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是什么意思科普 📚
最近开着增程式的车跑了趟长途,发现不少朋友还在问“增程式到底是啥?”,今天就结合我的实际体验,给大家好好科普一下这个越来越火的技术~
动力结构:自带“充电宝”的电动车 增程式汽车的核心逻辑其实很简单:它本质是纯电驱动,但多了个“增程器”——也就是一台专门用来发电的发动机。我开的这台车,发动机全程都不直接连车轮,只负责给电池充电或者直接供电给电机,所以开起来的平顺感和纯电车几乎没差,这点我一开始还挺意外的,以为会有油车的那种换挡顿挫,结果完全没有~
两种模式切换:通勤长途都适配 日常通勤用纯电模式就够了,我这台车纯电续航大概150公里,工作日上下班一周充一次电完全没问题,电费比油费省太多了;周末跑长途的时候,电池电量低于20%左右,增程器会自动启动,发动机开始发电,这时动力和纯电模式几乎没区别,而且加油5分钟就能继续跑几百公里,完全不用像纯电车那样担心续航焦虑~
核心优势:平衡电车和油车的痛点 首先是续航无焦虑,这也是我选它的主要原因,长途不用找充电桩,加油站随处可见;其次是使用成本低,日常用电成本大概是油车的1/3,就算偶尔用增程模式,油耗也比同级别油车低一些;最后是驾驶体验好,电机驱动的线性加速真的很舒服,尤其是起步的时候,比油车轻快不少,而且增程器启动时的噪音控制得也不错,不仔细听几乎感觉不到~
适合人群:充电不便但想体验电车的你 如果你家没有固定充电桩,或者经常需要跑长途,但又想体验纯电车的驾驶感受,那增程式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我身边几个朋友都是这样,之前纠结纯电续航不够,油车又费油,换了增程式之后都觉得“选对了”,既解决了充电的麻烦,又能享受到电车的平顺和省钱~
其实增程式技术不算新,但最近几年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被大家接受。它不是“过渡技术”,而是真的能解决很多用户的实际需求——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装充电桩,也不是每个人都只在市区开,这种“可油可电”的灵活模式,反而更贴近大多数人的用车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