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汽车简配的多?

2022-12-06 15:42:04 作者:蔡金盛
毫无疑问,现在普通人能买到的新车越来越便宜了。就连宝马奔驰奥迪等豪华品牌也已经推出了不少20万元以内的新车型,更不用说10万元左右的合资车和国产车了。很多都是配置极高的,看起来物美价廉。

但是仔细研究现在的环境,你会发现价格越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来越高,但是新车价格越来越便宜,配置越来越高。厂商在做慈善吗?不要!

车价之所以不断走低,一方面与技术的不断进步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有关。但是,还有一个很多人忽略的原因,就是简单搭配!

这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公开的秘密。在很多看不到车的地方,简单搭配的现象一直在发生。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汽车厂商的各种简单搭配方法。

简易塑身简易塑身可以说是早期很多厂商喜欢用的一种手段。比如某德国豪华品牌在引入中国新车型时,将海外版的铝制车身部件换成了国内版的钢制。这种做法虽然对于售后维修成本的降低有一定的好处,但显然更多的是为了节约制造成本,这在当时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更有甚者,一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在车身的关键部位使用强度更低、价格更便宜的钢材,或者省略一些我国没有强制要求的安全结构,导致碰撞测试分数极高,引起了消费者的谴责。

幸运的是,随着碰撞测试越来越多,安全意识越来越强,这种做法很难隐藏。

底盘简单配置这也是典型的简单配重灾区。最著名的案例是某著名合资品牌将原车型的多连杆换成扭力梁导致的“断轴门”。

这种现象在10万元左右的合资紧凑型车中很常见。很多10-15万元的车型都有极高的销量,一辆车上省下的几百块累积到年销量几十万会有很大作用。所以这个价位很多车型一直坚持使用成本更低的扭力梁。

除了更换成本更低的悬挂形式,收缩材料和工艺也是很常见的方法,比如将原来的双层冲压焊接件换成单层冲压件,取消防倾杆、发动机护板等。

另外,简单的轮胎安装也是常用的方法。比如把原来的米其林、普利司通倍耐力等一线外资品牌轮胎换成韩泰、锦湖等更便宜的二三线品牌轮胎。

有些厂商会选择降低轮胎的速度等级,比如把能跑240km/h的V级轮胎换成只能跑210km/h甚至更低的H级轮胎。另外,把全尺寸备胎换成非全尺寸备胎也是很多厂家的惯用做法。

室内装修材料的简单搭配也是非常广泛的“重灾区”。比如中控台分区域,一些经常接触的地方用软质材料,一些用硬质塑料,甚至后背门板直接换成了大面积的硬质塑料。

比如用一些廉价材料通过“盲法”来“冒充”高档材料,比如在中控台上做假的拼接图案,用水转印塑料板代替木质装饰板,这些都是厂家降低成本的常用手段。

降低制造工艺标准也是大招,比如在消费者难以触及的地方放松质量控制,比如转向柱、扶手箱边缘等。使得这些地方的塑料件有很多毛刺。

更有甚者,通过降低中控台等部件的塑料工艺要求,降低这些部件的使用寿命,更容易出现开裂、老化等问题,很多人很难察觉。

此外,使用廉价的织物包裹、取消后排座椅中央扶手、独立头枕、斜倚功能等都是10万元左右家用车的通病。

事实上,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降低成本一直是各大车厂每年都要面对的一个头疼的问题。如何在保证车型竞争力的同时,尽可能“挖掘”出更多的利润,一直是众多厂商常年追求的目标。

然而,这些简单的匹配行为或多或少会影响消费者的用车体验,甚至对车辆的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造成打击。如果这样影响销量,恐怕得不偿失。

热门阅读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

    本文导航
    进入格越微信交流群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即可进入交流群

    进入格越微信交流群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TOP推荐
    二手车推荐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