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2020广州车展只有车?十大智能之最来颠覆你
【太平洋汽车网 新车频道】2020广州车展已经在11月20日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国内车坛收官之战,本届车展可谓各家厂商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不仅产品诚意十足而且数量还多,数百款新车首发亮相,同时“智能”也已经成为各家车企争先恐后的话题,各式各样的智能化配置,让小编我已经看的走不动路了。不多说直接上干货,就让我给各位奉上本届车展智能化十宗“最”。
整个2020广州车展上,如果说哪家“智能化”最接地气,那必属大众家了!(毕竟大众怎么卖都是最火的)
这次亮相的大众ID.4车型作为基于全新的MEB模块化架构所开发的新能源车型,其充分考虑将来的拓展和兼容以及品牌协同,以此实现全新的E3电子架构架构所带来的用户体验。
据悉,大众ID.4搭载的E3电子电器架构,做到了与特斯拉同级,支持可升级、可扩展、可复用以及可移植的四大特性,基于强大的ICAS运算能力及极宽的数据传输速度,赋予车机大脑更多智商和情商,全面满足消费者对自动驾驶、车联网、电动化以及现代移动出行功能需求。
其中强大的ICAS运算能力可支持高度互联,为纯电动和实时联网汽车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通过向中央集中、向云端集中及高度协同的运算能力,可以及时处理更多信息,及时响应用户需求;同时也创造出了智能化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
而对于这一点最明显的体现,就是ID.4 CROZZ所搭载的驾驶、泊车及改善整车安全性相关的驾驶辅助服务技术,其中包括:0-160km/h范围内的全速域L2+级别自动驾驶辅助、Pre-crash、Side Assist、360°鸟瞰式全景可视泊车等辅助系统等。
同时大众ID.4还得益于车载以太网技术的加入,可达到最快1GB/s的数据传输速度,增加通讯速率,全面满足新一代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和 ADAS系统需求,更加直观的界限效果、更为清晰的倒车影像显示。
此外,E3电子电器架构还可满足用户求灵活拓展,通过将软件和硬件的控制单元独立,从而减少整个系统的复杂性和软硬件应用之间的依赖性。
而ID.4 CROZZ上所搭载的三屏一带互动系统(5.3 英寸数字仪表、12英寸中控屏、AR-HUD、ID. Light互动灯带)就是“这套全新的智能化系统”最好体现,配合能够识别自然语言,自动分析语义,并执行指令以及在线、离线均可用的智能语音交互系统,为用户带来了全新数字体验。
在车展上,如果你来到宝骏展台,你会以为这是来到一场型的科技展览会,这里不仅有全新的新宝骏智慧魔方技术,还有一款极为瞩目的新宝骏Electric Robot概念车。
●新宝骏智慧魔方技术
先来看看新宝骏智慧魔方技术。
其实现场会有不少观众以为智慧魔方是一款概念车,但其实这是一个高度集成化、模块化的智能标准化模块;其基于场景开发,并融合了无人驾驶、V2X车路、5G云控、绿波通行、车车协同和智能泊车等技术的“载体”,也正因为如此因智慧魔方可承载不同的功能模块,能在不同的领域执行无人驾驶、智能化操作等工作。
换成实际例子的话,在未来智慧化场景下智慧魔方在加入驾驶模块后,就将会是自动驾驶汽车;在加入通讯模块后,就可以成为移动信号基站;在加入物流模块后,就能成为无人物流车;加入充电桩,那也就是移动“奶妈”车。
总之,只要和自动驾驶技术有关的行业,通过智慧魔方大多数就都能实现;同时新宝骏与大多数传统智能车企不同的是,其并未将自动驾驶等技术局限于汽车行业,而是延伸到了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将能推动整个社会的智能化发展。
通过官方给的数据,智慧魔方的技术已经应用在了量产车上,其中新宝骏无人物流车就实现了脱离安全员的无人驾驶,已有近100台在新宝骏的基地运行超过20条物流线,24小时不间断的运行,运行里程超过了20万公里,目前仍然保持着在全球同时运行无人物流车辆的记录;并在全球率先实现的、⾯向实际物流运送的L4级产品,也是率先实现商业化运营的智慧物流线路。
此外,新宝骏正在加速路测感知、定位、控制技术等5G云控技术落地,创造了更多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落地,构建出更具智慧化的出行生态。
●新宝骏Electric Robot概念车
新车虽然为无人驾驶作业车辆,但还是保持了电动车的基本架构。从外观上看,新车目前并不具备运载乘客的功能,更多地是在各种作业场合中进行工作。
新车车头装有毫米波雷达,用作自动驾驶探测,车头的造型较为简洁,大灯隐藏在黑色饰条内,让车头和车尾造型更有科技感。
车顶的工作台可灵活布置,在展示车中我们看到了布置了机械抓手的工作台,工作台的布置丰富多样,我们在未来还可以期待更多的玩法。
车侧可显示该无人驾驶车的剩余电量,该数据预计也可上传至云端,便于系统管理。
此外,新宝骏还展示了该无人驾驶车的联体功能,新车可以两辆车用一个巨大的货箱连在一起,,大大增强了无人驾驶车的运载能力。目前官方还没有透露新车的其他信息,我们将持续为你关注。
你以为这次车展小鹏的亮点是P7鹏翼版?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其实真正的“大佬”是这套新一代小鹏自动驾驶架构。
据悉,新一代小鹏自动驾驶架构将对软硬件体系进行大幅升级,其中软件架构方面,会以全栈自研为基础,拥有感知、行为规划以及行为/运动预测、地图融合等多个模块,可形成数据和算法的全闭环,支持快速功能迭代。
而硬件上,小鹏将采用包括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传感器、激光雷达、高精度定位、高精地图、高性能计算平台的方案,总计32个自动驾驶传感器。
此次升级还将XPU自动驾驶智能控制单元实现4合1,使决策和执行更加高效,同时通过精简控制器、线束数量,减少系统重量,在新增功能的同时,还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
另外,新系统进一步提升运算能力,提升系统在运作时的智能性,并且预留了丰富的算力提升空间,支持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落地;与此同时还能提升定位精准度,终端从4G升级为5G,高精地图除优化高速道路外,补充城市道路,实现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毫秒级低延迟,以及高达97.5%以上的覆盖率。
值得一提的是新系统还加入了“激光雷达”。该部件作为自动驾驶的重要感知部件,它能将大幅提升车辆识别横纵向位置精度、空间分辨率(超高分辨率<0.1°)的能力,且其感知能力不受环境光影响,提升了目标检测性能、测量分辨性能以及光线不足等条件下的性能,获得了更加完善的感知能力;简单点来说,相比毫米波雷达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受制于成本、产能等问题,激光雷达目前仅应用于全自动驾驶领域,而非量产乘用车。特斯拉就一直坚持认为激光雷达技术对自动驾驶来说并不必要,并认为即使没有激光雷达,自己都可以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不过就在小鹏公布即将应用激光雷达一事后不久,马斯克在推特回应:“显然,这只是小鹏汽车的事情,其他在中国的企业并不会这样做。”
对此,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隔空回怼称:“明年开始,在中国的自动驾驶你要有思想准备被我们打得找不着东,至于国际,我们会相遇的。”
而说到今年最佳“科技配置”车型那必属新一代梅赛德斯-迈巴赫S级,几乎用所谓的黑科技武装到了牙齿。
硬件上,新一代迈巴赫S级全车搭载了共5块屏(12.8英寸中控屏+全液晶仪表+AR抬头显示+后排双屏),并且在中控屏材质上采用了目前全球领先的OLED技术,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车载显示效果。
全新奔驰S级 MBUX屏幕数据 | |||
屏幕 | 尺寸(英寸) | 分辨率 | 其他 |
中央显示屏 | 11.9 | 1624*1728 | LCD材质、多屏联动 |
12.8 | 1888*1728 | OLED材质、多屏联动 | |
全液晶仪表 | 12.3 | 2400*900 | 裸眼3D显示、多屏联动 |
后排显示屏 | 11.6 | 1920*1080 | 多屏联动 |
后排MBUX平板 | 7.0 | 1280*800 | 多屏联动 |
抬头显示系统 | 77( 投射面积) | - | AR(现实增强)、多屏联动 |
而车机内部的硬件上,其内存带宽达到了41790MB/s,要知道目前电脑上DDR4 3200的内存条才达到50000MB/s,这已经是直追目前高端PC水平;此外,新车内部还配有320GB的固态硬盘(SSD)和16GB的RAM。
全新的MBUX系统中还集成了MBUX Interior Assist,可通过安装在车顶上的两个激光摄像头监控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的头部、双手以及上半身的任何运动数据,然后将图像数据直接转换为元数据,并在车辆内部进行处理,转化为相应的车辆功能(奔驰表示,每一辆的识别数据都仅存于车辆内部,并不会上传云端,以保证用户隐私)。
此外,全新奔驰S级(询底价|查参配)为了实现更全面的互联网体验和提高隐私安全性,还在系统中加入了PIN密码、指纹识别、面部识别以及语音识别等,让车主可以访问车辆的个人设置或验证数字付款。对于访问个人设置,系统最多可储存7名不同的用户配置文件,可根据个人的喜好设定电台、座椅等预设,同时还可同步至Mercedes me云端,以便在其他搭载全新MBUX系统的车辆上使用。
但设计师在设计之初有考虑到这个级别车型的“永恒”特性么。
特别是对于一家百年的汽车品牌来说,之所以能成为顶级的豪华轿车,其就代表着这辆车能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让信仰得以延续。
而换装了全触屏的设计后,试问这屏幕能确保像物理按键那样长的使用寿命么?显然是不行的。就拿特斯拉的例子来说,小编曾体验过国内销售的第一批Model X,在经过多年的使用后,中控大屏再经过多次升级后已经逐渐呈现卡顿,而且屏幕一圈都出现类似“iPhone”上的发黄(也就是屏幕胶水老化)迹象,使用体验极差。
可想而知,对于换装了大屏的新一代梅赛德斯-迈巴赫S级,其未来是否也会如此,虽然不能肯定,但必定会让这代迈巴赫S级(V223)很快被遗忘,毕竟他没有了“魂”。
所以这个智能化,我是真不想在迈巴赫上看到。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