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

李书福为解决交通堵塞 研发双体车曝光

2010-10-22 09:51:38 来源: PCauto 作者:zhangnuo
手机看

  

李书福为解决交通堵塞 研发双体车独家曝光

 

  最近,吉利一款双体概念车完整曝光,其标新立异的外形和与众不同的内部结构,带来了一系列的概念突破。双体车项目3年前,在浙江的吉利研究院开始启动,由李书福和赵福全等领导层亲自挂帅,大张旗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全面展开。

  所谓双体车,包括两个左右并列设置的单体车,即主单体车和从单体车。主单体车和从单体车能够完全分离,且独立运行。

  

李书福为解决交通堵塞 研发双体车独家曝光

 

  两个单体车都由车体、前、后轮,以及主从电控系统组成。主车与从车之间,通过一个机械联接机构固定在一起。固定后,主电控系统与从电控系统,能通过一个电子联接机构,采用有线或无线通讯方式相联系,由主电控系统控制从电控系统,实现整车运行。

  而在分体状态下,两辆单体车可以分别驾驶,常规四轮车辆难以通过狭窄通道,导致的交通堵塞、停车不便等一系列问题,都迎刃而解。或许在国防、货运、娱乐等领域,还有更多有待开发的用途。

  

双体车正面

 

  主要难点是解决双体车车身之间,车室内与外界密封的问题。该密封结构,包括位于主车体结合面上的凹槽,以及凹槽内带空腔的密封条。在密封条上,设计有跟空腔相连通的气门组件。当空腔内充满气体时,密封条能够分别抵靠在凹槽和从车结合面上,并形成密封。当空腔内气体被排出后,密封条能够收缩至凹槽内。具有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使用方便等优点。

  

双体车正后面

 

  每个单体车都有独立的悬架系统。前后悬架,分别设置在单体车的车身,与前后轮之间。前悬架,包括设置在前轮一侧的转向节、摆臂和缓冲机构。转向节的上端与车身相铰接,下端与前轮的轮毂相联,当转向节转向时,能带动前轮转向。摆臂的一端与转向节的下端相铰接,另一端与车身相铰接。缓冲机构则联接在车身与摆臂之间。后悬包括设置在后轮一侧的摆臂和缓冲机构,摆臂的一端与后轮轮轴相铰接,另一端与车身相铰接。缓冲机构的下端与摆臂中部相铰接,上端与车身相铰接。总体结构简单,利于双体车的快速拆分。此外,为了解决了现有的双体车可倾斜悬架系统,弯道行驶时稳定性差且结构复杂、成本高等问题。吉利双体车,在每个单体车的车身与前轮、后轮之间,分别采用能升降的液压式悬架。在中央控制器上,安装了可测量每个单体车的车身倾角,及侧向加速度的传感器。前后的液压式悬架,均与一个控制两者同时工作,并使该单体车相对于地面升降的,单侧液压控制机构相联。该液压控制机构,由中央控制器直接控制。

  双体车的稳定杆

  为了提升联体后的车身刚度,增加车顶的耐压强度。双体车的顶部,采用了四条纵置、三条横置的稳定杆,作为加强梁。横置的稳定杆,需要解决分离和连接问题。双体车的稳定杆,由杆体一和杆体二组成。在杆体一的一端和杆体二的一端,设有一对可拆卸且周向固定的连接装置,提供牢固的连接、而且拆卸方便。

  

单体车

 

  双体车的自动连接与固定装置

  双体车自动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主车侧部的连接轴,和设置在从车侧部的锁定机构。当主车和从车,移动至合并位置时,连接轴与锁定机构对接,然后锁定机构将连接轴锁定。接下来,固定装置开始起作用。固定在主车侧部的第一连接件,和固定在从车侧部的第二连接件合并。两个连接件之间通过凹凸结构相卡接,在定位后,实现稳定可靠的高强度锁定。

  

双体车侧面

 

  双体车的辅助轮机构

  为了解决单体车在低速时平衡性和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单体车的车身下部设置了辅助轮机构。本辅助轮机构,包括轮架和两个辅助轮。两个辅助轮设置在轮架上,分别位于单体车的后轮两侧。同时设计了,带动轮架相对于单体车身升降的升降驱动结构,能够随着车速的变化来自动控制辅助轮的升降,具有智能性和可调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单体车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双体车的无线通信装置和主从式驾驶系统

  无线通信装置主要是解决了两个单体车合并后,信号通信困难的问题。该通信系统设置,包括设置在主车上的信号发射器,和设置在从单体车上的信号接收器。信号发射器与主车上的主控制器相联,将无线控制信号发射出去。信号接收器与从车上的从控制器相联,接收主车发出的控制信号。主从式驾驶系统,包括设置在单体车上,能在分体状态下,独立控制单体车运行的,主、从两套的电控式驾驶。当主车和从车,合并为可正常工作的双体车时,主驾驶系统和从驾驶系统,分别产生一个合体触发握手信号,从而实现联接。主驾驶系统控制从驾驶系统,实现整车的驾驶控制。

  双体车的转向机构

  以前的双体车方案中,单体车的横向空间有限,即使主车和从车,分别布置了转向器,转向拉杆长度也有限,无法适应合并后的双体车。吉利的双体车转向机构,包括两套分别设置在单体车上,可以独立工作的单车转向机构。当两个单体车合并时,两套转向机构联接在一起。主车的转向机构,能控制从车转向机构。从而实现协同工作,结构简单,操控便捷。

  双体车的车灯和后视镜

  双体车的车灯,有两套相对独立的控制系统。在分体状态下,能够自主控制主车或从车的左右车灯组件。在主车控制器和从车控制器上,还联接有主控输入装置和从控输入装置。主车和从车合体之后,主控制器与从控制器相联,分别产生一个合体触发握手信号,从而使主控制器屏蔽从控制器的控制功能,可以同时控制主车灯和从车灯的工作。原来主车的右车灯组件,以及从车的左车灯组件,从此关闭。为了解决双体车需要额外加装内后视镜的问题,吉利在两个单体车合并侧,分别设置了外后视镜。两个外后视镜,结构对称,通过调整其上的调位机构,触发外后视镜上的定位锁紧机构,合二为一,成为组合式内后视镜。

  综上所述,吉利的双体车结构原理,并不像表面显示的那么简单,需要攻克一系列的技术难关。而吉利集团对该项目是关注的,多名领导挂帅,投入不少精力。系统现已经初步成型,或许在明年的车展中,就会公开亮相。虽然吉利双体车短期内,不可能量产,取得经济效益,但吉利或许会利用相关的研发成果,开发三体车、四体车等等,甚至进一步演化出更先进的串联式单体列车组,从而在主从控制和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独辟蹊径,有所成就。(文/新浪汽车)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

    302 Found

    302 Found


    Powered by Tengine
    tengine
    相关车系 申请车贷
    经销商报价:
    暂无信息
    官方指导价:
    暂无信息
    分 期 购 车:
    畅享超低利息>>
    获取底价 试驾 置换
    同级别车型优惠推荐

      华润现代5.21相约有礼两小时厂家直销

      参与品牌:现代

      微信/浏览器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报名更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