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你买汽车 / 资讯
有点“雾里看花” 谁来为二手车市场添火

出处:pcauto
责任编辑:firefly

[03-8-16 11:23] 作者:中国青年报


  一个行业的繁荣与否,主要看渠道。而在汽车行业,除了新车销售渠道的一个指标之外,旧车交易的数量更是这个行业潜在能量的集中体现。与新车销售的关注度和增长速度相比,我国二手车市场还是相对滞后。迅速变换的行情和不完善的行规让这个市场多少让人看不明白,一边是交易量的节节攀升,一面是散、乱、差的事实。二手车市场潜在的巨大能量还没有爆发,而相应的外围管理已经成为其发展的瓶颈。

  来自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消息说,今年上半年,全国145家旧机动车交易中心(市场)共交易二手车378713辆,同比增长10.6%,其中载重车79846辆,占总销量的21.08%,轿车128311辆,占总销量的33.88%,客车90700辆,占总销量的23.95%。从统计情况看,交易量列前五位的交易中心(市场)是:上海、北京、广东中山、广州、重庆。记者从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和中联汽车交易市场获得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这两个市场的二手车成交量增幅高达50%。

  一个行业的繁荣与否,主要看渠道。而在汽车行业,除了新车销售渠道的一个指标之外,旧车交易的数量更是这个行业潜在能量的集中体现。以“车轮上的国度”———美国为例,每年二手车占其汽车总销售量的75%。2002年,美国的二手车交易量高达4300多万辆,是其当年新车交易量的3.5倍左右。而我国的二手车交易量仅占汽车销售量的30%,而且滞后的外围环境制约了其进一步的良性发展。

  一位从事二手车交易多年的汽车经销商对记者说,眼下的二手车经营,正成为汽车市场中的一块冒着热气的山芋,吃下去就有可能被烫一下;不吃,其高额利润又让人欲罢不能。建立独立于市场之外的旧车评估机构,完善新车置换的上游渠道,这些亟待改善的硬指标已经成为二手车市场进一步拓展的瓶颈。

  基础私家车成为主体

  二手车市场成型的分水岭是1998年。之前,我国车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基本上是政府机关和企业公司,加上之前汽车的保有量不大,市场上就有那么仅有的几种车型,车价又高,好不容易有辆车,就已经满足了,少有人想着去换。而大多数单位又有一定的维修保养力量,所以基本上一辆车开到报废为止,没有形成二手车市场的基础。

  随着汽车产业的崛起,1998年之后,私人购车逐渐成为汽车消费的主体。汽车开始进入家庭,并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以北京为例,截至今年8月初,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突破200万辆,其中私人机动车128万辆,占总数的64%。预示着北京已步入私人汽车消费时代。来自中国汽车工业的统计显示,目前北京市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私人机动车30.5辆,其中私人小汽车19辆。2002年,北京市新增机动车27.6万辆,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其中,私人购车比例接近90%。

  汽车消费增长的速度从北京的两个100万可以看出来。1997年2月,北京市的机动车突破了100万辆,这一过程整整经历了48年。这其中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增长经历了两次飞跃。第一次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北京的汽车从年增加几千辆,一跃变为年增加3万辆;第二次是从1992年到1997年,北京的机动车以每年10万至15万辆的速度增长。从1997年2月份至今,仅仅6年半时间,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就完成了第二个100万辆的增长。据交管部门统计,在目前这200万辆机动车中私人小汽车达80万辆,占总数的40%。

[1][2][3] [下一页]

发给好友 专家问答 投稿给我们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汽车搜索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