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油车新品集中发布
目前,在中国汽车市场,燃油车领域仍是合资车企占主导地位。纵观上半年的轿车销量榜单,日产轩逸、大众朗逸、大众速腾、大众帕萨特稳居前十强,地位从未被撼动。而且,在10万元级别的A级车市场和B级车市场,合资车企的燃油车是绝对的主流。

8月的成都车展上,燃油车更是积极出击,共有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一汽-大众全新揽境、长安第三代UNI-V、2026款星途揽月等11连刚刚上市的燃油新车展出。这些新车不但有极具性价比的价格,还都增配了智能化功能。
上汽大众大众品牌在成都车展期间发布了11.99万元起的全新凌渡L,上汽奥迪则带来了在8月初上市的A5L Sportback。前者是动力进一步升级的A级宽体轿跑,后者是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豪华燃油车,各有卖点。据了解,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在上市的12小时获得8000+订单,首发限量版3天内售罄。


凭借燃油车基本盘的有力支撑,今年8月,上汽大众终端销售9万辆,环比上升9%,1-8月累计销售近70万辆,延续今年的稳健势头。
上汽大众为什么能愈战愈勇?通过充分的个性化和智能化,让燃油车保持生命力,这就是上汽大众的“答题策略”。

稳住油车市占率
“在与BBA差异化竞争的过程中,大众品牌的核心优势在哪里?Pro家族就是最好的答案。”在成都车展上,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大众品牌营销事业执行总监李俊在专访中表示。记者走访发现,在车展现场,途观L Pro、帕萨特Pro和途昂Pro确实是上汽大众展台围观人群最多的车辆。上汽大众的战略很明确:把燃油车做到极致,最大程度满足这一细分市场用户的需求。
今年1-7月,上汽大众在燃油车市场份额达8.8%,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2%。燃油车整体份额在缩减是不争的事实,燃油车的“玩家”该在的也还在也是事实,在这种内外相逼的环境中,上汽大众不仅能保住份额,还能进一步增长,就愈发难能可贵了。
“最聪明的油车”销量拉动效应明显
通过Pro车型,上汽大众在合资车企中率先亮出“最聪明的油车”这一王牌。智能化方面,在上汽大众和卓驭合作之后,“上汽大众大众品牌的燃油车,无论是在智能座舱还是在辅助驾驶方面,水平都是比较高的。”李俊说。

在整车和座舱设计方面,上汽大众也进行了“配置平权”,比如帕萨特Pro在座椅的功能、材质,设计上就全面向C级轿车看齐。
这些Pro车型的上市,给了燃油车消费者最强“菜单”,油车以“家族”形式出击,既有优化成本的考虑,也有智能化版本的考虑。在A级燃油轿车市场,朗逸家族8月终端销量超2.4万辆,持续领跑。在高级轿车市场,帕萨特家族8月终端销量近1.9万辆。在SUV市场,途观家族以途观L与途观L Pro双车协同发力,8月终端销量超1.8万辆。途岳家族8月终端销量更上一层楼,达到近1.4万辆。

上汽大众给合资车企的燃油车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生存法则”:合资品牌提供整车制造与品质保证,中国供应商提供智能化技术,支撑燃油车智能化转型加速,推动销量增长。
大约今年11月份,朗逸 Pro也将上市。当朗逸和帕萨特两款“新车”都有Pro版本后,上汽大众在燃油车领域的市占率还将进一步上升。
燃油车,又“香”了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数据显示,今年1-7月,尽管承受着首购群体模式变化和新能源汽车的冲击,燃油车销量依然达到了767.6万辆,与新能源汽车平分秋色。
J.D. Power于8月中旬发布的《2025中国汽车产品魅力指数研究报告》指出,与去年相比,今年的燃油车新车魅力指数不降反升。
《报告》测评了燃油车新车车主在购车2至6个月内拥有和驾驶车辆的各方面体验,总结出让新车购买者感到兴奋和欣喜的车辆要素。最终发现,2025年,中国燃油车行业整体魅力指数达到751分(采用1000分制),较2024年上升14分,创下了近5年来的最大升幅。
但燃油车市场的“内卷”远比巅峰时期要厉害许多也是不争的事实。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总结:“燃油车近期上市的新品,在保持驾驶性能品质的基础上,也迎来智能座舱及智能驾驶进一步升级优化的热潮。”
从燃油车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上汽大众的解题思路完全正确,随着“国民家轿”朗逸在今年年底也推出Pro款车型,上汽大众的燃油车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随着2026年的临近,上汽大众的“全势能”产品布局成果也将陆续面世,“油电同进”将带来的新产品矩阵,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