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充电桩集体涨价“优”“忧”盘点
作者头像moomi
09-28

公共充电桩集体涨价“优”“忧”盘点

公共充电桩集体涨价,这事儿可让新能源车主们心情复杂。到底是“忧”大于“优”,还是反之?咱们来盘一盘。

「优」在何处

行业迎来良性发展契机。充电桩运营商长期亏损,促使政策制定者对电价、服务费监管等机制精细调整,像山东试点细化四段式电价,未来或有更多城市跟进。

这也能加速技术升级。电价压力推动车企研发高密度电池和超充技术,800V高压平台车型普及后,快充时间大幅缩短,车主对公共桩依赖降低。

而且家用充电场景优势突显。以广州为例,夜间家充谷电实惠,百公里能耗成本比燃油车节省不少,选车时优先考虑支持家充的车型。

「忧」有哪些

出行成本波动明显。网约车司机、通勤族充电支出增加,应急充电时电价逼近燃油车成本,压力不小。

服务费透明度待提升。多地服务费超电费,像天津某车主发现服务费占比高,建议用APP比价筛选最优充电站。

安全隐患也在增加。部分车主为省钱飞线充电,据济南消防数据,此类行为引发火灾概率上升。

选车建议

优先选续航600km +车型,如小鹏G6、特斯拉Model Y长续航版,减少充电频次。关注超充技术匹配度,选与主流超充桩兼容性好的车。购前确认小区能否装私桩,优先考虑送充电桩的车型。

新能源车优势仍在,结合自身充电场景选补能方案很重要。有选车需求,欢迎交流🚗。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