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会受怎样处罚呢

2023-06-30 15:34:54 作者:蔡金盛
肇事逃逸交通事故是指机动车驾驶人在交通事故发生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致使交通事故造成的民事、刑事和行政责任无法确定的行为,以及目的是推卸和逃避责任。那么,肇事逃逸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探究竟。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相关资料吧。

1.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以罚款,吊销驾驶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条的有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处以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身不再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签发地机动车管理所将终身不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在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

二是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肇事逃逸是对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案件。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交通事故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逃跑者死亡,将被处以7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相关法律依据: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规定: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领取机动车驾驶证。本规定是对交通事故逃逸人员的行政处罚。他们的驾照将被吊销,无论他们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如何,他们将终生无法重新获得驾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二条规定:

交通事故后一方逃逸的,由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但有证据证明对方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这里所说的“责任”是指民事责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赔偿责任。法律将这种责任定义为推定过错责任。由于当事人逃逸,事故现场被毁,交管部门难以确定事故责任。首先,推定他有过错,对事故负全部责任。如果他有证据证明对方也有过错,可以减轻他的责任。这方面也增加了逃犯的举证责任。

交通肇事逃逸在法律上的处罚相当严厉,交通肇事逃逸在法律上有严格的认定条件。因此,当发生交通事故时,一定要及时报警,不要逃避法律责任。逃避法律责任的处罚更重。更多资讯,请关注。律师在线为您解答。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

    本文导航
    TOP推荐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