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破局与新生:上汽集团的转型逻辑与行业价值

人在车途网站-太平洋号
作为一个精心打造的汽车生活信息发布平台,人在车途放眼全球汽车潮流,致力于提供快捷、权威、客观的内容。
+ 关注

当转型从“选择题”变成“生死题”,车企该如何作答?上汽集团以一场覆盖组织、技术与产品的全面革新,揭示了破局关键。

今年8月底至9月初,上汽密集推出MG4、智己LS6奥迪E5 Sportback、荣威M7等多款热门产品,不仅承载清晰的技术标签,更在市场中迅速形成声量。比如,全新MG4上市40分钟大定破万,智己LS6公布售价27分钟订单超1万,奥迪E5 Sportback亮相30分钟订单同样迅速过万。这一连串“破万速度”不仅刷新了用户对传统车企创新能力的认知,也成为上汽系统性转型成效的直观体现。

架构重塑:破解大企业效率困局

对年销数百万辆的车企而言,转型面临的最大挑战往往并非技术壁垒,而是“大企业病”所引发的决策链条冗长、内部资源分散、市场响应迟滞等效率困境。锚定这一核心矛盾,上汽以“化掌为拳”的逻辑,启动了深刻的组织架构改革。

自去年下半年起,上汽将旗下荣威、MG、智己等品牌进行整合,成立“大乘用车板块”,同时组建独立的上汽商用车板块,全链条打通包括产品定义、开发、生产和销售环节,改变了以往品牌间资源投入分散、内部协同成本高的局面,形成了目标一致、力出一孔的强大合力。

架构调整的成效立竿见影。2025年8月,上汽整车销售36.3万辆,同比增长41%,实现单月销量“八连涨”;1-8月,上汽累计整车批售量达275.3万辆,同比增长17.9%,终端零售交付更达到294.3万辆,稳居行业第一。通过内部流程再造,如“大乘用车板块”引入(集成产品开发流程)与IPMS(集成产品营销体系)模式,上汽将产品开发周期缩减到18个月,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得到质的飞跃。更为关键的是,架构整合推动产销存结构持续优化,逐步摒弃传统车企“以产定销”的积弊,为转型筑牢效率基石。

技术深耕:构筑智能电动护城河

如果说架构重塑是“提效上半场”,那么技术深耕便是决定转型成败的“长效下半场”。不同于部分企业“重营销、轻研发”的短视,上汽的技术布局早有沉淀:过去十年,其在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累计高达1500亿元,收获2.6万余项有效专利,为技术爆发储备充足动能。

近年来,上汽在关键技术上成果频出:DMH超级混动技术直击用户续航焦虑;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3.0构建车辆的数字神经中枢;整车运动集成控制(VMC)技术提升车辆的操控极限与安全性能。面向未来,其更在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等前沿技术领域完成战略性卡位。

在2025工博会上,上汽全球顶尖的“一体化轻量智能底盘”首次公开亮相,该底盘深度集成VMC整车运动控制、EMB干式线控制动、四轮全域线控转向等先进技术,不仅实现“超级顺滑、超级百搭、超级安全”的用户体验,更凭借固态电池与轻量化部件,达成“超级节能”目标。

同步展出的DMH超级混动系统,可实现“亏电油耗4L级”,平衡续航与经济性;延锋“模块化智能座舱”则通过可定制化设计,适配不同品牌车型的用户需求。这些技术并非“实验室成果”,而是已落地于新一代车型上,构建“技术-产品-市场”的正向循环。

智能驾驶领域,上汽同样取得突破性进展。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上汽智己汽车(联合享道出行)与上汽友道智途,双双获颁上海市首批L4级自动驾驶示范运营牌照,这意味着上汽成为行业唯一同时拿下“乘用车+商用车” L4级自动驾驶示范运营牌照的企业。数据显示,上汽智己Robotaxi累计订单已超30万单,自动驾驶行程达数百万公里,用户满意度接近99%,将智能驾驶的商业化进程向前推进关键一步。

产品突围:技术标签撬动市场热情

架构改革释放的效率、技术构筑的壁垒,最终需要通过产品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目前,上汽自主品牌已形成清晰的产品矩阵:荣威聚焦“国民车”市场、MG主打全球化潮流定位、智己承载高端智能使命,三者实现 “大众化到中高端” 的全覆盖。2025年以来,多款带有鲜明技术标签的新品密集投放,成功点燃市场热情,印证了集团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自主板块成为增长核心:1-8月自主品牌累计销售175万辆,同比增长26.3%,占集团总销量的比重提升至63.6%。其中,主打“固态电池”技术的全新MG4,上市40分钟大定破1万,预售达4.5万辆,创下新能源车型预售新纪录;同月发布的尚界H5,融合上汽造车底蕴与华为ADS 4智驾技术,29天累计订单突破16万辆,提前锁定爆款;9月初,主打“超级增程”技术的新智己LS6登场,仅公布售价27分钟后,大定订单即突破1万辆,预售超5万辆。这些产品共同夯实上汽“技术驱动”的市场形象。

合资板块也焕发全新活力:上汽大众加速推进“油电同进、油电同智”战略,布局智能化与电动化双赛道;上汽通用别克则聚焦价格体系重构,通过主力车型推出“一口价”政策,稳固市场基盘。高端市场更有突破: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能技术的燃油车型——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打破“燃油车无智能”的固有认知,为用户带来“油车也能享智能”的全新驾乘体验。

奥迪 E5 Sportback作为中德联合开发的“中国定制化”豪华电动车,深度融合奥迪百年造车底蕴与中国本土化创新优势,打破传统豪华车型的局限,上市30分钟订单破万,为豪华纯电市场注入新活力。

全球布局:从“卖车”到“建生态”

国内市场的稳固,为上汽的全球化拓展提供了坚实底气。面对欧洲反补贴税壁垒,上汽依托20余年全球化积淀,升级推出海外战略3.0——“Glocal战略”,即“全球+本土”的组合战略,通过研发、生产、服务的组合拳,打造本土化体系生态与全球汽车品牌,助力中国智造拓展全球版图。

今年8月份,上汽海外市场销售8.8万辆,同比增长10.5%,1-8月累计销售66.4万辆,其中MG品牌在欧洲交付20万辆,同比增长20%,稳居中国品牌销量榜首。作为欧洲市场的销售主力车型,MG4在当地售价约合26万元人民币,而国内起售价仅7万出头,显著价差背后,印证了中国汽车无需依赖低价,凭全球化标准的品质、服务与生态,即可立足海外高端市场,其核心支撑正是上汽构建的全球化体系力优势。

未来三年,上汽计划向海外市场投放17款全新车型,同时加速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出海”,推动自身从“产品输出者”向“技术标准制定者”跃迁。

结语:转型的样本价值

上汽集团的2025年,是一场深刻的“破局与新生”。其成功实践揭示了一条可供借鉴的转型路径:传统车企无需颠覆自我,而应立足自身的规模优势与制造底蕴,通过果断的架构改革激活组织效率,以前瞻的技术投入构筑长期壁垒,以开放的合作拥抱产业变革,最终实现“规模与灵活”、“传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

随着其“新三驾马车”——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海外市场的持续发力,上汽集团的未来表现值得期待。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6824
10-02
智驾大横评

相关车系

更多>>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