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汽车轮胎内胎知识📋
作者头像拳王祝
10-29

科普汽车轮胎内胎知识📋

家人们,今天来给大家好好科普一下汽车轮胎内胎知识📋,很多人可能都不太了解,快来一起涨知识啦!

存在形态与结构

传统的有内胎轮胎其实是包含外胎和内胎两套系统的哦🚗。外胎的作用可重要啦,它主要负责承重以及耐磨,仔细看外胎表面,布满了各种各样的花纹呢。而内胎呢,它是一个独立的充气部件,就好像是藏在轮胎里面的一个气球🎈。不过现在这种有内胎轮胎在咱们家用车领域已经很少见啦,超过 97%的家用车都采用无内胎设计咯,反而是在农用车、自行车上还比较常见。

安全性对比

这有内胎轮胎和无内胎轮胎在安全性上差别可不小🚧。要是有内胎轮胎被刺穿了,那气压就像漏气的气球一样,会快速瘪掉,想想就很危险吧。但无内胎轮胎就不一样啦,当被钉子扎入的时候,橡胶层会把异物包裹住,漏气速度能降低 80%以上呢,这样就足够支撑车辆开到维修点,是不是安全感满满!

性能短板

内胎的存在其实也带来了一些性能上的小问题😕。因为多了内胎,整体轮胎的重量就增加啦,每套轮胎大概会增重 1.2 公斤。而且内外胎之间的摩擦还会产生额外的热量,连续行驶 2 小时后,有内胎轮胎的温度会比无内胎轮胎高 15 - 20℃,温度一高,爆胎的风险也就跟着上升啦。

维护特点

有内胎轮胎在维护方面也有它自己的特点🧰。它修补起来相对简单一些,修补费用通常在 20 - 50 元。不过在拆卸的时候可要特别小心,一定要注意保护轮毂,不然很容易造成内胎二次损伤。现在呢,这类有内胎轮胎更多出现在三轮车、工程机械等特种车辆上。

现在主流的家用车基本都淘汰有内胎轮胎啦,主要就是因为无内胎设计更加安全轻便。不过了解传统内胎结构,对于维护农用机械等特殊车辆还是很有帮助的哦。大家日常选胎的时候,注意查看胎侧是否有“TUBELESS”(无内胎)标识,就能快速辨别轮胎类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