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上海车展车展比亚迪宋L、仰望U8、U9再次出圈。但是这些车辆都没有一台以自动驾驶作为卖点!就在不久之前,比亚迪董事长就公开了对自动驾驶的看法,认为汽车自动驾驶被资本裹挟,都是忽悠,受制于伦理和法规的限制,最终只能当成高级辅助驾驶来使用。这跟科技狂人马斯克对未来自动驾驶的看法完全不同。两家企业都是新能源行业的佼佼者,作为业界大佬,都有自己的战略眼光,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今天我们从两方面一起聊聊。

两家企业定位差异
网传有一个故事,以前比亚迪请了一群大拿来造了台巨牛逼的车,车造出来后就给船夫哥汇报,船夫哥问这个车打算卖多少钱?大拿说打骨折都要卖30万,船夫哥说我们的品牌目前还无法支撑这样的价格。这个故事应该是假的,写这个故事的人应该想表达的是比亚迪这家企倾向办好眼前事少吹牛逼的办事风格。
反观目前的车企掌门人,其中不乏初立不久的某些造车企业,基本都说出自己是面向世界和未来,宣称要重塑未来汽车生态的。其实,反观车企的产品风格也能看出其战略风格。比如比亚迪近几年陆续推出的DM-i超级混动、e平台3.0、云辇等,专注的都是车辆技术本身,从混动到电动再到车身控制,产品逐渐蚕食日系、德系车的各个市场,今年以来推出的冠军版做到了油电同价直接卖爆!不得不说船夫哥站这么高依然能够一针见血的看到市场的基本需求以及国内大部分家庭的消费核心,说无人驾驶是虚头巴脑也就情理之中。

回过头我们再看看马斯克的特斯拉汽车却一直致力于无人驾驶研发。一个致力于移民火星的科学狂人马斯克前段时间才刚刚试射了全球最大推力的航天推进器,也被称为燃放了史上最贵“烟花”,价值30亿美元!发射前宣称成功率只有一半,但是依然坚持发射。可以看到马斯克的企业战略充满了创新和冒险精神,是对未来未知的一种探索,往大了说充满了海洋文明时代的探索精神。这样的研发风格放到国内估计可没人敢搞。因此,相比登陆火星无人驾驶基本属于常规操作。

在不同国度孕育出来的企业对无人驾驶有些先天世界观的差别。当然,国内也有不少企业选择跟风押注,无人驾驶是烧钱的东西,很多新势力知道很难但不敢掉队,对于他们来说因为没有多年汽车技术的积累,也没有百年汽车品牌的沉淀,在汽车红利的吸引下,靠什么吸引资本和市场,环顾一周只有自动驾驶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技术。其实船夫哥或许也看不清无人驾驶技术的未来,但是这玩意不稳当、倍烧钱是很明确的,作为一家重资产发展多年的企业,就像沃尔沃一样,专注车辆安全发展专长的电动化技术其实完全没毛病。
自动驾驶存在的意义在于有需求
自动驾驶虽然存在争议,但也有不少城市已经有上马的自动驾驶路试车辆,并可以通过网约车体验。都说“懒惰”是人类进步的源动力,自动驾驶对人的吸引力完全勾起了人猎奇的原始欲望。如果不考虑预算的影响,两台其他配置完全一致的车,其中一台多出了自动驾驶功能,很多人会选择很多人会后者,只要需求存在那么技术就有存在的意义。

对于比亚迪本身而言,虽然对外说自动驾驶是忽悠,但可以看到其很多车型顶配版其实都搭配了L2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或许随着技术的进步还是会宣称自己的是L2级别的自动驾驶,即使已经达到L3级别,但其估计依然称其为L2+、L2++、L2+++,只要有需求车企就不会放弃这样的市场,差别在于等级的称呼是否带“辅助”二字的区别,带上辅助驾驶功能至少让车辆入流,毕竟消费者很多都是盲目的,大家都有而你没有,人家就会觉得你的技术不行,毕竟消费者并不会深究太多技术背后存在的意义,对于国人购车买车的心态来说,同价位的两样产品有些东西你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总结
自动驾驶或许会是一直存在争议的技术,也可能有一天因为场景的变化赋予其新的价值。正如有句话说的那样“当困难没有了,机会也就没有了”,自动驾驶处于争议中发展而来也将随着争议逐渐找到自己的位置。未来将如何发展,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