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夜间安全驾驶

2023-04-23 09:09:25 作者:蔡金盛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已经四通八达,夜间选择高速公路既快捷又安全。因为高速公路是全封闭的立交,中间有安全隔离设施,可以有效遮挡其他车的灯光,而其他道路存在很多不利因素和安全隐患。国内外交通事故统计表明,夜间交通事故率一般比白天高1~1.5倍。所以夜间驾驶是一项驾驶技术的综合技能。它不仅要求车辆有良好的照明设备,还要求驾驶员有充沛的精力。他还必须了解夜间驾驶,并有能力处理各种交通状况。因此,需要了解夜间行车的特点和规律,以保证夜间行车的安全,如图3-22所示。

1.照明是夜间安全行车的保障。

司机在夜间主要靠大灯获取信息,所以在开夜车前一定要检查照明设施是否齐全完好。如果大灯亮度不够,更换老化灯泡;检查远光灯和近光灯的变光性能。

(近光灯应在30m的距离照射,远光灯应在100m的距离照射)。如有问题,及时修复;检查大灯、小灯、尾灯、转向灯、刹车灯、双闪灯等。这些灯对于夜间安全驾驶非常重要,一定不能马虎。除了灯,还应该检查轮胎,尤其是备胎的气压是否正常。因为晚上开车不容易在路上发现尖锐物,轮胎容易受伤,晚上敲轮胎修理店的门很可能很贵;检查挡风玻璃和灯罩是否清洁,清洗系统储水箱中的水位,水嘴的喷射角度和雨刮器工作是否正常。夏夜高速行驶时,很多虫子撞到玻璃上,大大影响视线,需要经常喷水清洗。

此外,还必须带上常用的修理工具和用品,如螺丝刀、活动扳手、绝缘胶带、轮胎扳手、千斤顶、手电筒、停车警示牌等。如果晚上跑长途,白天要多休息,这样晚上才能精力充沛。最好带上浓茶和咖啡,提神饮料,清凉油和风油精,还有两瓶水和毛巾。一旦犯困,用湿毛巾擦脸可以有效缓解睡意。

2.夜灯的正确使用

它具有照明和信号的双重功能,所以正确使用照明对保证夜间行车安全至关重要。一般车速在30km/h以上时要用远光灯,但市区要用近光灯,照明条件好的郊区道路也要用近光灯,防止影响对方视线;在市区内通过路口时,离路口100m的距离要反复变换。

唤醒车辆和行人。通过高速公路路口时,灯间距应在150m处改变,以提醒路口左右方向来来往往的车辆。也可以短暂关闭大灯,观察路口一段时间内是否有灯光以及灯光的强弱来判断其他车辆与路口的距离,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上坡到坡顶时,换灯示意对方;下坡时使用远光灯,增加视距;当通过一个弯道时,你应该提前改变信号灯。连续转弯时,应增加变距灯的使用,并注意弯道尽头是否有灯。保持警惕,谨防突发情况。

超车时,关闭远光灯,在距离迎面来车150m处使用近光灯。当对方车不关闭远光灯时,你要立即连续变灯示意对方车关闭远光灯,在两车车头不对的情况下,立即打开远光灯。在窄桥、窄路等危险路段与非机动车交叉时,也要换近光灯,不能换远光灯。

3.夜间道路的识别与判断

由于灯光的照射范围和亮度有限,能见度只有白天的1/8,所以夜间的路况大多靠经验判断。比如汽车上坡或驶入松软路面时,速度会逐渐变慢,动力不足;下坡行驶或驶离松软路面时,车速会自动提高,动力充沛。当灯距由远到近变化时,表示汽车正在接近或行驶上坡、急转弯或到达起伏坡道的山谷路段;当照明距离由近到远变化时,表示汽车在下坡或由陡坡到缓坡,由坡道到平坦道路或由弯道到直线;灯光离开路面,说明前方可能有急转弯,上坡已经到坡顶,或者路面可能有大坑或塌陷;灯从马路移到路边,表示前方有一般的转弯。当你进入一个连续的弯道时,灯从路的一边扫向另一边。

开车时发现前面的路上有影子,接近时影子逐渐消失,说明路上有一个浅坑;如果阴影没有消失,说明路面有很大的坑洞,或者路面挖了沟。因为大灯的直射,路面凸起的部分变亮,凹陷的部分变暗。一般光线照射路面的颜色规律是,白色是水,黑色是泥或坑,灰色是路。掌握上述灯光和路面的变化规律,可以正确观察、判断和处理夜间路面情况。

今天,小编介绍了如何在夜间安全驾驶。以上信息你都背下来了吗?希望你能在日常用车方面有所帮助。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

    本文导航
    热门文章
    TOP推荐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