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电脑网 | 太平洋游戏网 | 太平洋女性网 | 太平洋亲子网 | PC购物网 网站地图

四张经典SACD/CD碟介绍

[ 07-9-4 14:33 ]  太平洋汽车网  

  赏析四张经典SACD/CD碟

  考虑到SACD在理论和客观上的先进性,一些著名的 Hi-End音响厂家如dcs和Class等厂纷纷加入SACD阵营并推出自己的产品。随着SACD硬件的进一步深入民间,全球如百代、环球、EMI、维真等几大唱片公司均加快了SACD碟推出的步伐,而一些中小型发烧录音公司如FIM、 Opus3、Delos、等已有众多SACD碟上市,最近几个月来软件市场上的高质素SACD碟骤然增多起来。而相对地,DVD-Audio软件不但雷声小,雨点也小,面对SACD软件的强烈攻势,DVD-Audio仿佛已偃旗息鼓。

   由于笔者一直以来对SACD持肯定态度,自己也添置了一台索尼双声道SACD唱机SCD-555ES,因此对现在市面上的SACD碟抱有相当浓厚的兴趣。SACD的技术理论说来非常惊人,但要制作出声音质素超群的SACD软件 (硬件也一样)不但要依靠制作者的技术经验,同时热诚也十分重要,事实也证明,现在市面上几百张SACD碟并不是每一张都十分靓声,有些碟片的质素较为普通。下文介绍的4张SACD软件不论是音效或是意境均可称得上SACD的代表作,有兴趣的读者不妨细读本文。

  1.夏韶声《谙2》(碟号:SAMD 071201/出版公司: Sony Music)

  作为DSD开创者索尼在积极开发SACD硬件的同时还积极与跨国唱片公司联手推出一系列爵土、流行曲和古典 SACD软件,索尼在前两个月推出重新翻制的第一批限量版全球中文歌曲SACD碟(据说第二批中文歌曲SACD碟已推出),其中有大家耳熟能详的《谙2》、《林子祥》、《徐小凤》、《审死官》等,这些碟中包含有经过DSD方式处理的普通CD和SACD各一张,以买一送一方式发行,其用意是让购买者能作直接比较两种制式的优劣性。索尼这批 SACD碟是由美国纽约著名的Sony Music Studios以先进的DSD技术翻录,并在美国索尼DADC厂制模压碟,质素不低,但在售价上它们与常见美版SACD碟基本一样,都是200多元,非常超值。

  在这批软件中,最令笔者印象深刻的碟片是广为人熟悉的夏韶声之《谙2》,在去年所推出的《谙2》表现已相当出色。当年,夏韶声在制作这张CD碟时已是倾尽全力,该碟中无论是乐手伴奏的技巧以及每一首歌曲的演录效果都称得上超水平发挥,笔者认识的很多发烧友都人手一张,而这次索尼推出的《谙2》SACD版的最明显改善就是高低频的延伸更佳,乐器质感明亮照人,空间感、空气感、通透感极佳,相对地原 CD版就显得略为暗淡。这些区别在第三首“吉他低泣时”中不难听出来,在听 SACD版的此曲时你甚至可以听得到包以正弹吉他时按和弦的手指在拨动吉他弦线,而CD版则难以听到如此的细节。

  在第四首夏韶声与苏芮合唱的“车站”一曲中,DSD CD版的人声韵味和感情变化已比原CD版更为丰富,而乐器分隔度、3D感和低频层次也较干净利落,但SACD版又比DSD CD版更上一层楼,两位歌唱者的人声的高度和定位更见精确,中段口琴和电吉他的距离感也十分强烈,与此同时,听者也能更清楚领略两人的嗓音细节和收放自如绝佳演绎。在第六首“永不放弃”开始一段的低音吉他声中 SACD版明显更有力度,该曲中的乐器比较多,SACD版在整体清晰度和动态对比度上不但比DSD CD版优胜得多,而且在背景宁静度和细节层次的表现更是CD版难望其背。在第十二首“妈妈我没有做错”一曲中那一支低音大提琴在整曲中的表现非常重要,但它却是原版录制时的败笔,原 CD版和这次的DSD版的CD已听到乐器本身质素不佳,在SACD版的重播更是将乐器劣质的特性不掩饰地表露出来,读者认为SACD这种纤毫毕现的准确还原能力是优点还是缺点呢?

  《谙2》最大优胜之处是人声的表现,男声夏韶声的感情表现得非常真挚,细节通透异常,而女声苏芮的歌唱连换气的呼吸也清清楚楚,音色更显豪迈。原CD版与DSD CD版粗听之下分别不出来,但经仔细比较之下才发现后者在声音的层次、人声的自然感、乐器的细致性以及泛音的丰富性等细节地方略胜一筹,而在听 SACD版时,却不由得对SACD新数码技术产生敬意,因为它的确能把我们与音乐和现场的距离拉得更近,SACD版的人声与各种乐器明显更清晰易辨,全频的从容感更好,音场也较佳,尤其是音乐的感染力更强,那种温暖而真实感觉让人动容。

  2.《1812序曲》(碟号:Telarc SACD-60541/出版公司: Telarc)

  假如你有超过十几年的发烧史,那提起Telarc唱片公司,相信你肯定会想起那张称为音箱杀手的《1812序曲》CD碟。《1812序曲》是Telarc在1978年开创以数码录音先河的第一批作品之一,它是Telarc有史以来最畅销的软件(其销售总数LP+CD超过80万张,历史罕见!)。这张以真炮录音的《1812》对器材来讲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虽然当年有资深发烧友对这张《1812序曲》下了一句中肯的评语“炮声一流,演绎二流”,但在国内Hi-Fi最发烧的20世纪90年代初,这张《1812序曲》却是烧友测试动瞬态必备之碟,但到了90年代后期此碟已很少有人再提起。

  进入新世纪后, Telarc再次灌录新版的《1812序曲》,新版碟仍沿用真炮录音,而且指挥和乐团仍然是Erich Kunzel与辛辛纳提流行乐团,但演绎阵容比当年更为鼎盛,在此曲中Telarc不但增加了俄国的基辅交响合唱团与辛辛那堤儿童合唱团以加强戏剧性,该公司更是找来1978年那一辑录音时放真炮的炮兵来再次放炮,同时为求更准确和真实地收录360度的真炮声和教学钟声,录音是采用当今最先进的无压缩DSD多声道数码录音(在不同场地以飞利浦 8声道DSD录音系统和索尼6声道DSD录音系统录音后再混合而成)。

  在聆听“1812”这首乐曲时只有每一细节都不要错过才能充分感受到它为庆祝凯旋而营造的宏大场面和*,炮声响起的一刹是全曲最高潮,但如果发烧友怕突如其来的炮声会烧毁音箱而将音量调得较小时,此曲的气氛便出不来,其实听该曲时要有足够的音压重播才真实。读者不妨像笔者一样先调校好音量再听,第一个炮声响起约在 12min34s,此时可先以较小音量的快进到这里,按下Repeat重复键,不停地重播炮声部分,并尝试性地慢慢将音量调高到音箱所能承受的极限,找出音箱可接受而喇叭又不会拍边的音量,完成后,可重新开始播放,经这样调校后你就不怕因防止烧毁器材而在聆听过程中要不断调校音量了,聆听和欣赏就更为安心。

  此碟的DSD CD层在声音的密度、清晰度,特别是背景宁静度胜出旧版CD碟许多,同时它也没有旧版碟的干硬冷淡之Hi-Fi味,听感流畅自然,堂音与空间感都有相当强烈的临场感,音场的前后层次细节和远近效果的再现适当而明显,大炮声和大鼓的突发性和扩散性都较高,乐器的质感和密度甚至超低频的厚重深沉已有示范级天碟水平。而当转换到SACD层再听时发觉声音已是另一个天地,此时合唱再现出的堂音仿如现场一样真实,人声细节的参差感和弦乐木管或铜管的鲜活和线条明亮感难以形容,就是粗听也可体会到SACD的威力。例如第三乐章“意大利随想曲”中,开始那小号清亮照人的音色以及紧跟其后的法国号角之丰满音色效果非常生动,曲中的层次细节CD版根本难以辨认。

  在演绎方面,指挥Erich·Kunzel的功力已有一流大师风范,他那纯熟、弹性颇大的手法比旧版更有活力,音乐感也较高,新“1812序曲”不但把低潮与高潮的气氛拿捏得恰到好处,在开战与凯旋的场面更有璀璨豪迈之感,翻天覆地的炮声定位、强悍度和爆棚力度和真实感无与伦比,那强大复杂的动态变化再现也相当从容,低频的结实度更是无坚不摧,大有“挡我者亡”之势,旧版CD的炮声声压虽然差不多,但声音却显得比较松散,与乐团的声音结合后有点别扭,互调失真也较高。

  该碟同时还收录有叶甫根尼·奥涅金的圆舞曲、波兰舞曲、意大利随想曲、斯拉夫进行曲、哥萨克舞曲等作品。在“叶甫根尼·奥涅金”和“斯拉夫进行曲”等一些动瞬态较大的曲目中,Telarc的新碟也比旧版更讲究整体表现,显现出厚实和雄浑的风格。

  这张娱乐性十足的Telarc新版《1812序曲》有3个版本,它们分别是DSD录音纯CD碟,SACD+CD混合碟和 DVD Audio碟。SACD+CD混合碟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卖点,它除了拥有双声道的CD和SACD信息之外,它还录有 SACD多声道声轨,售价仍是200多元,但一碟却坐享3种不同玩法,能同时面对过去(CD)、现在(双声道SACD)和将来(多声道SACD),这是何等的超值!不管你现在有否SACD机,笔者建议你一定要买SACD+CD版本,它的 DSD CD层表现已有极品风范,用质素较高的CD机听已是令人开颜,有一天当你选择SACD机时你会发觉SACD层肯定比纯CD版更靓声!喜欢爆棚音乐的朋友,不要错过。

    本文为太平洋汽车网转载文章,欢迎各家媒体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原出处,如果想转载“太平洋汽车网原创文章”,请点击链接:http://article.pcauto.com.cn
    如果网友需要将本文转载到论坛,请点击下方按钮复制代码,再在“PCauto论坛”发贴框里粘贴即可,该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其它大部分论坛,非常方便!
每日读图
新甲壳虫1.8T吧
新甲壳虫1.8T吧
台湾
台湾"槟榔西施"专挑有车一
全裸车模与车共舞
全裸车模与车共舞
超辣性感车模
超辣性感车模
明锐1.6升8月28日上市
明锐1.6升8月28日上市
M3低价冲击国内跑车市场?
M3低价冲击国内跑车市场?
EDO改装的全新997 GT2 R
EDO改装的全新997 GT2 R
更性感 H&R改装版菲亚特500
更性感 H&R改装版菲亚特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