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 动车_动车和高铁有什么区别?

2023-07-08 12:23:28 作者:蔡金盛
这个问题代表了txt很多人的一个误区:他们认为动车和高铁都是汽车,区别只是速度而已。其实,这是错误的。动车组和高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动车组是车辆,高铁是线路。

这种误解的形成,与我国对不同速度等级的动车组车次号使用D、G区分有关,如G1次、D1次等。久而久之,高铁和动车组的名称都有被形成。 2007年铁路第六次提速时,为了区别于传统的K、T、Z列车,诞生了D字头列车。随着我国高铁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区别于低速动车组列车,演变出了带有G字头的列车。

G本义是高速动车组,D本义是动车组。两者本质上都是动车组列车。主要区别在于速度。时速300公里及以上的列车,车次号一般为G;对于时速在250公里及以下的列车,车次一般为D。另外,在定价体系中,G字头列车的票价普遍比D字头列车贵。

不想担心叫高铁或动车有没有错。只要大家习惯就好了。我们只讨论动车组列车和高铁在我国的发展。

CRH2动车组:

动车组列车:指将动力分配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车厢既能载客又具有牵引力的列车形式。与传统的机车式动力集中牵引方式相比,动车组列车具有牵引力强、启动速度快、加速快、多节车厢动力无需更换机车等优点。适用于发车密集的线路,尤其是高铁。我国动车组形成了适合不同速度级别的系列,如时速200km/h——250km/h的CRH1、CRH2、CRH5、CRH6型动车组;时速300km-350km/h的CRH3、CRH380A、CRH380B、CR400AF、CR400BF等高速动车组。

CR400AF复兴号高速动车组:

高铁:是高速铁路的简称。高速铁路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线路、轨道、供电、信号、高速列车等各个子系统。在技术层面,国家铁路局《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号文将设计速度超过250公里/小时(含预留)、初始运营速度超过200公里/小时的客运专线定义为高铁。高速铁路。在规划层面,在国家发改委下发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号文件中,部分时速200公里的线路也被纳入高铁网范围。很多人认为使用无砟轨道的线路就是高铁。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无砟轨道和有砟轨道不能作为判断是否为高铁的依据。例如,京张高铁就采用有砟轨道。其设计时速达到350公里;相反,西澄高铁和杭黄高铁采用无砟轨道,设计时速仅为250公里。

高铁:

梳理完以上关系,我们可以有一个概念:高铁主要开动车组列车;动车组列车在线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高铁上运行,也可以在客货混合的普速线路上运行。按照动车组编号的一般规则,只要部分路段时速达到300公里,车次就会以G为前缀。例如,深圳北至重庆北的G1312次列车运行时速为武广线时速300公里,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宜线时速只有200公里,宜万线梁武至万州线时速只有200公里。以160 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

我国动车组使用与高铁建设史

2007年4月18日,全国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开始,全国首辆时速200公里的和谐号动车组规模化运营。首列D460列车从上海站开出,标志着我国铁路开始进入大规模高速机动车时代。运营初期,由于武广高铁、京津城际铁路等首批高铁线路仍在建设中,动车组列车主要在既有线路上运行,如京沪铁路、京广铁路、广深铁路。

说到动车组,我国投入商业运营的动车组不是和谐号,而是2000年12月28日在广深铁路开始客运试运营的“蓝箭号”。试运营后,“ “蓝箭号”于2001年1月8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最高时速可达200公里。由于“蓝箭号”动车组设计、制造、试验时间较短,加之系统集成经验不足,列车投入运营后逐渐暴露出一些质量问题,最终被“蓝箭号”动车组取代。 2007年铁路第六次提速期间CRH1A型。和谐动车组换代。 “蓝箭”主要在广深铁路上运营,使用时间不长,车次仍沿用传统的T字头,影响力远不及后来的D-前缀动车组。

“蓝箭号”动车组

我国高铁投入使用的时间远远晚于动车组的大规模应用。我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铁是沉客运专线,于2003年10月11日建成通车,线路全长404公里。秦沉客运专线试验性很强,主要是为高铁线路建设和高速动车组试验积累数据和经验。 2001年12月,在秦沉客运专线首次综合试验中,“神舟号”双层柴油动车组最高时速达到210公里;在2002年9月的第二次全线综合试验中,“先锋号”动车组最高时速达到292公里。同年11月,在第三次全线综合试验中,“中华之星”动车组以每小时321.5公里的最高时速刷新纪录。休息时。

2008年4月18日,合宁客运专线开通。这是我国第一条按时速250公里设计建造的线路,开行时速250公里的动车组列车。随后,2008年8月1日,我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首次出现了以C字头的列车; 2009年12月26日,全长1068公里的武广高铁开通运营。我国首列G字头列车。

“中国之星”动车组

热门阅读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

    本文导航
    进入微信交流群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即可进入交流群

    进入微信交流群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进入秦PLUS微信交流群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即可进入交流群

    进入秦PLUS微信交流群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TOP推荐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