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梅松林:循序渐进推广自动驾驶功能

2021-12-23 18:21:29 作者:问答叫兽

11月19日,在第十九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期间,“创新谈”邀请企业高管畅谈汽车市场形势和行业未来。宝马集团战略运营副总裁梅与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今年的车展上,威马的首款纯电动车——威马M7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亮相,新车内饰首次公开。M7是威马汽车“大师系列”的首款产品。配备三个自变焦高精度超视觉激光雷达,具备高级自动驾驶辅助能力。

梅指出,威马从单独场景出发,通过威马W6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车型交付量产的无人自助停车系统,让用户亲身感受无人驾驶技术的魅力,未来将延伸到更多场景。威W7将实现固定车位和非固定车位全场景自动泊车,逐步延伸到城市道路和城际高速的高级自动驾驶辅助功能。

对于汽车市场的现状,梅认为,过去五年中国汽车市场持续向好,疫情打乱了这一节奏。不过,随着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全球汽车产业自然会回暖。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的进入,给汽车行业带来了软硬一体化的体验,也增添了更多跨界竞争的新元素。随着电动车行业的成熟,肯定会有产品取代燃油车。

以下是对话全文

:对于整个中国汽车行业来说,过去几年并不容易。首先是所谓的巨变,然后是疫情,然后是一波核心物资短缺。整体市场销量连续三年为负。在你看来,真正的转折点什么时候出现?是明年吗?

梅:我曾经观察过中国的汽车工业。有一个五年的周期。这个五年周期应该在去年有所回升,突如其来的疫情完全被打乱了。现在很难说疫情会影响多久,但我个人判断或乐观估计,明年可能是个好时机。

现在国际同行正在慢慢解冻,经济也在不断恢复正常。经济有自己的规律周期,肯定会反弹。当经济反弹到正常状态,汽车销量自然会上升。汽车是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像威马这样的企业将被外界称为“新势力”。如何看待汽车行业的新玩家,包括小米、华为甚至富士康?

梅: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有一个规律。一开始是因为政策补贴推动了一批国企进入市场。慢慢地,政策补贴退去后,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都被普遍称为造车新势力。

现在有房地产企业进入这个市场,最新的是科技企业,都进入了汽车行业,说明这个行业百年来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光靠一个方面的力量还不足以打造一个大行业。

互联网中的企业直接面对用户,以用户为导向倾听他们的声音,以用户为导向做出行业和服务决策。会有更多的软件。传统企业进入这个行业,硬件稍微多一点。事实上,汽车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可能智能手机行业和它有点类似,硬件和软件是一体的。

威马是少数同时拥有传统动力基因和互联网企业基因的车企之一。比如我们的管理层,R&D等团队主要来自这两个领域。两个概念的碰撞与合作,造就了魏玛独特的造车理念

把软硬一体化的经验带给汽车行业,可能会让汽车行业变得更强,不同的元素会进入行业,让行业持续快速发展。我们欢迎各种新势力、新技术的进来,让他们独特的竞争元素加入进来,推动电动汽车行业的不断成熟,真正做出可以替代燃油车的产品。

:前段时间,整个行业对辅助驾驶的描述和营销下降很大。你觉得对于专注于智能和科技的新势力企业魏玛来说是坏事吗?

梅:首先,我们必须肯定智能驾驶是智能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大家都看好这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技术有一个试错的过程,自动驾驶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在人类实际的驾驶过程中,有很多难以穷尽的、一天也完成不了的困难场景。这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汽车本身的智能驾驶水平。),从而达到汽车的智能驾驶水平。是两车路网的协调,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技术设施建设。三是法律法规的相应突破。只有这三块到位,才能真正实现自动驾驶。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主张明确区分概念,即L2级别以下的辅助驾驶、L3级别的智能驾驶、L4级别的自动驾驶和L5级别的无人驾驶。我们必须向消费者传达这一理念。

:威马M7的亮点还在于芯片运算能力、激光雷达和自动驾驶。在如今的舆论环境下,消费者为这三项技术买单的压力大吗?

梅:一方面,市场上一些产品推出的智能辅助驾驶性能水平还没有达到用户的预期。如果期望得到满足,肯定会形成正循环;如果期望没有得到满足,它就会后退一步。因此,车企以优秀的技术水平和产品引导消费者形成正向循环至关重要。

魏的场景很简单。我们从一个单独的场景开始。W6有无人停车系统。得益于战略合作伙伴百度Apollo技术,首个量产交付的是威马,让用户感受到了无人驾驶的魅力,大家意识到后冲击依然很大。

从这个场景出发,我们W6引入了当时的HAVP作为固定车位,我们在M7做了固定车位和非固定车位的全场景停车,从车位延伸到城市道路,再到城市道路再到城际高速公路,从一点一步延伸到另一点。

:最近,每个汽车公司都在频繁使用“年轻化”这个标签。但就用户而言,并不是所有品牌的消费者都是年轻消费者。从这个角度来看,你认为车企被年轻化绑架了吗?

梅:实际上,中国市场是一个年轻的市场。之前一直在研究不同国家消费者的年龄特征。中国乘用车消费者的平均年龄为30-35岁,美国乘用车消费者的平均年龄为45-50岁。开车买车都是二手车,买人生第一辆现车都是中年,经济状况最好。

中国的消费市场是年轻的,35岁对于人来说并不年轻,但是增加一个定义词“年轻的家庭用户”意味着人不年轻,但是对于家庭来说他们是年轻的,所以我们定义“年轻的家庭主”,现在我们刻意突出年轻,因为年轻人愿意接受新事物,尝试早期采用者。现在电动车前面需要智能电动车,还有相当多的高科技。

热门阅读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