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过去说再见 对比哈飞赛豹与奇瑞A516

2007-01-09 09:42:09 来源: 作者:云鹏 王昊

哈飞赛豹奇瑞A516

  自主品牌轿车曾是个让国人十分尴尬的话题。在此前的二十多年间,国家重点扶持的几大合资汽车企业几乎垄断了国内市场,而自主品牌却成了没娘的孩子,只能在夹缝中艰难地求生存,甚至沦为价低质次的代名词。好在面对这几年来汽车消费飞速增长的趋势,有几家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制造商抓住了机会,正在努力完成大企业一直想做却迟迟未付诸实践的事情。也许他们的产品还不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但精神却是令人敬佩的:如果没有这些“黑马”的出现,价格的坚冰永远不会消融,而我们的民族汽车工业也很可能长久沉迷于“国外品牌代工车间”的初级阶段。

  发表完感慨,还是让我们回到主题吧。下面就介绍一下今天出场的两位主角:哈飞赛豹奇瑞A516。邀请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无论从车身形式还是外部尺寸,这二者都比较符合国人对轿车的期望,8万元左右的售价距离老百姓的生活也不是太遥远。对于赛豹,想必各位老读者都比较熟悉了,他是哈飞继微型车路宝之后在轿车领域的又一次勇敢尝试。上市一年半来,他的身影已数次出现在本刊的各种栏目中,并且曾有幸入围《中国2006年度车型》评选的大名单。

  相比之下,奇瑞A5的曝光率似乎低了一些(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一直未能有机会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其实这款车早在2005年春季便以“A21”的临时代号亮相上海车展,搭载2.0升发动机的首款量产车A520于今年初上市,几个月前又追加了一款价格更具杀伤力的1.6型号。由于车名中的A5表示A级平台的5系列,后两位数字则用于区分不同的排气量,因此A516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后者的名字。凭借更低的价格和较好的燃油经济性,上市不久的A516已经迅速取代了师兄A520,晋升为奇瑞中级轿车的销售主力。

  虽然了解汽车的人都懂得综合素质才是客观地评定一部车优劣的正确方式,可在最普通的消费者眼中,好恶往往简单地取决于对外观的第一印象。就这点来说,哈飞的经验显然很值得其他对手借鉴。早在十年前,哈飞就与业内知名的宾尼法瑞纳(Pininfarina)建立了合作关系,经过中意路宝以及其他几款概念车的磨合过程,这家意大利设计工作室已谙熟中国公众的审美取向。因此赛豹身上并未掺杂过多噱头,线条圆润成熟,整体比例也趋于中庸。虽然有部分人提出赛豹的设计不够大胆,殊不知这才是大众化轿车的精妙所在。

哈飞赛豹与奇瑞A516

  自主设计的A5对奇瑞也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毫不留情地说,在此之前奇瑞的产品大多存在“东施效颦”的嫌疑,而经过了八年的沉淀期,A5已基本脱离了简单的模仿阶段。由大众新甲壳虫最早兴起的弧形车顶曲线被巧妙地运用到A5的设计中,配合粗大的横幅进气格栅和一对可爱的大眼睛,给人留下了年轻、亲切的印象。美中不足的是车顶与车尾的衔接稍有些不太协调,刀削般齐平的尾部造型也引来褒贬不一的评价。但无论如何,颇具原创性的造型是值得褒扬的。相信用不了多久,奇瑞便会呈上更加令人刮目相看的优秀作品。

  主导设计思想上的差别不仅决定了二者在造型风格上的显著区别,车厢内更是呈现出完全迥异的氛围。赛豹的仪表台显得中规中矩,中间两个圆形出风口细看起来竟有些喷气机尾部的味道,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哈飞的航空工业背景。内饰采用上深下浅的双色搭配,配合比例恰当的木纹饰板,给人以沉稳的感觉。此外,较高的侧窗下沿有些欧洲车的味道,更重要的是能让驾驶者产生一种深陷于重重保护之中的安全感。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文章收藏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