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车指示灯标志大全故障📖
在汽车仪表盘上,各类指示灯如同车辆的“健康晴雨表”,通过不同颜色和图标传递关键信息,掌握这些指示灯的含义与应对方法,是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前提。以下将按指示灯的警示级别,系统科普常见故障灯的识别与处理方式。
红色警报类指示灯(需立即处理)
机油压力警告灯(油壶图标):该灯亮起表明润滑系统压力不足,可能由机油量过低、机油泵故障或油道堵塞导致。车辆运行时,发动机各部件依赖机油润滑降温,压力不足会使部件快速磨损,严重时可能造成拉缸、抱瓦等不可逆损伤。建议立即停车熄火,待发动机冷却后检查机油液位,若液位正常仍报警,应联系救援,切勿继续行驶。
制动系统警告灯(圆圈内感叹号):此灯亮起通常与手刹未松、刹车油液位过低或刹车片过度磨损有关。制动系统是车辆安全的核心,若忽略该警示,可能出现刹车距离延长、制动失效等风险。需先确认手刹是否完全释放,若已释放仍报警,应检查刹车油壶液位,液位低于最低刻度线时需补充同型号刹车油,并尽快到维修店检查刹车片厚度及制动管路密封性。
水温过高警告灯(温度计插入波浪线):发动机正常工作水温通常在90℃左右,该灯亮起说明冷却液温度超过105℃,可能因冷却液泄漏、节温器故障或散热风扇失效引发。高温会使发动机缸体、活塞等部件热膨胀变形,导致动力下降甚至缸体开裂。应立即停车,让发动机怠速运转一段时间,待水温下降后检查冷却液液位,若液位缺失需补充,若液位正常仍高温,需联系专业人员检修。
黄色预警类指示灯(需尽快检修)
发动机故障警告灯(黄色引擎图标):该灯点亮表示发动机控制系统检测到异常,常见原因包括氧传感器故障、火花塞老化、燃油系统堵塞或排放超标等。故障可能导致油耗增加、动力下降,长期忽视可能损坏三元催化器。建议尽快到维修店使用诊断仪读取故障码,针对性维修,日常可通过加注正规燃油、定期更换空气滤芯减少此类故障。
胎压监测警告灯(轮胎带感叹号):此灯亮起说明至少有一个轮胎胎压异常(过高或过低),胎压不足会增加轮胎磨损和爆胎风险,胎压过高则会降低抓地力。应立即降低车速,找到安全区域停车检查轮胎,若发现扎钉可临时更换备胎,若胎压只是轻微偏差,可到附近维修点充气至标准值(通常为2.3-2.5bar,具体以车辆手册为准)。
ABS故障警告灯(ABS字母):ABS系统负责防止紧急制动时车轮抱死,该灯亮起表示系统失效,车辆仍有常规制动功能,但紧急制动时可能出现车轮抱死、方向失控的情况。故障原因可能是传感器脏污、线路接触不良或泵体故障,建议尽快检修,雨天或湿滑路面行驶时需提前减速,避免急刹车。
蓝色/绿色提示类指示灯(功能状态提示)
远光灯指示灯(蓝色光束图标):此灯亮起表示远光灯已开启,远光灯虽能提升夜间视野,但会对对向车辆驾驶员造成炫目,增加事故风险。会车时应提前150米切换为近光灯,跟车时也需使用近光灯,避免影响前车视线。
自动驻车指示灯(绿色P字母):该灯点亮表示自动驻车功能已激活,车辆在停车后无需一直踩刹车,再次踩油门时会自动解除制动,适用于红绿灯路口或坡道起步。使用时需确保安全带已系好,避免在未系安全带时依赖该功能导致溜车。
安全带未系提示灯(红色小人拉安全带):此灯亮起表示驾驶员或前排乘客未系安全带,安全带是发生碰撞时保护乘员的重要装置,未系安全带会使事故伤亡风险大幅增加。建议上车后第一时间系好安全带,后排乘客也应养成系安全带的习惯。
新能源汽车专属指示灯
高压系统故障警告灯(红色闪电图标):新能源车辆的核心部件,该灯亮起表示高压系统存在漏电、短路等危险故障,可能引发触电或起火。应立即停车并关闭电源,远离车辆,联系品牌售后或专业救援,切勿自行检查或触碰高压部件。
动力限制警告灯(乌龟图标):此灯亮起表示车辆进入跛行模式,动力输出被限制(通常最高车速不超过30km/h),原因可能是电池温度过高/过低、电量不足或系统故障。建议保持低速行驶,避免急加速,尽快前往维修点检查,冬季可提前预热电池减少此类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