程。在外型上200和100相比没有什么较为明显的变化。

1

  300则在200的基础上加长了上层机舱,这是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

1

  400在内部改用了大量电子仪表设备,采用数字化驾驶舱,使得驾驶室内只需要有两名飞行员。而在外观上,400在翼尖加装了小翼。

1

  而目前最新的747-8则是波音对于A380的回应,采用了787上最新的技术,包括多种复合材料的加入,以及延长了机身长度,改用更为先进的来自通用电气的发动机。

1

  波音747由于其超大的航程(超过1w公里),多数被使用于洲际飞行和国际航程中。而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国家(比如日本),因为747一次就能搭载四五百名乘客,也会被用于国内乘客流量较大的航线中。1991年以色列的“所罗门行动”中,一架747-200一次性将滞留在埃塞俄比亚的1200名犹太人救出来。

(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

一手掌握汽车圈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