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2025年,大众安徽推出的ID. 与众在智能化维度能打吗?如果和本土的一线新势力品牌相比,自然还有OTA的空间;但如果你是因为钟情大众产品的品质、驾控而买单,且对智能需求“点到为止”,它又会给到你不少彩蛋,按照用户“出发-在途-到达”的用车流程来看,ID. 与众无论是智能座舱还是智驾都有不少可以细聊的部分。

先说惊喜:ID. 与众的交互设计绝对被低估了,70英寸AR-HUD+5.3英寸小仪表的信息布局,开车时不用低头盯导航,前风挡处的smart Light灯条可以根据场景主动提醒导航路线,接打电话等,所以在车辆进行转弯时,AR-HUD会有导航箭头动画进行状态显示,加上动态灯语,交互感拉满。

车内的15英寸中控大屏其实也给到了足够的科技氛围,UI设计以导航地图作为背景,辅以扁平化的图标设计,操作直观度提升明显,车机内部也支持不少头部APP,使用频次较高的酷我音乐、B站、腾讯视频都有接入,同时也适配了丰富的车载小程序作为拓展,最重要的是,它支持CarPlay、CarLife和HiCar手机互联,几乎是全生态覆盖。

但ID. 与众在智能座舱方面最拿得出手的部分是它的语音助手——官方称之为AI智能伙伴,3D虚拟形象可捏脸换装,还能克隆真人声线,而且在科大讯飞的大模型加持下,连续对话、语义理解比同平台的ID.系列都要强不少。实测常用的导航、切歌、打开应用都基本上可以做到“指哪打哪”。
ID. 与众在智驾方面也在极力跟进目前国内市场的潮流,首先它的硬件配置堆料挺猛,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感知硬件多达21颗,Trave Assist 3.0做到了全系标配,ACC自适应巡航、拨杆自动变道、自动泊车一应俱全。

同时ID. 与众还全系标配了全场景无忧泊车系统,涵盖了IPA智能泊车辅助/RPA遥控泊车辅助/TPA记忆泊车辅助系统,
以记忆泊车辅助系统为例,用户可以在前一次泊车后,选择进行路线记忆,在下一次抵达该区域后,车机系统会提示是否进行记忆泊车,对于居住在老旧小区,车位狭窄的用户来说必然是福音,通过记忆泊车功能可以大幅降低每次停车时担心发生剐蹭的心理压力。
客观来说,ID. 与众在智能化层面质的飞跃谈不上,但跻身主流基本没有疑问,通过智能座舱和辅驾功能的局部创新,加上年轻化特质的注入,确实迎合了那些追求品质稳定、对花哨功能无感的用户,如果把它放进大众车型的历史里,也绝对算得上是最智能的一款产品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