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故障灯指示灯图解大全有哪些?
作者头像印花集
11-18

汽车故障灯指示灯图解大全有哪些?

汽车故障灯是车辆状态的“晴雨表”,不同颜色和图标对应不同紧急程度。掌握这些标识能帮助驾驶者快速判断车况,避免安全隐患。下面为您解析常见故障灯类型及应对措施:

🔥红色警报灯(立即停车检查)

  • 机油压力报警灯(油壶图标):需立即熄火检查机油量,若机油液位正常仍报警,建议呼叫救援。

  • 刹车系统故障灯(圆圈+感叹号):低速测试制动力,若刹车变软或行程变长,应立即靠边停靠。

  • 水温报警灯(温度计图标):停车怠速降温,严禁立即熄火或徒手打开水箱盖。

⚠黄色预警灯(48小时内检修)

  • 发动机故障灯(引擎图标):避免急加速和高负荷行驶,优先检查油品或传感器状态。

  • 胎压报警灯(轮胎+感叹号):冷车状态下将胎压校准至2.3-2.5Bar,同时检查轮胎是否扎钉或漏气。

  • ABS/ESP故障灯(小车打滑图标):关闭巡航功能并保持安全车距,雨雪天气刹车距离通常延长30%。

💡蓝绿提示灯(功能状态显示)

  • 远光灯提示灯(蓝色光束):会车150米前切换近光灯,避免影响对向车辆视线。

  • 自动驻车提示灯(绿色P字):建议保持开启状态,尤其在坡道停车时可有效防止溜车。

  • ECO模式提示灯(绿叶图标):开启后通常可降低8%-15%油耗,适合城市拥堵路况。

⚡新能源专属警示灯

  • 高压故障灯(红色闪电):立即断电并撤离车辆,切勿自行检查或维修。

  • 乌龟灯(乌龟图标):车辆进入限速模式,建议以不超过30km/h的速度行驶,关闭空调保持匀速。

遇到红色警示灯务必立即停驶,黄色预警灯需在48小时内检修,蓝绿提示灯主要反映功能状态。冬季建议将胎压校准至2.5Bar,新能源车主遇高压故障切勿自行操作。日常每5000公里检查油液状态,安全驾驶从读懂故障灯开始。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