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美德家用轿车大比拼,谁是更懂国人的冠军家轿?

2022-06-01 19:52:53 作者:songlanlan

  大多数的中国消费者,购车预算都在8-10万元左右,因此满足家用的紧凑型轿车是他们的第一选择,形成了体量巨大的紧凑型轿车细分市场。各大车企都想吃下这块大蛋糕。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车企必须对消费者需求有着异常精准的把握,才能造出一台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全面车型。那么,中国消费者最看重的是什么?

  根据2021年麦肯锡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巨量引擎汽车消费者调研报等多份权威媒体报告分析发现,中国消费者对家用轿车最为关心的地方聚焦在舒适、空间、安全等关键点上,真正读懂国人的用车需求才能设计出更适合中国人的车。

  在时间与金钱实在宝贵的当下,消费者往往都冲着销量榜单的常驻车型而去。长期“霸榜”的几台车中,吉利第4代帝豪日产轩逸经典、别克英朗大众朗逸启航,分别是中日美德四国冠军家轿代表车型。

  我们将四台车型带到了中国武术之乡——佛山,将在专业测评的“科目擂台”之上,决出谁是“更懂国人的冠军家轿”。

  在综合了终端优惠等多方面因素后,我们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几款车型,让手里预算固定的消费者有更直观的对比。

  中国应该是全世界路况最复杂的国家之一,国道省道乡道、土路烂路窄路应有尽有。中国家庭需要一台可以应付城市通勤、市区周边游玩、回乡下老家等多种应用场景的家用轿车。因此,安全性、大空间与舒适性成为了“更懂国人的冠军家轿”的三大评测维度。

  针对安全维度,我们设置了制动优势、狭窄弯路路段、城市避障路段、麋鹿测试、8字绕弯和倒车黑科技六项动态科目来还原中国用车场景;针对空间维度,我们设置了车内储物空间、后中地板、后排横向空间、后备箱空间、车内轴距五项静态体验科目来测评空间表现;针对舒适性维度,我们设置了发动机抖动、空调温度、怠速噪音三项测评科目来评估车内舒适性。

  除了全面、严格的场地科目之外,我们还邀请了专业评审(包括懂车帝、易车、汽车之家等专业汽车媒体)以及大众评审参与到比赛中,共同测评中日美德四大家轿,见证“更懂国人的冠军家轿”诞生。

  场地还原中国用车场景,第4代帝豪用车体验更胜一筹

  “鬼探头”是很多中国车主的一生之敌。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突然窜出来的行人或是电瓶车总是让人防不胜防,一点都不讲武德。为了测试四台车的制动性能,我们在场地中布置了由假人代替行人的“制动优势”科目,让四台车以30km/h冲向假人,再紧急制动,来模拟“鬼探头”的突发状况。

  从测试结果来看,第4代帝豪、朗逸以及轩逸都没有撞上假人,而英朗就直截了当地撞飞了假人。第4代帝豪制动表现最好,距离假人还有很长的安全距离。

  第4代帝豪的刹车成绩全依赖于其采用的高性能刹车片以及大尺寸的真空助力泵,刹车响应会比其他三台车更快,制动距离也会更短。在之前的实测中,第4代帝豪实现了36米的同级最短制动距离,安全感充足。

  在日常的驾驶中,经常会遇见各种各样的狭窄弯路,比如佛山市有名的一条文化老街:筷子街,不仅道路狭窄、弯道众多,路两边还停着汽车或是电动车,一不小心就会剐蹭到车漆。考虑到这点,场地中也设置了极为狭窄弯路路段,看看四台车能否顺利通过。

  朗逸、轩逸、英朗三台车均未能在不碰倒桩桶的情况下通过,如果是在真实的窄路,这意味着已经发生了剐蹭。而第4代帝豪则顺利地通过了狭窄弯路,这样的结果不难理解,第4代帝豪的最小转弯半径仅为5.5米,远小于其他三台车型,在车内可以非常明显地感受到四台车的转向差距。

  不仅如此,第4代帝豪的540度透明底盘功能在狭窄弯路以及接下来的城市避障路段、倒车黑科技科目中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

  在过窄路时,从中控屏上可以看到与两侧桩桶地距离,转动方向盘也能看到接下来的行车轨迹,在侧方位倒车入库时也能为驾驶者提供很直观的帮助。透明底盘还能很清楚地显示底盘之下的障碍物,可以避免刮到底盘或是扎到轮胎。毫不夸张地说,第4代帝豪的540度透明底盘功能可以做到“速成老司机”。

  虽然消费者选择10万级别的家轿基本都是看中实用性与代步功能,家轿的底盘调教也都偏向舒适性,但这不意味着他们对操控性能就没有要求,而且操控性能本质上也是车辆的安全性能,绝对不容忽视。

  麋鹿测试以及8字绕弯环节,我们均以30km/h的时速通过。麋鹿测试中,朗逸凭借着短车身的天然优势,呈现出了最好的通过姿态,第4代帝豪也不甘落后,很好地抑制住了车身侧倾,另两台车的通过姿态就稍显狼狈,不过也算是在家轿的及格线之上。

  英朗扎实的底盘支撑性在8字绕弯环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驾驶手感极佳。第4代帝豪的底盘调校也出乎我们的意料,与英朗表现非常接近。朗逸和轩逸转向则稍显迟钝,驾驶者需要提前预判以及更加精准的操作。

  场地中的六项科目基本上涵盖了日常驾驶中可能会碰到的刁钻路况,四台车表现都在水准线之上。综合比拼下来,第4代帝豪对国内道路的适配性要优于其他三台车,车辆本身的素质以及智能配置的辅助能够大幅度提升日常用车体验,驾驶层面第4代帝豪无疑更懂中国道路、更懂国人需求。

  外观内饰设计比拼,四车呈现“时代差异”

  科目测试有着客观公正的标准,而车型的外观内饰设计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审美具有时代性特点是毋庸置疑的,英朗、朗逸、轩逸已经参与市场竞争多年,第4代帝豪有着“后来居上”的优势,造型与元素更加贴合当下国人的审美眼光。

  现在的消费者都喜欢更加年轻运动的车型。相较于英朗、朗逸、轩逸三台车比较传统的造型设计,第4代帝豪车身宽度1820mm、高度1460mm,宽高比达到了1.25,呈现出紧凑型轿车罕有的“宽体低趴”效果。三段式的LED前灯组和17英寸的运动风轮毂,也让第4代帝豪更加吸引眼球。

  当然,英朗、朗逸、轩逸都有自己经典的品牌设计,这几台车的“颜粉”也不在少数,但文化差异等因素总让它们的设计与中国人的审美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

  外观方面尚会有不同的审美取向,四台车内饰的“时代差异”绝对会让人形成统一的判断。

  用“机械”这个词,就能概括轩逸、朗逸、英朗的内饰。低情商说法:这三台车内饰啥也没有;高情商说法:这三台车的内饰让我想起了童年。只能说轩逸、朗逸、英朗保证了内饰的实用性,至于驾乘体验,车主需要有很高的包容度。

  (别克英朗)

  相比之下,第4代帝豪的内饰就足够令人眼前一亮。首先是材质用料方面的用心程度,座椅以及方向盘都是皮质,门板和中控部位也采用了大面积的软质包裹,对车内质感有很大的提升。除此之外,电子档杆、电子手刹以及电动调节座椅等配置也比另三台车的机械挡杆和机械手刹更有质感,实用性也更强。

  最能突显“时代差异”的是第4代帝豪车内标配的12.3英寸液晶仪表以及10.25英寸中控屏幕,除了从视觉上提升科技感之外,屏幕中还内置了导航、音乐、空调控制等等功能,车机娱乐体验比轩逸、朗逸以及英朗好很多。

  内饰是全家最常接触到的部分,因此不能只是设计出众,乘坐感受同样重要,消费者就想要一台家人坐得舒服、储物空间拉满的车型。我们测试的四台车能够从众多家轿中脱颖而出,空间是他们的突出优势之一。

  朗逸、英朗的空间一直深受好评,轩逸“大沙发”的名号人尽皆知,而第4代帝豪的空间表现同样令人惊喜。BMA架构之下,第4代帝豪拥有1500mm的同级最大后排乘坐横向空间以及34mm同级最平地台,说人话就是“后排可以轻松坐下三个东北大汉”。

  不仅如此,第4代帝豪的贯通门板箱能装下9瓶水,双层储物格可以分别放两台手机,装载能力在四台车中是当仁不让的第一。在中控台一侧还有非常贴心的挂钩设计,上车带一杯奶茶,顺手就能往挂钩上放,方便还不怕打翻。

  车内噪音也是舒适性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其实在很多人的认知当中,8-10万块钱的家轿是没法谈什么NVH的,但是第4代帝豪的噪音控制着实给了我们一个惊喜,它的车内空间静谧性同样优于其他三台车型。在怠速时,发动机抖动以及产生的噪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是因为第4代帝豪的整车气密性仅为55 SCFM,同时它在内饰A柱、门饰板、后备箱饰板、地毯等多处采用高性能纤维声学材料,车上如果有小宝宝,可以提供非常安静的环境。

  侃车说

  通过动态科目的测评以及静态的对比,“更懂国人的冠军家轿”的头衔毫无疑问属于第4代帝豪。都说自家人最懂自家人,吉利作为自主品牌中的佼佼者,对于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有着精准的把握,并且会不断研究国人对车辆的新要求,随之调整车型产品力,才会有第4代帝豪这样“更懂国人”的产品。

  自2009年初代帝豪问世以来,吉利帝豪累计销量已经突破340万辆,完全可以说是自主品牌轿车的奇迹。从研发之初,第4代帝豪就基于中国人的驾乘习惯和人体工学特征来打造,在BMA架构的赋能下,第4代帝豪在空间、品质、科技、操控上全面升级,再次刷新国人用车体验,胜过日、美、德三国家轿不难理解。

  其实合资品牌也非常重视中国市场,朗逸、轩逸、英朗在这几年也贴合国人需求做出了一些改变,但始终没法摆脱主要为欧美市场打造的车辆属性,做不到像第4代帝豪一样全面。

  中国汽车工业在近几年来迅速崛起,发展速度超出了全世界的想象,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的愈发火热,从2019年到2022年1-4月,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由37.8%提升到了46%,超过了日系和德系之和,合资早已不再独占鳌头。有这样的市场现状以及产品力背书,如果你还对自主品牌以及第4代帝豪有疑问,那么就请亲身试驾,相信它不会让你失望。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