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轩逸e-POWER,为何会有消费者买单?">
新年刚过,情人节这天朋友老张就有了买车的打算,准备作为情人节的礼物送给他的媳妇儿,所以在车型的选择上完全是听取他媳妇儿的意见,而他媳妇儿想要一个空间大点好开的车型,于是便想让我推荐一下:
“女士开的话,我觉得日产轩逸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啊。”
“可以,日产也是老品牌了,口碑不错,那你说我给她买个轩逸e-POWER怎么样?”
“什么?轩逸e-POWER,你是怎么想的,想买混动车型的话雷凌、卡罗拉都可以啊。”
“这不是喜欢轩逸的外观嘛。”
“轩逸我推荐,轩逸e-POWER我是真不建议,你有了解过没有?它的发动机是当增程器的仅仅是用作带动发电机发电,跑高速的油耗也并不比燃油版低多少,和增程式电动车有些类似,建议要买还是纯燃油车或者常规的混动车型。”
“我就是给她买来城市代代步肯定不怎么跑高速的,所以我觉得这正符合我的需求呀。”
......
在前不久日产轩逸e-POWER刚上市时,我就曾经写过日产出的这个对标本田、丰田家的轩逸e-POWER车型,并且表示对此技术并不看好,也看到过很多其他媒体有和我相同的看法,本以为日产轩逸e-POWER会就此凉凉,可是没想到短短几个月过去了,这辆特别的“轩逸”却在十五万级新能源车市场有一点小火起来的迹象,所以今天我想就此探讨一下为何在中国新能源盛行的当下,日产轩逸e-POWER这样非主流的新能源车能够有一席之地。
日产轩逸e-POWER上市也有几个月了,相信稍微了解过的朋友对这个技术已经不陌生了。它其实就是模拟了增程式电动车的工作原理,内燃机只负责供电,动力全靠电机来驱动,但是它却不能上新能源绿牌。因为按照我们国家的规定,新能源车只要要达到纯电续航50km才能上绿牌,而日产轩逸e-POWER的电池只有1.2度也没有装充电口,所以它达不到国家新能源车上绿牌的标准。
虽然无法直接上绿牌,但是相比燃油版轩逸以内燃机作为发电机来工作的轩逸e-POWER确实很省油,官网标称的最低油耗也仅需3.9L/100km,而真正体验或者试驾过的都知道这个油耗仅限于城市道路工况的油耗,跑高速因为要持续发电所以油耗也会有所上升,百公里油耗高的时候甚至也能到5.5L-6L左右,这相比本身就以良好燃油经济性著称的日产轩逸燃油版来说也并没有低多少。并且由于无法享受绿牌政策也就没有新能源补贴,且起售价就在13.89万元的轩逸e-POWER相比燃油版也要贵上一点。
而就是这样一辆不被看好的“新能源车型”却有着不错的潜在消费群体,刚开始我也有些想不通,但是在根据市场大环境的需求分析后慢慢也就理解了。首先就轩逸年轻、运动的外观来说,它的主流消费群体肯定是以年轻用户居多,而现在大部分城市年轻消费者买车的主要用途也就是城市上下班通勤,就算周末远一点的出游也都是在周边城市,其次更低的燃油经济性以及不用充电的特性也是它的一大优势,对于一向觉得24小时都不够用的年轻消费者来说,没有充电等待的烦恼也正符合他们的需求。所以对于本来城市通勤居多,跑高速较少的年轻消费者而言,轩逸e-POWER正符合他们的用车需求。
写在最后:
其实从轩逸e-POWER的市场需求上我们也慢慢看清了,先进的技术并不一定会得到市场的青睐,但只要是符合市场主流需求的车型,哪怕它的技术并不先进,也一样会有不错的销量和发展前景。毕竟汽车本身就是一个消耗品,技术的更新迭代是无穷的,顺应市场的需求才是一款车型销量好坏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