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白色幽灵、鬼探头成特斯拉自动驾驶心头痛,高合汽车丁磊跳出盲区

车评解说-太平洋号
每日与你分享汽修专业知识点!
+ 关注
AI选车专家

能否无死角感知外界环境可以说已经成为摆在自动驾驶面前的一座大山。曾经被特斯拉视为骄傲的自动驾驶技术,却因为无法识别白色障碍物而经常翻车。没错,是“经常”,特斯拉已经在“白色盲区”此类事故上栽了很多次,从2016年至今,从中国台湾到美国底特律和佛罗里达,白色卡车几乎成为特斯拉自动驾驶的噩梦。

正当特斯拉因为不成熟的全自动驾驶焦头烂额之时,一家来自中国的未来新能源头部企业给出了解决这一行业痛点的绝佳方案。近日,华人运通高合汽车丁磊发文谈及自动驾驶,给出的方案解决了感知盲区的问题。在发文中,丁磊以专业的眼光,分析了目前自动驾驶领域三种传感器的优劣。他表示,“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各有优势和短处,目前辅助驾驶领域的传感器主要是摄像头和毫米波,这两种传感器已经能够应对目前的功能,加装激光雷达只能增加用户的负担,并不会有直接的益处。”

不过,丁磊也指出激光雷达的技术也一直在进步,在特定的场景中,比如应对其他车辆快速切入本车道,更有优势。所以,高合汽车的电子架构和机械架构,也为后续激光雷达的加装预留了位置。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高合汽车以用户为本的造车理念,真正面向未来智能汽车新世界,而华人运通积极践行的车路协同,更将解决自动驾驶感知盲区这一实际难题,让更安全、更高级的自动驾驶得以实现。

有激光雷达就万事大吉?实际上,就目前来说,从摄像头到毫米波雷达,再到炙手可热的激光雷达,自动驾驶的感知盲区几乎无法根除。如何寻找自动驾驶最优解?华人运通用前瞻性的眼光,跳出单车智能的局限,以车路协同为自动驾驶的发展铺开了一条光明大道:“只有把传感器装在路端,才能解决盲区的问题,我们已经开发了路边感知系统,通过车路协同通讯支持车辆的实现了L4级别的自动驾驶,在这样的系统里,激光雷达是一个主要的传感器,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也都有各自的作用。”

去年,国家11部委联合印发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车路协同成为一大重点推进对象。无论是为了用户需求,还是响应国家政策,华人运通早已顺势而为,成为车路协同的积极探索者和践行者。同时,将于今年5月正式批量交付的可进化超跑SUV高合HiPhi X,基于华人运通自主研发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技术,实现了目前全球唯一的无人驾驶自动下线创举,以后还能实现全自主代客泊车AVP(Automated Valet Parking),及无人移库、无人提取车等智能化停车场景,实现真正的智慧出行。

而在此之前,2019年华人运通已在盐城建成了全国首条“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的智慧化道路,智慧城市样板园区也在同年落地上海张江,打造了“智慧城市”的雏形,美好的未来智慧出行,我们从华人运通的三智战略中,已经可以见到清晰的模样。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2915
2021-04-13
智驾大横评

网友评论

表情


发表评论

相关车系

更多>>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