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技术 > 技术学堂
搜索

  关注下盘功夫 轿车常用悬挂结构解析

2012-08-22 11:32 出处:pcauto 作者:常庆林 责任编辑:常庆林

双叉臂式前悬挂:

双叉臂

  双叉臂式(Double wish bone)前悬挂又叫做双A臂或双叉骨。这种悬挂形式可以看作是麦弗逊式悬挂的升级版本。

双叉臂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了麦弗逊式前悬挂充当主销的减震支柱其承受横向冲击力的能力较弱,应用范围被局限于质量较轻的中小型车。而为了满足质量较大、动力更强的大型车对悬挂刚性及耐用性的要求,双叉臂式悬挂应运而生。所以在20万以上的大型车中,绝大部分都采用了双叉臂式前悬挂。

双叉臂

  双叉臂式悬挂由上叉臂、下叉臂、摆动轴承、减震支柱(螺旋弹簧和减震器)组成。双叉臂式前悬挂的减震支柱只承担车身重量。而车轮作用于悬挂的横向和纵向应力均由上叉臂和下叉臂承担。和麦弗逊式前悬挂相比,双叉臂式前悬挂结构更为“牢靠”。由于各个部件仅担当单一的功能,因而双叉臂式悬挂的耐用性和可靠性更高。

 双叉臂式

  双叉臂式悬挂不等长的上下叉臂的合理配置使得车轮在上下运动时,车轮外倾角参数和轮距参数变化很小,这有助于轮胎接地面积时刻保持最大化,减少悬挂在高速弯道时出现的侧倾。

  双叉臂式悬挂的结构复杂,质量要较麦弗逊式悬挂大,所以在转向响应上不及麦弗逊式悬挂。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本文导航
第1页:麦弗逊式前悬挂技术解析
第2页:双叉臂式前悬挂技术解析
第3页:扭转梁式后悬挂技术解析
第4页:多连杆式后悬挂技术解析
合作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