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别人都在努力,只有它还站在原地……

大家车言论-太平洋号
汽车KOL平台,资深车评人YYP颜宇鹏、袁启聪、曾颖卓等汽车大咖共同出品内容。
+ 关注

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里,RS、AMG和M Power,三个国际大厂的高性能品牌,起跑线并不一样。有的,始终就在小时候床头的海报上;有些,要到青春期的末尾才渐渐了解。可这10几年来,他们的成长速率并不一致,那些曾经瞧不上的,现在造出了大众情人;可曾经鼎鼎大名的,却慢慢丢了当年的风采。


RS“短距”起飞


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没人是听着奥迪RS的传说长起来的。



1994年,RS系列有了第一款车型——RS 2 Avant。这段历史,鲜有人知。真正有广泛群众基础的RS,是2013年的C7代RS 6 Avant。照这个时间推算,还没购买能力的00后,才是听RS故事长大的一代人。所以,奥迪给我们证明了一件事,缺少情怀,不耽误卖性能车。


为什么,RS 6 Avant/ RS 4 Avant,可以成为绝对意义的“大众情人”、连YYP和袁老师都对它们赞不绝口?因为奥迪找到了属于自己高性能之路。如果选一台车代表这条路的前进方向,我觉得RS 6 Avant都差点意思,还是不够重,缺点儿德国坦克的感觉,照这个想法,最有RS纯度的车,应该是RS Q8。



前段时间的西班牙试驾,我只拍了一个6分钟视频,意犹未尽,今天再多说两句。跟奥迪的工程师聊,RS系列的开发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运动舒适两手抓。RS Q8算是这个理念登峰造极的产品,舒适模式,这辆车跟普通Q8别无二致,安静舒适豪华宽敞;最激进的状态,它又可以在纽北打破SUV圈速纪录,甚至比Civic Type R还快。


就是这样极度分裂的性格吸引着大批RS的拥趸,他们的信条是,我安安静静、舒舒服服地开车,你们都别跟我瞎来劲。一脚油门下去,哪怕奥迪的尾灯跟太阳一样亮,你都看不见。在座的各位RS车主举下手,这样总结你们的车,大家同意吗?


Mercedes-AMG的极速“分化”


碍于自己BIMMER的身份,一直觉得要跟AMG划清界限。最近连续试驾了AMG的车型,感觉“敌人”火力太猛,我要叛变革命了。



原先,AMG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一人一机,旗帜鲜明地突出匠心。类似的造车哲学,前前后后持续了大概40年。那个年代,AMG最富代表性的产品是C63,一句话总结,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漂移是V8的蛮力解决不了的。后来奔驰收编了AMG,除了尖端的63系列,又加了AMG Sports作为补充。


补充的意思非常明确,更充分的榨取品牌价值!在AMG Sports里,一人一机就不要想了,还是普通的流水线生产来得实在。这种行为听起来,充满了资本家的狡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评价AMG Sports,关键要看这个系列便宜了多少钱,保留了多少性能。前几天试驾的AMG GT 53,可以直接地体现奔驰的权衡。说价格,53比63便宜了六七十万;论性能,直六一样可以有AMG风格的排气、435匹马力绝对够了、弯中灵动的姿态不辱家风。我就会觉得这车很香,甚至香过AMG GT 63(我觉得63的声音、动力、包括价格,都有点儿过)。

 

AMG GT 53是AMG近期很有代表性的一款车,虽然它不是一人一机,但它门槛低、性能又足够高。奔驰靠着这个套路,迅速从原先不够丰厚的产品线里,分化出了43、53一票新车。这两年的高性能车市场,车型推出最密集、传播声音最响的,就是奔驰了。


不造超跑的BMW M


其实,AMG Sports的套路,就是在学宝马的M Performance。奈何青出于蓝,现在AMG Sports在市场上的声音,明显盖过M Performance。



我们这一代人,是听着BMW M的故事长大的。在BMW M GmbH悠久的历史里,经典车型灿若群星,E60 M5、E92 M3、E82 1M等等等等,都是可以进“名人堂”的车型。从他们身上,你能够体会到属于M的桀骜不驯和玩世不恭。现在,如果让你找一款依旧有M精神的车,你会选什么?我会放弃M3,选择M2 Competition。尤其是M2 Competition用了S55发动机之后,这个选择会更加坚定。



拿M2 Competition代表BMW M,没什么问题,一台有M精髓的车,不过60来万,你就偷着乐吧。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撑起M门面、有故事可讲的车型,日渐减少。M5没了往日V10的癫狂,上了S58的X3 M风评一般,万众瞩目的新M3仍未亮相。而且,宝马,是BBA里唯一一个不造超跑的。关于宝马不造超跑的原因,官方大概给过两种说法,一种是说,BMW M里的每台车,都可以在性能上独当一面,这个品牌不需要超跑的光环加持;另一种说,宝马在M1的项目失败后,很难在财务上说服管理层,花重金重启收益难料的超跑计划。


最近微博上有个前BMW M老大Albert Biermann的采访,讲他在宝马任职期间,如何不经过正常审评程序,偷偷开发1M Coupe、E46 M3 GTR;如何暗度陈仓,说服董事会,上马这些可以名垂青史的经典。故事有点儿夸张,你想不到如此庞大的公司里,也可以有这样的骚操作。试着把自己代入当时的情景,是不是就明白了,BMW M曾经的疯癫、桀骜,完全是工程师的自我意识流露,是它们对内心、对绝对完美车型的偏置与坚持。视频里,Albert Biermann说了一句话:那个年代,BMW M部门还是经典的M文化。听没听出潜台词,如果没听出来,他还补了一刀:那些曾经有疯狂想法的人,现在已经离开了。



疯不起来的宝马,再怎么持续的输出故事呢?你看看Mercedes-AMG ONE,基本等于围绕F1动力单元做的超跑;R8,有奥迪态度的平易版小牛。两台车出现的价值,并非给公司带来丰厚利润,而是透过它们,传达自己的精神世界。宝马,现在就缺一台“赔本赚吆喝”的车型。


所以,在一个BIMMER的立场上,很期待新M3的到来,但又担心它乱来。毕竟,宝马曾经不可一世、邪魅的品牌内核,需要你来背。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2653
2020-02-06
智驾大横评

相关车系

更多>>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