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汽车电瓶天冷没电的原因
汽车电瓶在天冷时没电,让不少车主头疼不已。这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原因呢?下面为大家详细剖析。
低温削弱电瓶性能
低温对电瓶的影响不容小觑。在低温环境下,电瓶内部的化学反应速率会下降,大约每降低 1℃,速率下降约 0.8%。这直接导致电瓶的储电和放电能力同步降低。例如常温下能储存 60Ah 的电瓶,在 -20℃时,容量可能就只剩 40Ah。而且,电解液黏稠度上升,电流传输阻力增大,启动瞬间释放的电量可能连正常电量的一半都达不到。
冬季用电需求激增
冬季车内各种加热、除雾设备纷纷登场,这使得用电需求大幅增加。方向盘加热、座椅加热、除雾等设备的耗电总和常常超过 300W,这相当于同时开着 3 个家用吸尘器。要是每天都是短途行驶(小于 5 公里),发电机补充的电量根本赶不上消耗的速度,电瓶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自然容易没电。
使用习惯放大风险
一些使用习惯也会让电瓶在天冷时更容易没电。超过 3 年的电瓶,自放电率会提高 50%,停放 3 天就可能出现亏电情况。还有不少车主会忽略冬季大灯自动延时关闭功能,该功能每小时耗电可达 0.5Ah,这意味着每天会“偷走”12%的电量。另外,私自改装设备,像 24 小时行车记录仪,其静态耗电是原车设备的 3 倍以上,进一步增加了电瓶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