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smart,不少人的第一印象还是街头穿梭的纯电小车,精致、个性,但似乎和家用大SUV没太多关联。

直到10月28日,smart首款混动车型#5 EHD超级电混上市,这个品牌打破了大家对它的固有印象。它没有延续纯电路线的小众调性,而是以限时权益后16.99万起的定价、大五座SUV的定位,瞄准了更广泛的家庭用户。这次转型,与其说是多了一种动力选择,不如说是smart对市场需求的一次新尝试。
先聊聊最直观的价格变化。相比同车型的纯电版,smart #5 EHD超级电混直接便宜了6万元,把起售价压进17万内,要知道过去smart哪怕是小尺寸纯电车型,价格也不算低,不少喜欢其设计的用户只能望而却步。

这次定价明显放低姿态,对于预算有限、又不想放弃设计感的家庭用户,或是对纯电续航有顾虑的消费者,16.99万的入门价无疑降低了门槛。这种以价换量的思路,或许也和smart近期的销量压力有关,近半年其在售的三款车型总销量不足1.5万辆,想要突破瓶颈,必须覆盖更主流的需求。

动力层面,smart #5 EHD超级电混选择了吉利雷神电混2.0系统,这套与沃尔沃XC70同源的动力组合,已经积累了不错的市场口碑。1.5TD混动专用发动机+3挡DHT变速器,发动机功率120kW,加上200kW的驱动电机,零百加速最快6.9秒,日常超车、高速提速足够用。

更实际的是能耗表现,47.26%的发动机热效率在量产车里属于第一梯队,CLTC馈电油耗低至4.4L/100km,加92号油就行,算下来每公里成本约3毛钱,比不少燃油SUV省一半还多。
续航方面,它提供两种电池版本,20kWh电池带来120km纯电续航,41.46kWh电池的纯电续航为252km,满油满电后综合续航分别达到1483km和1615km。
对大多数家庭来说,日常通勤50km内的话,252km纯电续航基本能做到一周一充;就算周末跑长途,1615km的综合续航也不用频繁进服务区。这种日常用电、长途用油的场景,正好戳中了纯电车型的痛点。

空间方面,smart #5 EHD超级电混也彻底摆脱了“smart小车”的束缚。长宽高分别为4705/1920/1705mm,轴距2900mm,尺寸和奥迪Q5L相近,全系五座布局,后排坐三个成年人也不拥挤。
后备箱常规容积625L,放倒后排能拓展到1525L,婴儿车、行李箱甚至露营装备都能装下。全车还有32处储物空间,比如中控台下的抽屉、门板上的分层杯架,随手放手机、水杯都很方便。这些设计不算惊艳,却是家庭用车的刚需细节。

内饰和车机则保留了smart的精致基因,毕竟是奔驰全球设计团队操刀,环抱式座舱+双层中央岛台的布局很有质感,镀铬饰条和256色氛围灯,风格接近奔驰S级,避免了家用车的沉闷感。
车机用的是AMD V2000桌面级芯片,双13英寸AMOLED 2.5K联屏+25.6英寸AR-HUD的组合,操作流畅度不用担心。还集成了豆包AI大模型,支持多轮对话、跨应用操作,比如说“打开空调并导航到最近的超市”,车机能一次完成,比传统语音交互更自然。

smart #5 EHD超级电混推出4个配置版本,没有搞复杂的选装包,梯度很清晰。入门的120 Pro(16.99万)标配了前排座椅加热、50W手机无线充电、7个安全气囊,日常通勤够用;
加1万到120 Max,多了高速NOA、座椅通风/按摩和森海塞尔20扬声器,这些配置在夏天或长途驾驶时很实用,性价比最高;
252 Max适合家里能装充电桩的用户,配备41.46度宁德时代电池,纯电续航达252km,长期用电成本很低;
至于252 Ultra,虽然多了激光雷达、城市NOA以及副驾零重力座椅,但2.7万的差价不算小,除非每天跑复杂城区路况,否则必要性不大。
不过,smart #5 EHD超级电混也面临一个隐性挑战,smart过去的“小车品牌”印象,可能让部分家庭用户犹豫,毕竟买家用SUV的消费者,往往更看重品牌的家用标签,而smart在这方面的积累还不够。

但从产品本身来看,它确实找准了“设计+实用”的平衡点,既没丢掉奔驰设计的精致感,又用混动系统解决了续航焦虑,价格还下探到主流家用SUV区间。
如果你想要一台不那么千篇一律的家用 SUV,看重设计和油耗,又不想被纯电续航束缚,那么smart #5 EHD超级电混的120 Max或252 Max值得考虑。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15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15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