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日产汽车公司北京办事处(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前身)迎来成立四十周年。作为最早布局中国市场的外资汽车品牌之一,日产以“四十载,伴NI行”为主题,在杭州启幕品牌之夜庆典,通过战略解读、新品发布、用户共鸣三大核心板块,全方位展现“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战略决心,也为“年轻、创新、充满激情”的品牌新形象写下生动注脚。

全球高管定调:中国是日产转型的核心引擎
日产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伊凡·埃斯皮诺萨(Ivan Espinosa)亲临庆典,将中国市场定义为日产全球战略转型的“关键战场”。他在致辞中强调:“‘Re:Nissan’商业计划的核心是重定义品牌价值,而这场转型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把握——这里的发展速度、技术引领力和用户洞察,正在为全球汽车行业树立标杆。”
这份重视源于四十年的深耕积淀。1985年日产在北京设立办事处,开启在华征程;此后与东风汽车组建合资公司,构建起从研发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将“技术日产”的可靠基因与中国本土需求深度融合。“中国团队不仅在加速电驱化进程,更在将本土经验反哺全球。”埃斯皮诺萨以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供应链本土化优化为例,印证中国已成为日产全球战略的“关键支柱”。
本土转型实践:Glocal模式激活创新动能
面对中国市场“电动化、智能化”的激烈竞争,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马智欣分享了转型心得:“两年前我刚回国时深感压力,但很快意识到,必须打破惯性,把决策主动权握在手里。”
这场转型的核心是“Glocal模式”——在全球战略框架下赋予中国团队最大自主权。从产品定义的用户调研,到研发环节的技术选型,再到供应链整合与市场打法,中国团队均可基于实际需求快速决策。马智欣的信心源于三重底气:一是“技术日产”四十年积累的可靠口碑,从燃油车时代的CVT变速箱到新能源时代的e-POWER技术,品质基因从未改变;二是Formula E赛场的成绩,证明日产在新能源动力领域的顶尖实力;三是“本土精英+全球人才”的团队结构,既能洞察中国用户需求,又能链接全球技术资源。

作为合作22年的伙伴,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锋也表示:“东风与日产的合作,早已从资本‘合资’升级为战略‘合心’、行动‘合力’,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作为行业最大规模的合资项目之一,正是双方共赢的见证。”

重磅产品矩阵:电驱化与智能化双线破局
庆典最受关注的,是埃斯皮诺萨揭晓的两款战略级产品,覆盖主流家庭、智能刚需两大用户群体,彰显日产对中国市场的精准洞察。

日产N6:作为日产全新新能源架构下的首款插混轿车,N6直指中国用户“长续航、低油耗、高舒适”的核心需求。其搭载的新一代插混系统,综合续航超1000公里,兼顾城市通勤纯电模式与长途出行混动模式;同时延续日产标志性的静谧性与平顺性,从座椅包裹性到隔音细节,都围绕“无焦虑舒适出行”打造,标志着日产在电驱化领域完成“纯电+插混”双线布局。
天籁·鸿蒙座舱:作为全球首个搭载鸿蒙座舱的燃油车,这款“超舒适中高级智能燃油旗舰”,将天籁的“舒适基因”与华为的“智能技术”深度融合。鸿蒙座舱支持多设备互联、连续语音对话、应用无缝流转,让燃油车告别“智能落后”标签;而传承的“大沙发”座椅、静谧座舱等优势,又保留了传统用户钟爱的驾乘质感,真正实现“智能化服务于舒适”的定位。
品牌焕新:以年轻设计与用户温度打动市场
产品之外,日产更通过“用户故事+年轻团队”传递品牌温度。品牌好友李思思以“最家”假期体验官身份分享:“驾驶N7穿越桂林时,紧凑行程里的座椅舒适感和隔音效果,让‘安心感’变得特别具体,日产就像不善言辞却贴心的老朋友。”现场多位车主也讲述了穿越无人区的可靠护航、家庭日常的温暖陪伴等真实经历,让“技术日产”的形象更鲜活。

这种温度源于日产对年轻化的践行。近年来,N7、N6、Frontier Pro等热门车型,均出自年轻的中国设计师团队。他们以“90后”“00后”的视角,将用户调研中的细节——如悬浮中控屏与实体按键的组合、适配中国人体型的座椅设计——融入产品,在AI设计趋同的时代,保留了“人的温度”。

四十而新:与中国消费者共赴下一段征程
“四十载,伴NI行”不仅是对过去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承诺。站在四十年节点,日产汽车将以“敢为人先”的基因、“电驱化+智能化”的技术主线、“年轻创新”的品牌底色,继续深化与中国用户的链接,推动“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战略落地。下一个四十年,日产将从“陪伴者”变为“同行者”,与中国消费者共同探索未来出行的更多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