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的逆生长 全网首测全新一代飞度

2021-12-13 16:51:09 作者:问答叫兽
软萌可爱的外观

我们记忆中的飞度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有两个名字,一个是飞度,耐用省油,神奇的大空,承载了很多家庭最简单的梦想;另一款名为GK5和L15B的发动机很好地说明了买发动机送人的真正意义。它承载着年轻人的激情和张扬。但GK5这个名字即将成为历史,它的继任者就是我们今天测试的GR9和GS1,也就是第四代本田飞度。

我们这次有两款测试车,其中一款是Sport潮跑Pro,也就是普通版,代号为GR9,以下简称Sport车型;另一款是本田全新尝试的Crosstar超越Max,这是一款跨界车型,代号GS1,以下简称Crosstar车型。本文将重点介绍容量更大的Sport模型,文末还会有Crosstar模型的介绍和测试结果。事实上,随着消费升级,以飞度、POLO、Vios等车型为代表的小型车市场严重萎缩。这个时候飞度能给我们带来跨界车型,真的是难能可贵。

飞度在很多广东人口中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师傅车,意思是家庭主妇车。产品定位方面没有问题,但从外观来看,第三代飞度方方正正,棱角分明,更受男性用户青睐。飞度达第四代应该更受小姑娘欢迎。但即使变得可爱,广汽本田也不打算放弃平民超跑的身份。车身的许多夸张包围圈正在向你传递一个信息:它仍然可以主宰赛道。

第一次看到第四代飞度,不禁想起了经典昵称“大眼”。看来本田对这萌萌的样子情有独钟。远近一体式LED大灯不是这个档次常见的配置。而且测试车不仅有自动大灯,还支持自适应远近光功能,但这些配置不应该出现在低配车型上。

第四代飞度依然采用目前车型的平台。从车身尺寸来看,两代车型轴距为2530mm,长宽变化不明显,但第四代飞度明显更高,Sport车型长12mm,Crosstar车型长42mm。

对于第四代飞度全新的设计,不同的人其实有不同的看法。我同事里面一个钢铁直男兼司机说他比较喜欢GK5的外观,动力更强,更适合改装成赛车。但是,我更喜欢这种全新的设计,对人和动物无害,柔软可爱。这种风格给了丈夫说服妻子买车的借口。“你想要什么聪明?本田不香吗?”

经济实用型内饰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外观的影响,但是我觉得这个新的内饰设计还是挺可爱的。整体内饰以黑色为主调,简约但层次感好,两侧水杯架和座椅上都有彩色条纹,让内饰看起来更加活泼。这些材料也表现良好。虽然只是普通塑料,但细腻的质感看起来很有质感。

优秀的视觉是每个坐在第四代飞度上的人都忍不住称赞的地方。中控台向前延伸很长,仪表盘上方没有明显凸起。你感觉前面有一张桌子,视野通畅。a柱一点都不厚,前面还有一个大大的三角窗,让你的视野非常开阔。

也许正是这个双辐方向盘让内饰看起来像萌萌。方向盘视觉效果和抓地力非常好,支持四向调节。但是有一个问题我没想到。双辐方向盘让你很难瞬间分辨正反。当然,正常驾驶时,没有问题。然而,当低速行驶时,尤其是倒车入库时,人们偶尔会犹豫。希望大家停车后有一个正确转动方向盘的好习惯,否则下次很可能会出现问题。

7英寸液晶仪表的绝对值备受好评。界面简洁,显示效果出乎意料的细腻,显示内容丰富。仪表上可以显示自适应巡航,画面非常详细。转向灯等细节做得很好。

我们的车应该是Sport的顶配车型,但是中控还是只有一个收音机,但是目前所有的车型都只有一个收音机,所以这样的配置并不奇怪。后面提到的Crosstar机型中控上有一个彩色触摸屏,最大的优点就是支持蓝牙和CarLife。

原来的内外循环杠杆被取消了,让人莫名其妙地怀念。虽然配备了屏幕,但仍然是单区手动空调节。优点是旋钮的质感真的很好,看起来也很高档。

第四代飞度的配置还是不高。毕竟价格摆在那里,8.18万元的预售价格除了手动变速箱车型外,和现金基本一致。但是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成本控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第四代飞度内饰的质感和高级感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加入了本田S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ENSING系统。

空间魔术师名不虚传

本田有很多标签,其中空房的魔术师就是一个。在同样的车身尺寸下,本田总有办法打造出更多空的房间。Fit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小型车呢?储物空房间同样丰富,骑行空房间只能用越级来形容。

飞度的乘坐空在同级别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的确,对于小型车来说,两拳以上的腿空绝对是越级的表现。

空出风口的水杯架和上下分层的手套箱是第二代飞度上最早出现的设计。第三代飞度也叫GK5,由于某种原因进行了简化,在主驾驶左侧出风口只留了一个水杯架。现在这些设计又回来了,当然要表扬。

这款Sport车型的后排座椅仅支持整体倾斜,并没有配备魔术座椅,但在这个级别上,空之间的表现已经令人满意。

Crosstar车型简介

Crosstar车型是第四代飞度的全新尝试,外观风格与Sport车型截然不同。在细节设计上,中网、前后包围圈等也有明显区别。最明显的是车辆底部的一圈黑色护杠。

Sport的黑色蜂窝网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设计,而Crosstar的横幅网则与海外车型保持一致。

两个不同版本的轮胎也不一样。Crosstar使用邓禄普的绿色节能轮胎,而Sport则使用普利司通的舒适轮胎。此外,两套轮胎的扁平率也不同。

两车内饰差异很小,设计也差不多,但Crosstar车型的整体配置要比Sport车型高很多。根据之前Fit模型的配置和分布,这个Crosstar模型应该是整个系统的顶层模型。

动力性退步/经济性依旧出色

电力系统

第四代飞度依然采用1.5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和扭矩与目前的飞度一致,但代号改为L15BU,满足国六排放。

驾驶体验

第四代飞度依然是轻松轻快的驾驶风格。起步阶段油门设定相对敏感,车辆轻点即可给出正反馈。速度上来后,油门踏板的设置非常均匀,线性,很容易控制。相对来说,时速20公里的拥堵路况会让驾驶员觉得油门有点太灵敏,操控不太精准,但使用本田标志性的ECON模式可以缓解这一点。

当前飞度上的L15B发动机是众所周知的。它有足够的动力和出色的燃油经济性。说到第四代飞度,它升级了排放,这必然会给驾驶体验带来一些改变。直观的感觉就是比现在的模型动量小,更加的沉稳柔和。当然,这与第四代飞度的服务质量提升有关。说到发动机本身的动力,它的输出多在中后期。比如5000转后的爆发力比较好,而低扭矩不是它擅长的。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日常驾驶中经常使用3000转左右的速度范围。

更换后,飞度将不再提供手动变速箱可供选择,但好消息是,这款CVT变速箱绝不是无聊和佛系的代名词。任何时候,只要深踩油门踏板,就能及时改变速比,主动响应驾驶员指令。此外,我们测试的Sport车型甚至提供了换挡拨片和模拟档位,但在我看来,这一举措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提供了更强的发动机制动,足以应对自动模式下日常驾驶的各种场景。至于平顺性,除了从N挡起步到D挡会有轻微冲击外,无可指责。

第四代飞度的转向手感设定一致,随速度变化感不强。这样一来,它在低速时并不轻便,在高速时也不会感觉到太大的阻尼。车身小巧,指向性好,穿梭在车流中非常灵活灵动。转向器搭配适度的扶正力,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

第四代飞度在配置上的提升也体现在主动安全上。它的中高配车型都有一系列辅助驾驶功能,包括ACC自适应巡航、LKA车道主动维护和前防撞系统。实际上,ACC支持30km/h以上起步,前车的距离控制得很好,但在某些情况下,刹车介入有点突然。LKA功能完全独立于ACC,即无需激活主动巡航即可应用车道居中。它将在70公里/小时以上开启主动转向干预,以保持车辆在车道中心行驶。转向干预更自然,车道线识别更准确,但合并车道后重新干预的时间稍长。但是,一般来说,这种配置很少应用到这个价位的汽车上。

驾驶第四代飞度时,最大的好感不是来自动力系统或底盘,而是来自你面前非常清晰的前挡风玻璃。此外,巧妙的a柱设计也能大大减少两侧盲区,可以说是实用又美观。

加速试验

由于本次测试涉及两种不同的车型,我们将在接下来的测试环节中解释这两款车的测试结果和差异。

在加速测试中,我们使用S挡,关闭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在这种模式下,车辆可以以2200转/分的速度启动,整个过程非常稳定。加速可以一蹴而就,0-100公里/小时的过程会经历两次降速,类似于一个步进式变速箱的换挡过程。最终两款车的成绩非常接近,Sport 10.55秒,Crosstar 10.72秒。这个水平真的不慢,即使是同级,也还是处于不错的水平。然而,与当前Fit的实际8.67秒相比,回归是明显的。原因是新车的增重是一方面,我们推测与排放升级有关。

运动模型结果

交叉表模型结果

在加速过程中,两辆车取得了同样的效果。简而言之,他们的40-80公里/小时性能更好,主要是由于快速响应变速箱。但80-120km/h相对一般,进一步印证了加速性能下降的事实。

油耗测试

油耗测试中,两车采用同一路线交替行驶,全程开启ECON模式,开启空压缩机,使用3进行防风。行驶103.2公里后,两车实现了相同的油耗,均为6.3L/100km。事实上,运动和Crosstar车型的工信部油耗完全一样,说明后者的高车身对油耗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舒适性提升/隔音仍是短板

表演

相比现款,底盘最大的提升自然是驾驶舒适性。优化路面小颠簸非常明显。如今在路上行驶,对路面本身的平整度不敏感,品质感明显提升。面对减速带等较大波动,低速时仍有一定的灵活感。但受限于水平,通过减速带以稍快的速度仍能清晰感受到底盘的冲击力和跳跃感,尤其是后悬架。

一方面,与现款相比,新款飞度有一定的提升,比如发动机噪音的隔绝,但整体效果确实有限。核心问题是对环境噪声的抑制不好,这是整个车厢的因素。事实上,这款车的单一噪声源在高速行驶或急加速条件下并不突出,但来自四面八方的混合声音会造成不好的体验。

Crosstar车型的驾驶体验有什么不同?

Crosstar车型的车身高度比Sport车型高30mm,几乎是通过底盘高度来实现的,相应的悬挂行程也略有增加。由于各种变化,底盘更加柔软舒适。要描述潮越版,需要完善我之前对第四代飞度整体舒适度的评价。当然,这些变化也会略微影响悬架对车身的支撑,但在日常驾驶中,显然是可以更清晰感知到的好处。所以定位相对较高的Crosstar车型日常驾驶体验在Sport车型之上,是值得额外花费的。

噪声试验

实测噪声值基本印证了之前的噪声感受,可以看到动态噪声的几项,尤其是Crosstar模型,都超过了推荐值。根据实际经验,当车辆达到100公里/小时时,车内噪音已经明显影响了乘客之间的交流,而在120公里/小时时,无论是听音乐还是说话,都需要刻意提高音量。

Sport车型支撑性更好

制动试验

虽然两款飞度套装采用了完全不同的轮胎,但经过实际测量,它们在100-0km/h时的制动性能非常接近,Sport为41.53米,Crosstar为41.56米,都属于同级主流水平。在测试过程中,可以明显感觉到ABS系统已完全启动,这表明轮胎抓地力限制了性能。

运动模型结果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视频频道

交叉表模型结果

更多精彩视频,均在车载家庭视频频道。

与同级别相比,第四代飞度无论加速还是刹车性能,都没有落后于同级别,甚至还算不错。但是和我自己相比,特别是动力方面,确实有很大的退步,没有之前压倒性的优势。Sport和Crosstar在加速和制动性能上没有太大区别。

绕桩试验

根据司机描述,第四代飞度在卷桩时会有明显的车身侧倾,极限不高。但是总的来说,它的可控性很好,而且很容易使用。车尾的设置比较沉稳,会刻意抬高节奏来挑逗后面的神经。两车的区别主要在悬架支撑上。Crosstar车型无疑是比较明显的一款,但即便如此,这款车的底盘响应和跟踪水平依然能给高分,空挡调整也让日常使用更加方便。

穆斯试验

根据司机的描述,这两款车在麋鹿测试中也得到了低但可控的评价。虽然Crosstar的身体比较高,但是身体感觉的差异不会太大。只有在实际测试中才会发现,较大的侧倾和较长的弹簧压缩回弹时间会对性能产生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影响麋鹿性能的主要因素是轮胎。毕竟这两款车的宽度都是185mmm,能贡献的抓地力非常有限。

更多精彩视频,均在车载家庭视频频道。

更多精彩视频,均在车载家庭视频频道。

全文摘要

其实对于飞度来说,第四代在设计层面是一种回归,更倾向于第二元素的外观,就像是对前两代车的致敬。经过详细的驾驶和测试,我们也发现第四代飞度不再强化运动属性,从而将整个产品聚焦在实用、舒适、精致的布局上。当然,从第一代开始,飞度就有着最高的空房间利用率,精致的收纳空房间设计,优秀的经济性,这些从未改变。随着产品方向的调整和一些属性的回归,相信第四代飞度能够收获更多的消费者。

相关链接

热门阅读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