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已经是无需争辩的事实,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体量和多样的用车需求,自然需要庞大的产品线作支撑,故此诞生了不少仅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特供车型”。那么当全球车型和特供车均来自同一个品牌、定位和价格也有重叠时应该怎么选呢?马自达全球车型CX-30和中国特供车型CX-4会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魂动设计2.0:留白
首先外观设计上马自达CX-4基本照搬了上一代马自达昂克赛拉的外观设计,设计层面没有太多的创新,可以的理解为马自达昂克赛拉Cross版本,造型上更接近一台两厢轿车,而马自达CX-30则使用了魂动2.0设计,是标准的Coupe SUV车型,而从产品上来说全球车型CX-30属于马自达第七世代产品,而特供版车型CX-4则是属于第六代产品,两者之间存在代差。

谈到设计自称“小厂”的马自达一直对此有着近乎于“病态”的偏执,从最初的图纸到油泥模型再到产品,新车设计路上的每一步马自达都苛求完美,一位合格的马自达油泥塑型师,至少需要经过20年的学习累积。

正因如此,很多品牌已经用计算机三维模型或者其他科技手段代替了油泥模型,但马自达坚持认为通过工匠之手呈现出来的设计才有灵魂和温度,马自达多年来一直秉承着“造车如艺”的理念,并且将“魂动(KODO)”设计理念作为企业生存之“道”。

魂动2.0秉承减法美学理念,用最少的线条塑造出最丰富的变化,乍听上上去是是一对矛盾的存在,但马自达的确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马自达CX-30的车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没有任何一条肉眼可见的腰线,但漆面上却变化万千。

魂动2.0设计通过光影将周遭事物倒映在车身上,运用曲面制造的阴影和高光勾勒出车身的腰线,设计师打造了一块世界顶级的画布,然后把画笔交给车主,画布上的内容完全取决于身边的景色,正因如此马自达CX-30获得了2020年世界年度车大奖和德国红点设计大奖。

SVA架构:更具驾控乐趣
CX-30采用了马自达最新的SVA(SKYACTIV-VEHICLE ARCHITECTURE,SKY-VA)架构打造,马自达工程师从人类的行走过程中得到启发,用轮胎-悬架-车身的相互关联模仿人类腿部关节,逐级消除路面的冲击感,将路面反馈柔和且清晰的传递给驾驶员;另外优化后的车身结构能更好的吸收碰撞冲击,给乘客提供更好的保护。

CX-30的前悬为改良型麦弗逊独立悬挂,采用了全新球形衬套,改变力传到路径,让前悬滤振更舒适。后悬挂采用了马自达拥有专利技术的SEB 蝶形仿生后扭转梁式非独立悬挂,后悬挂以立体结构收紧中央管径,能够提高横梁韧性。

SEB后悬架提升了后轮衔接处的部件管径,从而增加了后轮束角刚性,从而加强了束角的抗外力能力,这样车辆在入弯初期,可以提升前驱车辆的车尾循迹性。
内饰空间:驾控兼具实用
与马自达CX-4使用的上一代内饰设计语言不同,CX-30也采用了马自达全新家族式设计,来源于日本传统房屋的“隔间”的内饰灵感非常温馨,以驾驶座为中心展开的不对称设计有着别样的美感,再通过“减法美学”去除掉与驾驶无关、或会干扰驾驶的元素,在营造温馨舒适感的同时强调了驾驶的核心地位。
因为全新SVA架构的使用,CX-30相较的马自达CX-4在空间利用率上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后排乘坐空间比CX-4有了很大的提升,之前饱受诟病的头部空间不足的问题提到了明显改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