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测 > 国内试驾 > 一汽汽车评测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试一汽奔腾2.3豪华型

2007-01-19 09:33 作者: 李创 责任编辑: shangfuqiang

  不可否认奔腾和马自达6之间的关系,但作为一款全新的自主品牌车型,一汽轿车消化多年的技术经验和乔治亚罗的大师设计使我们有理由对奔腾充满信心

  时尚外观 值得细细品味

  看到奔腾的实车,对外形的疑虑一扫而光,乔治亚罗勾画出的外形充满时尚和动感。之前看图片,我以为奔腾的外形会比较怪异,其实完全想错了。真车的效果和平面图完全不一样,没有以往自主品牌那种土气的感觉。世界级大师设计的车身外观在充分理解中国人的审美基础上又融入了一汽特有的外观元素。

  外形设计中最精髓的部分是进气格栅和行李厢盖。如果有心的读者仔细观察苏式大红旗和去年在上海车展发布的顶级概念车红旗HQD可以发现。进气格栅中距离紧密的镀铬条绝对算是红旗的传统元素。一汽将这种设计用在奔腾上面,可谓恰如其氛,只不过将红旗HQD上面的垂直镀铬条变成了横向放置。这种一脉传统的血缘关系,就算没有挂“1”字标,也能让人认出来奔腾是一汽出品。虽然车头的大嘴有人说是借鉴了部分高级车的设计,但我认为并不恰当,因为当年的苏式大红旗就有这样的设计,而红旗HQD更是奠定了奔腾进气格栅设计的基础。 
 
  奔腾后行李厢盖上的镀铬横条外形和红旗HQD并不特别接近,但是可以看出他们的设计思路是一致的。所以说,虽然红旗HQD和劳斯莱斯过于相象的外观并不成功,但是它的一些设计元素却得以成功地在奔腾上面得到了运用。

  奔腾的外观整体上非常成熟,一看就是经过深入推敲的工业设计作品。五边形的大灯造型独特,在整个三维立面上都能形成完美的过渡。正面看,庄重大方;侧面看,侵略性十足。奔腾后窗的设计使后车门看起来比通常的车型更大,比较符合商务用车的定位。棱角分明的前后车灯和清晰的线条勾勒出了一个刚劲有力的车身轮廓。前长后短的车身比例营造出了蓄势待发的气势。

  奔腾算是非常耐看的车型,它的外形每一处都精雕细琢,显示出了自主品牌对于外形设计的不同理解。个人认为,在目前国内市场的同级产品中,奔腾的外形设计绝对值得加分。

  内饰具有改进空间

  奔腾座椅的头枕设计富有中国特色,舌形的头枕突起很类似中国人沙发靠垫上的枕巾,这一富有中国元素的设计很有意思。前座头部空间和乘坐空间都颇为充裕,但由于倾斜度较大的A柱的缘故,有明显的压迫感,需要一段的适应时间。坐在驾驶席上,会发现驾驶区域的几乎每个按钮都不是虚位,甚至左侧出风口下面的按钮区域都是满满当当,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表明了奔腾的齐全配置。宽大的后门车窗给后座乘客带来了良好的视野,而后座的空间也对得起商务用车的定位。

  弧形的门把手是内饰中的另一大特色,这次奔腾的门把手充分考虑了人体工程学,在美观的基础上,握感也十分舒服。

  奔腾和马自达6一个模子出来的方向盘和仪表板透露出了两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一汽在奔腾内饰方面的努力。除了方向盘之外,内饰的其它部分都经过较大改动。最体现内饰风格的中控台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虽然布局仍然和马自达6一致,不过颜色和材质都有明显的不同。如果没有开过马自达6的话,相信大多数人对于奔腾的内饰还是会乐于欣赏的。

  其实奔腾的内饰整体上还令人满意,配色和谐,只有局部细节的地方做工不够细致。在部分按钮和某些看不到的部位,材料及颜色和其它部分明显存在差异,不过在这样的价位下,这种小的遗憾还可以接受。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奔腾B70

优点:大量的技术升级和改进,核心技术进行全面优化

缺点:仅仅是配置升级,惊喜不大

热门搜索热门IT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