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驾仕派的波士堂!现场对话车企大佬,挖出事关未来的秘密|成都车展

驾仕派-太平洋号
仕聚一堂,言车马之乐。
+ 关注

每年的各大车展上,除了可以接触到多款新晋登场的重磅车型、用靓丽车模洗眼睛,另一项值得关注的活动,则是在现场与各家车企的领导层和设计、工程团队直接对话。

 

在本届成都车展上,驾仕派报道团队也与多家汽车品牌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聊了些消费者和车迷感兴趣的话题,提前展望了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些车企可能有的变化和举动。

福特中国:为中国消费者承担部分关税成本

 

中美之间的贸易战让原产地美国的车型颇为“受伤”,尤其是对美系进口车销量大户福特而言更是如此。不过此次福特中国方面透露,为了最大化保障国内消费者的利益,7月份第一次关税上调时福特并没有调价,直到8月份宣布第二批征税清单,福特才对部分进口车型进行了价格调整。换言之,福特承担了一部分关税成本。

 

▲福特汽车(中国)市场销售与服务总监 蓝维伦

 

福特汽车(中国)市场、销售及服务总监蓝维伦举例说,虽然从9月1日期新福特Mustang和F-150猛禽系列有调整价格,但是不包括探险者。这款全尺寸SUV车型从7月6号开始到目前为止,福特中国会继续承担其中15%的关税差价。这是考虑到探险者在中国市场的竞争车型更多是国产合资SUV产品,福特希望更多考虑中国消费者和经销商的利益。

 

今年福特品牌在中国市场销量不佳,福特汽车(中国)传播与公共事务副总裁方军涛也坦率的承认了这一情况。但在他看来,这其中有产品周期的问题,也有整体汽车市场的增速减缓的原因,为此今年其实被福特内部定义为战略转型和调整的关键阶段。福特相信随着“中国2025计划”——该计划将在中国市场推出50款新车、其中包括15款电动车——稳步推进,相信在2019年会迎来快速发展。

方军涛表示,今年福特进口车方面有新Mustang、Ranger Wildtrak等,长安福特稍后会上市新福睿斯、全新福克斯,林肯方面有新领航员、新MKC、全新航海家等,今年新品导入是超额完成的,这也预示着福特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福特汽车(中国)传播与公共事务副总裁 方军涛

 

此外,福特中国方面透露,福特也在考虑为中国市场的产品搭载全新的车联网系统,这是考虑到北美的SYNC4系统可能并不适合中国市场的使用,而福特将和百度、阿里巴巴等本土互联网巨头合作,加强本土研发。据悉,这个计划是福特 “在中国,为中国”的一部分,福特目前在国内进行的各类研发项目均优先与中国本土科技企业深度合作。

中国车展首次接受专访,即将迎来百年庆典的宾利大佬说了这些话

 

▲宾利汽车中国内地及香港、澳门执行总经理-安睿轲先生

 

今年成都车展上,宾利添越Bentayga家族核心成员——Bentayga V8首次亮相,在发布会现场,宾利汽车全新品牌影片也进行了首次公开放映。驾仕派在第一时间对宾利汽车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执行总经理安睿轲先生(Kim Airey)进行了专访,从他那里了解到了更多宾利对于中国豪华汽车客户的品味、价值观、生活方式有哪些独特洞察和相比其他豪华汽车品牌,宾利独一无二的特征。

 

 

关于第一个问题,安睿轲先生表示:中国豪华汽车消费者对宾利提供的定制化服务十分中意,并且现在用户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自己驾驶一台宾利,而不只是坐在后排,这也是为什么欧陆GT、添越等产品越来越受到中国用户欢迎的主要原因。

 

从2017年宾利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数据来看,宾利的相关产品得到了众多中国豪华汽车客户的青睐。而2018年来,宾利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更是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中国市场也已经成为宾利全球最大单一汽车市场之一,并且市场份额趋于稳定,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红利下,他们也更有信心在中国市场收获更多用户的喜爱。

 

事实上,宾利品牌独一无二的地方并不在于服务,而是与用户联合创造的过程与经历,宾利将更多前所未有的颜色选择和配置带到中国市场。未来,宾利还将让客户参与到定制的过程当中,这也是之前还未大规模向中国客户开放的,也就是说,宾利的准车主们未来将有机会去到宾利的工厂,亲身体验宾利汽车制造的过程。

 

环顾整个汽车行业,能够拥有百年历史的车企非常之少,而宾利品牌将在明年迎来一百岁生日,届时宾利也将邀请中国的用户和媒体一同参与这场盛宴。

东风雷诺:10月推出新科雷嘉,为中国市场改进

 

东风雷诺市场销售部部长助理陈晓波在成都车展期间透露,10月份东风雷诺将在国内推出中期改款的新科雷嘉,进一步强化东风雷诺在SUV产品序列的竞争力。

 

▲成都车展上的雷诺F1赛车

 

据驾仕派了解,目前海外市场也没有发布新科雷嘉,预计将在下个月的巴黎车展期间发布。事实上,现款科雷嘉车型实在2016年初上市,晚了海外9个月,而这次国内的中期改款新车将会是同步改款。陈晓波表示,科雷嘉当年是东风雷诺的首款国产车型,因此很多地方完全照搬了海外版本设计,这次新科雷嘉则开始根据为中国市场的特点进行调整,更好的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这一举措也显示了东风雷诺“在中国、为中国”的理念,并且后续在电动车领域也将会有信息输出,东风雷诺2022战略正在稳步推进。

 

在陈晓波看来,在新科雷嘉发布之后,东风雷诺至关重要的后续营销举措是让新科雷嘉和科雷傲要形成更加明显的差异化,而现在是有一定交叉的。陈晓波认为,新科雷嘉将更凸显产品的年轻化,将产品独特的年轻属性进行呈现,实现销量群体的扩大。此外,东风雷诺也在加大销售渠道的布局,在目前建店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与200家4S店、“卫星店”组成“200+X+100”的网络布局。陈晓波透露,东风雷诺在扩充100家二级网点,同时鼓励4S店投资人开始2S功能的“卫星店”,尽可能贴近消费者。

 

▲东风雷诺经销商网络已基本覆盖全国城市

宝骏设计师透露全新SUV信息

宝骏此次在成都车展的新车发布颇为神秘,通过全息投影的方式率先披露了全新SUV产品的外形设计方向。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全新SUV车型将继续采用“未来眼”的家族设计,但是整车更偏向于直来直往的线条,同时中网采用了星空点状的样式,尾灯也换用了全新的横向设计。

 

 

在后续的沟通中,宝骏设计师告诉驾仕派,新车追求的并非“套娃”设计,而是在宝骏510的设计基础上得以延展和深化,形成全新车型所独有的辨识度。“车型之间的设计差异更像是表兄弟。”设计师表示。为此,宝骏全新SUV的设计理念也有所不同,灵感源于星空,更希望展示出浩瀚、硬朗、几何、纯粹等概念。同时这款车型也将采用全新一代的内饰设计,和现有产品完全不同。

 

 

宝骏方面透露,将于11月推出的全新SUV代号为CN210S,是宝骏基于全新平台打造的首款产品,该平台后续还有MPV、轿车等新产品。这款车型被上汽通用五菱视作“集成集团最优质资源、国际一线供应商品牌”的旗舰SUV产品,将“搭载丰富的科技配置、全方位品质细节打造”,主打卖点是“智慧舒适的用车体验”。对此,宝骏表示,随着这款全新产品的推出,宝骏品牌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四倍速的观致仅是一个开始,宝能赋能不只是“钱”

 

▲宝能汽车副总裁、观致汽车高级副总裁 蔡建军

 

成都车展期间大多数企业感到寒意,然而个别企业也成为例外。在宝能成为观致的大股东后,观致1到7月份累计销量36639,同比4倍的增长。并且渠道上也有扩张,6月份、8月份,合计签约80家新的经销商,让观致的全国经销商首次突破200家。

 

值得一提的是,观致的发展尽管很快,但比较符合传统的汽车业规律。而宝能给媒体的印象,印象更深的则是大手笔签约四个汽车产业园,以及宣布未来要做到230万辆产能,这显得更为激进。对于宝能汽车跟观致汽车,宝能汽车未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一个投资公司还是一个集团公司?还是一个品牌?

 

在观致的这场群访会上,陈思英曾开门见山的介绍了宝能的赋能问题。直言宝能进入汽车行业是有商业企图和野心的。事实上宝能在进入整车制造领域之前就已经布局了整个汽车业的生态圈,比如说在研发,在汽车零部件,在整车制造,在汽车后市场方面都做了一些周密的安排。宝能说要用10到15年,将宝能汽车打造成为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汽车集团。未来宝能汽车旗下一定不仅仅是观致汽车。

 

▲观致汽车副总裁、观致汽车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陈思英

 

但是,蔡建军强调,姚董事长,包括高管,一致目标是要先把观致做好。如果观致做不好,其他的A品牌、B品牌都离宝能很遥远。

 

目前来看,宝能对于观致的赋能意义并不止在于“钱”。宝能之前的布局,无论是物流、金融、保险,还是很多民生类的服务,都将为观致汽车带来很强大的汽车的生态资源,为双方汽车业务的未来发展奠定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接下来,观致将在渠道和产品上都继续保持一个奔跑发展的姿态。智能化和网联化也将提上步伐。目前观致已经和斑马达成了战略合作,在9月份观致5的2019款即将推出,更多体现在智能升级。新能源方面,观致3轿车的纯电动轿车续航里程450公里,在10月份将投放市场,2B、2C都有;明年3月份,基于观致3都市SUV和观致5的EV版投放市场,这两款车更多意义的是2C。最重要的时间节点是在明年的第四季度,新观致团队全新打造的产品将面世,全新造型,全新智能交互系统。这款产品的开发速度将非常快,这意味着耗时在18个月到20个月。而对于新能源在平台层面上的发展,蔡建军认为,EV油改电是目前最快的,是观致短期内的做法,将来一定有全新平台正向开发的电动车。北京车展时发布的MILE 1就是纯电动车。

 

观致的中期发展,蔡建军的目标可能远不止在于短期内瞄准的10万、20万辆。他认为从目前观致整个供应体系来讲,做10万辆是非常容易成功的。这在战术层面上就可以完成,现在已经把很多供应商体系拉到极限,过去对于他们来讲这个量不可想象。蔡建军认为,战略层面观致真正的目标要做好挑战20万、50万,甚至更高销量的准备。

上汽大通:腼腆的年轻品牌,做的比说的多太多

 

 

本届成都车展上上汽大通的专访尺度依旧异常开明,我们来到成都一家网红茶舍,坐下来一边喝茶,一边聊C2B大规模个性只能定制模式和上汽大通接下来的产品。由于专访的内容和时长严重超出预计,干货实在太多,我们就挑几个重点与大家分享。

 

其实C2B大规模个性化智能定制模式的进化一直会基于用户的洞察。所以D90上市以后,“蜘蛛智选”智能选配器已经进行过两版大的迭代,第三版的迭代也将在今年10月份有一版。而“后悔药”服务的推出一方面是来源于用户可以后悔之前选择的配置,另一方面则是新用户有的未来车型配置可以给第一批的老用户来使用。并且,除了目前全系产品实现C2B个性化智能定制模式外,未来其他车型也可以用“后悔药”。

 

至于很多消费者关心的“C2B模式是否一定程度上降低效率、影响产品交付时间的问题”。去年年底由于供应商问题,D90的交付时间就有些超过大通期望,但现在基本上可以做到一个月之内提车,例如G50的提车周期为28个工作日,而D90则是29个工作日。原来很多工艺都是靠各种表、各种文件,效率极其低,现在全是云计算、互联网,需求就到供应商那里去了。更重要的是,由于C2B模式的到来,制造流程转变,经销商和供应商得到解放,再不用担心需要“压货”的情况。

 

 

此外,上汽大通副总工程师兼首席设计师黄斌坦言,传统的开发过程确实有比较多的谨慎性的考虑,大通给他带来的启发,就是你必须真正与用户直联,听到用户真实的声音,特别是设计MPV车型,要充分了解到客户对MPV从内到外的需求,而不是摆弄技巧。上汽大通作为上汽的新品牌,正在逐渐积累,提升大众对品牌的识别度,比如侧面的雕塑设计、体量感等等。

 

尤其是考虑到G50是一款面向年轻消费群体的MPV车型,就更需要在尾部设计上下功夫,尤其是尾灯、光影关系和视觉下沉等方面。另外,它的尺寸决定了上汽大通的设计师们不可能单纯“借鉴”别家成功的设计,通过让客户参与到上汽大通的正向研发过程当中,要说G50在设计上的特点也许可以归纳为中国化个性张扬。

 

实际上,作为一个年轻的汽车品牌,上汽大通在产品研发上发出的努力非常之大,有太多信息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向大众公布,例如:将要推出的上海智能公交、明年的产品就将实现L3级别自动驾驶、自动泊车、氢能源汽车产品的研发和推出等等。

实力打脸“消费降级”,阿斯顿·马丁中国市场增长幅度全球第一!

在我印象中,阿斯顿·马丁在成都车展从未像今年这样隆重。无论是场地面积还是展台布置,阿斯顿·马丁都体现出了十足的腔调。当然,这份隆重自然是为了DBS Superleggera超级GT跑车而来。而作为一款中国首发车型,除澎湃的性能外,这款树立标杆的全新力作还提供旗舰超级GT跑车所应有的细腻驾驶感受。

 

▲阿斯顿·马丁中国总裁 彭明山

阿斯顿·马丁中国总裁彭明山表示:“2018年恰逢阿斯顿·马丁DB家族的70周年庆,凭借DB11家族三款车型以及一系列特别车型项目在全球的大获成功,我们在去年实现了破纪录的业绩增长。”

 

“今年上半年,阿斯顿·马丁也再度实现全球营收和税前盈利的双增长,其中中国市场的增长幅度在全球各大市场中排名第一。”

 

整个2018年的中国车市,“消费降级”都成为一个热词。但为何在阿斯顿·马丁这里,却变成了“增长幅度全球第一”?彭明山向驾仕派表示:“消费并非完全降级,而是进入到更为细分的消费分层。而在超豪华市场的话,最终决定消费者是否向你投票的,是你的产品是否具有打动人心的特质。”

 

因此,他特别提出“惟·美”这一阿斯顿·马丁的关键词。“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更是将阿斯顿·马丁的独特特质,用两个中国字最为精准地阐述出来。”而为了向消费者传达这种品牌与车型的特质,阿斯顿·马丁在近两年来也进行了诸多营销活动推广。

 

彭明山说,豪华品牌尤其是超豪华品牌的营销活动,必须做到两个重点:一个是持续性——持续不断地向消费者输出品牌所坚持的价值观;一个是细节化——在与消费者的所有触点当中,每个细节都力求精益求精、至臻完美。如果做不到这两点,“你顶多可以做做品牌,但是你做不了豪华品牌、更做不了超豪华品牌。”

 

展台上,与DBS Superleggera超级GT跑车为伴的还有全新Vantage与DB11 NC500限量版车型。而据说,起售价为376.8万元的DBS Superleggera在车展当日已经收到订单,可见西南买家的“生猛”。

 

彭明山更透露:阿斯顿·马丁首款SUV车型DBX将在明年进行投产,如无意外,明年年底之前有望来到中国。

文|驾仕派成都车展报道组

图|驾仕派成都车展报道组 网络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1121
2018-09-03
智驾大横评

相关车系

更多>>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