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突破50%,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齐头并进两生花。
汽车产业已是一片红海,上汽大众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参与者,销量逆势增长,展现出了其卓越的战略定力和市场洞察力。

上汽大众的"油电同进"战略,是基于对市场趋势的精准判断。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发展方向,必须加速布局;另一方面,燃油车市场依旧存在巨大价值,不能轻言放弃。这种理性务实的战略取向,使上汽大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燃油车业务的深度优化 新能源业务的加速布局
在燃油车领域,上汽大众实施了创新举措。
在产品层面,企业投入大量研发资源推进燃油车智能化升级。以"Pro家族"产品为例,这些车型不仅保留了德系车传统的工艺优势和驾驶质感,更在智能化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

销售和服务层面,上汽大众推出了"一口价"销售模式,彻底消除了消费者对价格不透明的担忧。同时,"整车终身质保"政策的实施,建立了行业新的服务标准。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消费者信心,也提升了品牌美誉度。
市场数据显示,这些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8月,上汽大众终端销量达到了9万辆,环比增长9%,截止到8月,上汽大众累计销量近70万辆,其中朗逸、帕萨特、途观等主力车型持续领跑各自细分市场。
在新能源领域,上汽大众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决心和速度。企业制定了清晰的新能源产品规划:2026年将推出6款全新新能源车型,包括1款纯电、3款插混和2款增程车型。到2030年,新能源产品矩阵将扩大至20余款车型,覆盖各个细分市场。

而成都车展,作为上汽大众展示新能源技术实力的重要窗口,奥迪 E5 Sportback一经面世,就凭借极具诚意的预售价,本土化的功能创新,迅速成为了市场瞩目、用户追捧的豪华纯电新作。
可见上汽大众的"油电同进"战略已初见成效,而支撑这一切的,则是上汽大众正在进行的体系化改革。体系化改革的深入推进
上汽大众的转型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深刻的体系化改革。
在组织架构方面,上汽大众首次成立用户服务专属部门,将过去分散的用户服务职能进行整合,建立了统一的用户数据平台,集成销售、售后、客服等各个环节,实现了用户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渠道建设方面,上汽大众推动了经销网络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了客户服务的标准化和透明化。通过移动端应用,用户可以实时查看车辆维修进度,在线预约服务,大大提升了服务体验。
更重要的是,上汽大众重构了考核激励机制。
将经销商的服务质量考核权重提升至50%,这意味着服务体验成为衡量经销商绩效的关键指标,激励经销商积极响应用户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优质服务。转型不是选择题,是必答题
展望未来,上汽大众仍面临诸多挑战。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创新速度加快,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然而,凭借清晰的战略规划、完善的体系能力和强大的执行力度,上汽大众已经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正如上汽大众总经理陶海龙曾在一场活动中坦言:“面对市场困局时,要堂堂正正地打,以正规军的方式稳扎稳打。”
通过"油电同进"的战略布局和深刻的体系化改革,上汽大众不仅实现了当前的业绩增长,更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经验值得整个行业借鉴和思考,为合资车企的转型之路积累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