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5日,一位天津车主在特斯拉官网,购买了一辆特斯拉官方认证二手车。该车是型号为P85的特斯拉Model S,价格为37.97万。特斯拉认证二手车官方人员承诺:车辆经过200多道工序检测,不存在重大事故、火烧、水泡、结构性损伤。
但在用车两个月时间内,维权车主称该车频繁出现问题,并进行了多次维修。车主随即找到天津本地一家有司法鉴定资质的机构对车辆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车辆C柱、后翼子板均有切割焊接痕迹,存在结构性损伤,为事故车。
针对该情况,车主向特斯拉提出原价换车、退车,但被特斯拉拒绝。特斯拉表示可以换,但是这个车要折损,然后加钱换。车主不认可特斯拉给出的处理方法,决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最终法院给出的结论是:特斯拉对涉案车辆所发生的事故以及维修情况是知晓或应当知晓的,其具备欺诈的主观条件,特斯拉公司构成欺诈,判决如下:一、撤销韩某与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
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的《二手车订购协议》;二、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北京)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韩某退还购车款379700元;三、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北京)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韩某支付赔偿款1139100元;四、驳回韩某的其它诉讼请求。
一审后,特斯拉对这一判决结果并不认同,决定上诉。维权车主也发布消息称:“期待二审”。对此次纠纷,特斯拉认为最大的争议点,是在于这辆车是否属于“大事故车”、是否存在结构性损伤。特斯拉表示:该车的前车主在用车中有过后翼子板剐蹭,但由于特斯拉Model S采用全铝车身,无法进行常规的钣金修复,所以官方授权的第三方维修机构,对该车原后翼子板进行了切割、铆接。而这一操作是符合特斯拉官方维修手册指导、国家规定的维修标准的,所以特斯拉认为车辆不存在结构性损伤。
特斯拉官方在出售这辆二手车时,知悉该车进行了后翼子板更换,但特斯拉认为这是由于小剐蹭引起的,且维修方法也符合国家规定的维修标准、车辆无结构性损伤,所以没有将此次剐蹭导致更换后翼子板一事告知该天津车主。特斯拉还表示,在法院庭审时已将国家二手车鉴定标准、二手车维修的国家标准中对翼子板和C柱的定义、区分,以及维修中应采取的工艺、维修后应达到的标准进行了逐条说明,特斯拉最终给出结论:车辆不涉及C柱切割、无结构性损伤。
特斯拉对一审给出的“欺诈”、“退一赔三”结果不认同,希望在二审中纠正对“欺诈”部分的判定、认定特斯拉不存在欺诈。该事件最终结果如何,我们将持续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