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配1.5T版本的长安第二代CS75PLUS实力究竟如何? 订单已超过23500台
说实话,从第一代CS75开始,75系列一直是市场的佼佼者,而从第二代CS75PLUS发布以来,除了设计和智能的优势(我们W Power做了一个之前在这两个层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看完之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它能吸引人在汽车的起源吗?这次我们就开着它上路一探究竟。
智能技术有用吗?
作为长安汽车目前最新智能科技的集大成者,长安汽车可以说是将丰富的智能科技配置全部交给了第二代CS75PLUS。细说起来,长安的多款车型已经向我们证明了这些配置的实用性和易用性。这次我们的重头戏依然是新一代的IMS智能交互系统。
首先说一下刷脸开车的功能。刷脸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事情,但是在用车这件事上才刚刚开始发展。长安第二代CS75PLUS拥有新一代Face ID人脸识别IMS智能交互系统加持,扫脸成为可能。
当然,我们的试驾车并不是绑定了车主信息的车辆,这次也只是长安的工程师在现场进行了演示。工程师坐在主驾驶位,通过方向盘后方的摄像头扫描他的面部,无需按任何按钮,轻踩刹车即可启动车辆,座椅、方向盘等也会自动启动调整到当前驱动程序设置的位置。方便快捷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之后,工程师还演示了遥控泊车。第二代CS75PLUS搭载的APA5.0+遥控代客泊车系统,对于新手来说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该功能可让车辆智能搜索20米范围内的车位,通过手机APP或实体钥匙发出一键停车指令实现自动泊车。同时,在进入空间有限的狭窄巷道时,还可以实现跟踪倒车。不得不说,它非常好用。
我刚刚提到了方向盘后面的摄像头。它的功能不仅仅是刷脸那么简单,还可以进行疲劳监测和不规则行为提醒,还有手势功能。上车后,我又重新设置了手势功能。试驾过程中,我把手放在摄像头能看到的地方,就能轻松完成设定的手势、切歌等操作。当然,我这次边开车边抽电子烟的动作,几乎每次都被摄像头拍下,接着就是一遍又一遍的语音提醒……
个人对二代CS75PLUS的HUD抬头显示非常满意。它显示的信息足够丰富。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实现视觉高度适应。当我开车想坐直或稍微躺下的时候,它可以比较快地自动匹配我的视觉高度。也就是说,无论驾驶者将二代CS75PLUS开到什么高度,都无需担心HUD的可视角度问题。这真是太好了。
它是如何工作的?
作为一款家用SUV,而且是一款主打年轻化的家用SUV,第二代CS75PLUS要想在市场上赢得新一代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必须兼顾多方面。足以打动年轻消费者,那驾乘感受呢?
不同于上次的现场试驾,这次拿到的是1.5T的车型。 1.5T车型搭载新一代蓝鲸NE1.5T高压直喷发动机,最大功率138kW,最大扭矩300N。 m,看账面数据,已经可以看出它的动力性能绝对不会差。事实也一样。在爱信8AT变速箱的加持下,动力响应不错,换挡平顺。当然,既然主要是家用,想体验它狂暴的动力输出自然不太现实,但在这种高速+城市的驾乘旅程中,个人认为无论是平行超车还是高速巡航再提速上,第二代CS75PLUS的1.5T车型完全可以满足需求。
至于二代CS75PLUS的整车调性,舒适性自然是重中之重。毕竟是家用SUV,日常使用肯定是考虑最多的场景。二代CS75PLUS的悬挂调校自然偏向于舒适,行程长,重心高。过弯时避震的初期压缩感比较明显,但越往后越有韧性。对于目前越来越好的城市路况来说是一种比较合适的调整方式。这种调校的好处是,在遇到路缝或坑洼等单一震动时,二代CS75PLUS的底盘可以按要求吸收这些震动。当弯曲或改变线路时,这个底盘也可以支撑起来。在保证舒适性的前提下,还能兼顾一定的操控性。可以说二代CS75PLUS在这方面没有让人失望。
对于年轻消费者来说,二代CS75PLUS的座椅应该已经足够赏心悦目了。其配备的一体式赛车座椅兼顾了舒适性和运动性。采用人体工学设计和高密度、高回弹引擎Bubble系统,实际感受是这对座椅能给你足够的侧向支撑和包裹性,但又不会让你坐着不舒服。至少开了2个多小时,完全没有感觉到腰酸背痛。
写在最后
事实上,从上次会场2.0T车型的试驾,到这次1.5T车型的路试,二代CS75PLUS确实展现出了足够强悍的综合素质。第二代CS75PLUS的火热预售,以及上市后的销售表现将更加精彩。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即可进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