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车谈 | 马斯克密会大众CEO,G350加价50万?

2020-09-12 00:10:18 作者:王晓莉
新闻速递
1
马斯克密会大众CEO迪斯,外媒报道特斯拉和大众结盟了,后被迪斯否认。
2
李斌:第二代换电站将在明年开始部署,计划3年建1000个换电站。
3
东风雷诺完成股权转让工作,雷诺在国内乘用车领域已名存实亡。
4
北汽欲增持戴姆勒股份至9.99%,超越吉利成为第一大股东。相关负责人回应:并不知情。
5
海马汽车公布8月产销数据,轿车销量竟然为0,有新车上市的海马还没被“救市”吗?
6
宁德时代与长安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布局智能网联和智慧能源生态。
7
听说奔驰G350加价50万可提现车,这最贵的2.0T你能接受吗?
乌龙了?马斯克密会大众CEO迪斯,外媒曝特斯拉和大众结盟了,随即被迪斯否认

  ♦ 事件回顾:9月初,特斯拉CEO马斯克曾对德国进行了为期3天的访问考察,此次考察除了为在德国建设超级工厂“铺路”以外,马斯克还特意在考察结束的最后一天,专门抽时间会见了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并且,马斯克还亲自试驾了ID.3,以及参观了ID.4。据外媒爆料,在两位CEO的推动下,特斯拉会与大众集团在汽车电气化领域确立不可思议的盟友地位。

一周车谈 | 马斯克密会迪斯,加价50万提车你咋看 9月7日,迪斯在他的Linkedin主页上发布澄清:我们只是试驾了ID.3,并且聊了聊,没有交易或合作正在酝酿中。

  ♦ 详情解码:

  1)吃瓜群众表示不解:明明是竞争关系,却又愿意分享信息,迪斯和马斯克是如何做到的?
  自从特斯拉崛起后,其实传统车企巨头与造车新势力之间的博弈就未停止。而且在大众宣布“押注”电气化转型后,理应,特斯拉就成为了大众集团最大的竞争对手,比如保时捷Taycan的目标就是向着Model S而去的,而奥迪也专门成立了“T小组”研究如何竞争特斯拉。
  何况目前,特斯拉还直接在德国建了个超级工厂,按理说大众更应该“提防”点儿才是,咋还会让马斯克毫无保留地试驾ID.3、并参观了ID.4呢?这波操作,让吃瓜群众表示不太理解。

一周车谈 | 马斯克密会迪斯,加价50万提车你咋看 这是在微博上曝光的马斯克正在试驾ID.3的视频,马斯克对其的评价非常乐观,表示ID.3的转向性能相当不错。

  其实,迪斯和马斯克的私交是非常不错的,两人还经常少不了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进行“商业互捧”。比如,马斯克经常点赞迪斯是推动大众电动化工作的第一人;而迪斯更是会公开称赞特斯拉,称“在未来五到十年时间内,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应该是出行公司,那将是特斯拉、苹果和大众,马斯克和特斯拉做成了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一周车谈 | 马斯克密会迪斯,加价50万提车你咋看 迪斯经常会在社交网络上与马斯克互动,并称赞特斯拉“深得我心”。

  所以当马斯克密会迪斯,迪斯也拿出了还未上市的ID.3给马斯克试驾,一来表示对竞争对手的尊敬,而另一方面我们也能看到迪斯与马斯克的互动确实出于真心,或许对于迪斯本人来说,他是希望能够借助特斯拉来拉动大众集团电气化的转型。

  不过对于此次密会的细节以及马斯克对ID系列的详细“评测”,目前均没有任何信息流出。

  2)为何纷纷猜测两者会有合作,这“无稽之谈”哪来的?
  在两人密会之后,外媒便猜测特斯拉会与大众集团在汽车电气化领域结盟,其实这并非空穴来风,除了迪斯与马斯克两人私交关系甚好以外,种种猜测皆因此前大众推迟交付首款纯电动车ID.3,尽管官方否认了是因为其软件系统的问题,但外界仍认为迪斯可能会借机向马斯克讨教如何打造企业的软件能力。所以,当两人会面,马斯克又亲自试驾了新车,也就有了此次“结盟”的猜测。

大众ID.3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

  关于ID.3推迟交付这件事,最早提及猜测的是德国财经媒体《经理人杂志》在今年2月的一篇《74号大厅的对决》文章。74号大厅是狼堡总部的一间会议室,曾经一场关于ID.3的讨论引起了该媒体重视,出席的人员包括大众研发主管Frank Weisch、数字总监Christian Senger、负责电动汽车的Thomas Ulrich和供应商的领导、以及迪斯也亲自出面。其中一名工程师就匿名表示,ID.3可能延期。
  此后,德国《明镜周刊》5月24日报道,ID.3将按时上市,不过预定配置的软件功能可能会被削减。随后大众新闻发言人回应,ID.3“配置了必要的功能”,但不能公开具体配置和功能。

一周车谈 | 马斯克密会迪斯,加价50万提车你咋看 大众汽车澄清“软件问题”实属谣言,并表示大众汽车首先生产硬件,然后更新软件。

  到目前为止,针对软件系统存在问题的说法,大众都曾在不同场合予以了否认。但在智能方面的开发,大众面临的仍是一场挑战。

  对于大众的电气化转型,迪斯此前可是立下过“军令状”的,按照他之前公布的计划,2020年的电动车销售目标是10万辆ID.3。而随着ID.3的投产,以及ID系列车型的规划情况,大众汽车的电动化产品布局基本成型。不过,究竟选择何种方式来提升软实力,类似大众这样的传统车企还有更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所以,对于“合作”,我们猜测,或许也是落花有情而流水无意。

李斌:第二代换电站将在明年开始部署,计划3年建1000个换电站

  ♦事件回顾:在202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提出,家装充电与换电、移动换电在全局比例上是高效的,明年将部署第二代技术的换电站,未来3年内将持续完成在全国建立 1000 个换电站的目标。

  ♦ 详情解码:
  1)第二代技术的换电站做了哪些改进?
  换电是蔚来的标志。按照官方的说法,目前换电渗透率已高达48.7% ,直白点说就是有一半以上的蔚来车主都换过电,而且他们对于换电的接受度非常高。而第二代技术的换电站,这是经过近40万次换电后,蔚来反复复盘推出的新技术。和第一代换电站相比,有如下技术做了更新:

 
 
会有这些不同
1
第二代技术的换电站不会再有车辆举升的过程,车主不用下车就可以直接在车里等,这改善了恶劣天气下的换电体验。
2
换电的响应时间会更短:旧电池更换下来后将直接由传送带把电池传送到右侧的回收机器上,而与此同时,新电池将从车辆左侧传送到车辆底部进行安装,更换电池效率将大幅度提升。
3
目前,蔚来体系里有70kWh、84kWh以及将在年底上市的100kWh等三种电池组规格,第二代换电站将可以全部兼容。而相对来说,目前的第一代换电站还只是绝大部分站点会有84 kwh的电池组,蔚来还在努力根据大数据的分析来做供需平衡。(猜测:目前蔚来app里的租用服务还只能选择70kWh,可能和换电站还未普及84 kwh的电池组有关。)
4
新的换电站应该会设置休息室,方便车主歇脚喝杯茶。

  2)第二代技术的换电站是以高速公路为主,还是城市为主?
  关于第二代技术换电站的布局,蔚来会根据大数据分析来做优化布局,并不会“一刀切”。也就是说,如果某个城市的需求很多,那么则会在几公里外再新建一个。

  3)淘汰下来的电池如何处理?
  蔚来一般会将淘汰下来的电池做梯次利用:两轮电动自行车模组,供 1 万台车,在 20 个城市运行。不过,衰减到一定程度的退役电池,也会有持有资质的回收企业来做专业处理。

换电站

正式更名,东风雷诺完成股权转让工作,不再涉及整车业务

  ♦事件回顾:根据最新工商注册信息显示,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已经正式更名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工作也正式完成,新公司不再涉及整车业务,其进出口业务调整为仅限货物及技术相关,这也就意味着新公司主要聚焦于现有东风雷诺车型的后续保养工作上。另外,此前出任东风雷诺总裁的葛树文也已不在高管名单之中,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部副部长周昌玲将成为公司新任董事。

  ♦ 详情解码:
  1)一手好牌打稀烂?
  其实早在今年的4月14日,东风雷诺就已经宣布将进行重组,将其持有的50%东风雷诺股份转让给东风汽车,并停止雷诺品牌相关业务活动。而今这次消息,就是完成了股权转让工作。
  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东风雷诺在华经历:
  —— 2013年东风雷诺合资公司成立,由东风与雷诺双方互持股50%。
  —— 2016年2月1日,东风雷诺武汉工厂建成投产,首款车型科雷嘉于当年3月18日正式上市,随后又陆续推出了科雷傲科雷缤两款燃油SUV车型及e诺一款电动SUV车型。
  —— 2020年4月14日东风雷诺宣布重组,直至9月,东风雷诺正式更名。不足七年,雷诺就经历了生死。
  如今看来,投产之初算是东风雷诺最高光的时刻。2016年刚刚起步的东风雷诺当时就能售出3万余台,表现尚好,而且2017年在增速放缓的情况下雷诺销量也陡然攀升到了7.22万台。但是,在市场负增长的2018、2019两年,东风雷诺也免不了深受重创——2018年销量跌至5.01万台,2019年更是仅售出1.86万台。销量猛跌出现了巨额亏损,东风雷诺也由此成为了东风系合资品牌中盈利能力最差的一支。

东风雷诺败走
  究其原因,或许存在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雷诺是错过了最佳入华时机,东风雷诺成了最后布局中国市场的主流合资品牌之一,而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之时选择国产,这相比于早期入华的大众,雷诺在中国市场很容易就会成为相对冷门的小众品牌,以致于在市场认知度、二手车保值率等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其二,科雷嘉科雷傲相比同平台的日产逍客奇骏难以体现优势,并且后者深根市场多年,已经有了非常深厚的根基,而雷诺却又并没能交出更为独到的产品。这在紧凑型SUV市场早几近饱和的红海市场,雷诺算是犯了大忌。
  三是受今年疫情的影响,导致位于武汉的东风雷诺工厂被迫停工,两月间没有一台新车下线。而在3月30日武汉工厂开始复工之际,此时雷诺全球工厂又已陷入停滞。疫情之下,雷诺相继闭了在法国、斯洛文尼亚、摩洛哥、土耳其、葡萄牙、北非以及位于南美的7座工厂,并停止了对印度市场的输出。疫情对东风雷诺的打击也是实情。

东风雷诺败走
  2)退出后,东风雷诺将何去何从?
  雷诺退出之后,东风日产将会继续维系着东风汽车与雷诺-日产联盟间的亲密关系,本次退出也可以看作双方友好协商后的妥善处理。
  而早前,雷诺出资8.5亿元与东风、日产联合成立了易捷特,雷诺选择撤出东风雷诺时,应该会继续与东风在易捷特项目继续合作,加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此外,去年8月,雷诺还增资10亿持入江铃新能源50%的股份,取代江铃成为其最大股东,未来可能会发力共享服务及网约车市场。

曝北汽欲增持戴勒姆股份至9.99%,这将超过吉利成为第一大股东。相关负责人回应:不知情!

  ♦事件回顾:本周有消息爆料,北汽计划通过收购二级市场股票的方式增持戴姆勒集团4.99%的股份,总持股比例将达到9.99%,若增持成功,将超越吉利成为戴姆勒第一大股东。不过对此事件,北汽相关负责人表示:并不知情。

  有此消息的传出,想必也不会空穴来风,毕竟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北汽

  ♦ 详情解码:北汽与戴姆勒向来是互相“觊觎”对方股份,先是有消息称戴姆勒欲将其在北京奔驰的持股比例从49%提升至65%,现在又有消息流出称北汽欲增持戴姆勒股份至9.9%,这就有点意思了。
  早前,北汽就一直想成为戴姆勒集团的第一大股东,不过最终戴姆勒却选择了吉利,北汽只是第三大股东。而当初持股,北汽是以200亿的资金以及出让北京奔驰的股份才得以持股5%。所以如果北汽若增股至第一大股东,那么戴姆勒在北京奔驰的持股比例提升至65%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如果北汽这次再增持4.99%,那么所需要的资金也一定是在两百亿人民币以上,这笔不小的数字也算得上是北汽的一场“豪赌”了。
  对于这一事件,尽管目前暂未被证实,但业内已有了议论:一方观点认为如果最终北汽成功增股,则可以防备戴姆勒对中国市场的觊觎,另外也能获得一些戴姆勒业界领先的技术,同时还能增加在戴姆勒集团中的话语权。而另一方的观点则认为,北汽提升股比例并不会对北汽自身的运营层面有帮助,北汽的发展还是要靠自己解决。

  对此事件,您如何看呢?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什么?你买了辆奔驰大G!这得是什么家庭!

    “今天你刷抖音了吗?”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入围了当代年轻人的行列!虽说在抖音上关于汽车的热点少之又少,但是奔驰大G绝对算是一个!

    不再是糙爷们儿 测试全新一代奔驰G500

    如果给一款车提供40年的时间经费,它会如何用这笔财富呢?有些车利用它从诞生时的默默无闻走到了巅峰;有些车利用它不断寻找自我,起起伏伏;有些车则是用这比财富让自己名留青史,被后人永记。不过今天的主角似乎不太上进,因为它利用这比财富只做了一件事——过好自己的日子,任窗外雨打风吹我自岿然不动。

    经典的传承与进化 实拍2019款奔驰G500

    在硬派越野SUV中,奔驰G级绝对称得上是典范车型,在历经39年大大小小的改款之后,这款奔驰SUV的鼻祖终于在不久前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换代。经典迷人的“方盒子”造型依旧,但细节之处却更加精致。

    坚守与突破的契合 试驾全新一代奔驰G 500

    它早在1979年已问世,至今走过了39个年头,在这期间不断改款却一直未换代,这对于一款车型而言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但它就是这么特立独行,在过去的39年里,不论在哪个时间或者空间,总有那么一大批忠实拥趸对它痴迷至深。即便时间来到了2018年,它依旧还是那个方盒子的经典造型,但同样有着一大帮死忠粉,它就是奔驰G级。

    全新奔驰G级静态体验 传承融合奢华

    奔驰G级一直是越野迷中的图腾,39年来一直维持着方正粗狂的形象,方正的造型已经成为了广大车迷中的经典;而在2018北美车展上,奔驰推出了全新的G级,新车毫无疑问地将经典完完整整地传承了下来,融入的则是奔驰该有的那份雍容华贵。

    奔驰EQB路试曝光!WTLP续航500km/2021年上市

    奔驰EQB曝光

    蔚来到底是不是个只能靠服务的暖男?

    看着人畜无害的,往往浑身都是肌肉

    居然是个“4座”SUV吗?静态体验五菱凯捷

    五菱认为,拥有时间和空间才是“豪华”,五菱凯捷立足于这一点需求,推出的灵活的大空间让你和家人一起享受舒适,平凡且珍贵。

    一汽丰田“汉兰达”或命名陆放 广州车展首发

    一汽丰田将投产全新汉兰达的“姊妹车”,而车型名称或命名为“陆泽”或“陆放”,并有望于11月在广州车展全国首发。

    是破局也是开辟新天地 静态体验上汽荣威iMAX8

    近年来,MPV逐渐往家用车倾斜,时至今天,MPV已经成为了宜家宜商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