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技术突破 欧意德成行业新宠

2011-06-20 16:02:06 作者:lixu

 

  根据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10年汽车数据显示,中国以全年销量1806万辆的成绩,继续蝉联世界第一汽车大国的宝座。当我国汽车工业凭借着一路高歌的产销量,飞速向汽车社会迈进之时,面对全球碳排放问题上,国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局势下,作为排放大户的汽车业,将迎来一次艰巨的汽车环保革命。有关专家指出,“绿色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芯”上。

  在竞争的需求与政策的导向之下,越来越多的零部件企业积极投身于对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其中以具有强大“节能减排”效力的新能源技术和节能技术最为广泛。然而纵观中国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相对汽油机的高排放和新能源的技术“遥远”,柴油机技术发展得较为成熟、先进,并已被作为能够有效地缓解我国当前所面临的能源与环境压力的技术,获得了国家政策多重鼓励。

发动机

  北京理工大学车辆传动实验室的章颖莹博士指出,柴油发动机从技术角度分析,其主要缺点是排放高,振动噪音大,因此,技术的主导发展方向应该是电控高压共轨喷射技术、排放后处理技术和新燃烧技术。

  针对于此,国内不少零部件厂商也纷纷开始着力于技术升级领域。欧意德动力集团凭借着其对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的精准洞悉,核心技术的突破升级,衍生出“两把利剑”,同时也让欧意德成为了行业内节能减排的新宠。

  第一把利剑就是新一代电控高压共轨技术。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技术(CRDi)中的“高压”是指在由高压油泵、公共供油管道和喷油器等部件组成的封闭系统里,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发动机在任何工况下都能获得较高的燃油喷射压力。一般这个压力能达到1600bar以上,极大了提高了燃油的雾化效果,使得燃烧更加充分,从而达到了节油,且减少碳颗粒排放量。“共轨”是指发动机的各喷油器燃油由公共供油管道提供,确保各个喷油器燃油压力的一致,避免喷油器各自供油产生的振动,使发动机运转更为平顺。而“电控”就是指通过ECU精确控制喷油器电磁阀开启时刻、持续时间,从而控制喷射提前角、燃油喷射量,确保了以最小的燃油消耗获得最理想的动力输出。此外,欧意德发动机还采用多次喷射燃烧,使少量的燃油在主喷射之前进行预喷加热,避免了缸内的压力和温度突然增加带来的不稳定性,有效地降低燃烧噪音和震动,并将缸内温度增加了200-250℃,增加了燃烧充分度,降低了排气中的碳氢化合物。由“高压”“共轨”“电控”这三者完美结合成的CRDi技术造就了欧意德发动机超强的环保性能,让欧意德发动机达到了比其它汽油机节油3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的水平,更为够达到欧Ⅳ 排放标准奠定了基础。

  欧意德的另一把利剑就是中冷废气再循环技术(EGR)。该技术可以分解为“中冷技术”和“废气再循环技术”两项技术。中冷技术是通过加装中冷器对增压后的高热空气进行先行冷却,待温度降低后再流进汽缸燃烧室,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过高温度对充气效率及燃烧质量的不利影响。废气再循环技术是通过将一部分废气引入燃烧室,吸收燃烧产生的部分热量来降低燃烧温度和压力,同时利用废气中惰性气体对氧气的稀释作用,来破坏NOx产生的条件(NOx在高温富氧的环境下产生),达到减少NOx的生成量的效果。众所周知NOx是汽车尾气中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NOx生成量的减少就意味着汽车尾气排放将更加清洁,环保。

  融合了三大技术的欧意德清洁柴油发动机技术,源自欧洲,在国际上被广泛搭载在现代克莱斯勒雪佛兰路虎、切诺基等成熟车型上。在国内欧意德发动机已经成功搭载华泰元田B11、宝利格等车型上。

  发动机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必然是低碳化和低污染在中国汽车产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关键时刻,抢占发动机技术的制高点,对于我国汽车工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如今,国内燃机技术随着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已有明显进步,特别是清洁柴油发动机技术并正在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展望清洁柴油机的未来,技术突破是 。同时,政府应鼓励国内相关发动机企业拿出一部分人力、物力和财力自主研发发动机技术。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