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GPS手机“热点”之路

2007-12-04 19:10:57 来源: 其他 作者:lidu

  超越导航功能

  早在年初时候“2007是GPS年”的说法便开始在业内盛行,而在手机终端领域,不少业内人士也看好GPS将继拍照、音乐之后成为手机的又一杀手级应用。然而直到岁末年终,随着天语G86等一批国产GPS手机的上市,这个被各方寄予厚望的产品领域才开始显露出峥嵘。

  价格并非真正瓶颈

  事实上,国内消费者对于GPS并不陌生,业内人士普遍认同由于价格居高不下,导致过去6年里GPS及GPS手机在市场表现上始终只是“亮点”而没能成为真正的“热点”。

  早在2001年首创前锋等便开始将GPS手持终端引入国内,2004年时联想、多普达等厂商在各自的高端智能手机上装载了GPS功能,这也是国内最早的GPS导航手机。然而无论是GPS终端或者GPS手机,其动辄三、四千元甚至更高的售价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即便到了2006年,一台GPS终端加上导航地图软件的实际售价也在2000元以上,这一价格甚至高于同时期主流手机的市场均价。

  天语手机市场部经理吴颢却表示,价格只是表面瓶颈,而此前制约GPS手机真正成为热点的原因,主要还在于技术瓶颈、以及厂商在挖掘消费者需求的误差。

  “以往大多数人都只看到GPS或者GPS手机的指路(导航)功能,因此往往把用户定位在有车一族上,但事实上这部分用户主要使用的是前装的GPS设备(注:前装指汽车出厂前已安装的GPS导航设备),瞄准这些用户虽然利润相对丰厚但整体市场空间并不大,难以形成气候。”吴颢认为,GPS手机只是用来指路,比如天语G86,它除了导航功能外更能帮助用户找到指定地点周边的住宿酒店、特色餐厅、停车场等实用信息,因此不管用户是不是有车一族,G86都将是其移动商务和时尚娱乐的利器。

  技术瓶颈则是过去GPS手机始终没能真正火起来的另一个原因。“近几年手机外观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小巧轻薄,但以往GPS模块的体积并不符合这种趋势,因此市场上能看到的GPS手机大多数都是‘大块头’的智能手机。更为重要的是,过去没有专门为手机量身定作的GPS芯片,因此把GPS移植到手机上不但费时费力、也很容易造成系统运行的不稳定。”据吴颢透露,天语G86采用了MTK专门为手机终端量身定作的MT3318GPS模块,在此前的专业媒体评测中,G86在搜星速度、启动时间(TTFF)、功耗等方面在同类产品中均处于领先。“MTK的GPS被世界第一大厂Garmin(高明)采用,技术成熟度比较高,这也是G86选用MTK的GPS模块的一个重要原因。”

  进一步推动市场需要“软硬兼施”

  虽然比先前的期望滞后了不少时间,然而业界对于GPS手机的热切程度并没有因此降低。联发科技(MTK)新闻发言人喻铭铎透露:“MT3318从第三季度开始量产出货以来销售量持续上升。事实上国外像美国、欧洲等地GPS设备增长幅度近几年一直保持在30%左右,而手机作为现代个人信息终端,将在未来成为最主要的GPS设备。”

  但是,喻铭铎同样认为,价格因素并不会是未来推动GPS手机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文章收藏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