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上市太频繁 消费者:为何我麻木了?

2005-03-29 09:30:26 来源: 作者:马元月
  细数3月份上市的新车已经有十多款,一汽丰田皇冠上海通用荣御东风日产颐达雪铁龙C5、长安铃木雨燕奇瑞瑞虎哈飞赛豹、05款宝来比亚迪F2、05款富康帕萨特豪华行政版等,平均每隔两到三天就有一款新车上市。与此相反,消费者的反应却是“乍暖还寒”,持币观望居多。

  车价不稳

  “昨天还信誓旦旦地保障绝不降价,今天一醒来车价就降了1万。”今年以来这种事消费者见到、听到的太多了。虽然眼下钢材等上游原材料的价格在上涨,不少厂家都以此“找说法”,证明车价下降空间已经很小,但实际上这种影响与轿车的利润相比非常有限。

  吴先生在一月初买了一辆高档车。当时经销商给他答复是短期内不会再降了。可没想到,不到两个月,车价就降了,而且一下就降了3.5万元,让他对该品牌彻底失去了信心。有消费者说,主机厂和经销商“长期不降价”这个承诺的“有效期”已经缩短到了半年甚至几个月。

  消费饱和

  已经拥有两辆轿车的孙先生对新上市的皇冠车表示出了极大兴趣,但经过再三考虑,他还是放弃了短期内再买新车的打算。“3年内我已经买了两辆新车,而且性能还都不错,卖了可惜,不卖旧车再买辆新车经济能力也不够。另外,今年出的新车也太多了,有点看不过来的感觉了。”

  经销商的话也证明了这一点:“该买车的都买了,不想买的今年也不大可能会出手。”为此有专家分析说,今年国内轿车市场最明显的特点是供大于求。市场供应的品种多、数量多,而市场的容量小、购买少,结果将会导致车越出越多,库存越来越大。

  “市场消化成了大问题。”一位经销商经理说。

  担心售后

  本想买辆经济型轿车的张先生对售后服务这一块吃不准。“听说大的主机厂的维修服务都不错,但我只能买几万元的经济型轿车,他们的售后服务能保障吗?”

  张先生刚拿下车本,钱又不多,车对他而言,只是喜欢,机器性能几乎不懂。“我的财力决定我只能买经济型轿车,而且我是新手,开都开不好,难免会出现毛病,假使汽车出现的任何一点儿小毛病我只能找专业维修人员来解决,到那时我的钱会不会大部分都给了修理厂。”

  张先生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他的几个有车的朋友都跟他说过:买车时做上帝,修车时当孙子。

  油价高企

  连续走高的油价彻底打消了王小姐买车的念头。“买车是为了满足我的购车欲望和方便我的出行,既然油价只涨不降,那我干脆不买车了。”

  经过最近一次调整,北京的油价终于摸到了4元大关。在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记者采访了几位正在看车的人,其中一位姓李的先生几乎放弃了准备买车的打算:咬咬牙能买一辆车,但每月六七百元的油费让我承受不起。而陈先生则表示再等等看,为此,陈先生解释道:油价的上涨超过了我的预期,另外燃油税的不确定也让我拿不定主意。

  此外,持币待购的消费者还在观望着:汽车三包法规至今仍没有出台;国家鼓励消费者购买小排量、低排放汽车的政策依然不明确;还有燃油税何时出台等等。

太平洋汽车网官方热线
服务时间: 9:00-18:00
400-675-5177
了解本地现车情况、最新优惠、教你如何选车、砍价......
文章收藏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