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结检测机构 海马汽车涉嫌制造虚假油耗

2014-03-15 作者:wuweishuo1 评论:抢沙发

  【太平洋汽车 技术频道】3月15日,央视新闻曝光的海马汽车涉嫌勾结检测机构制造虚假油耗数据的事件引起网友们的广泛关注。为了提高销量,海马汽车与工信部委托的汽车检测机构串通以改善油耗数据,最终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该事件不但导致海马汽车的信誉危机,同时也使工信部油耗这一“标准数据”受到广泛质疑。而消费者遇到此等冤枉之事又该求助于谁?而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此类事件的维权是否更有帮助?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给各位网友解读一下。

勾结检测机构 海马汽车涉嫌制造虚假油耗体验读图模式

● 海马汽车事件来龙去脉

  315到来之际,央视记者走访了吉林省某家国家级别的汽车检测机构,刚巧碰到海马公司的汽车在做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车辆的油耗表现并不令人满意,但是海马公司的车辆送检员对该结果似乎并不担心。根据送检员的口述,如果一次做不到厂家满意的结果的话,他们就会开始调节参数,再做一次直到满意为止。

勾结检测机构 海马汽车涉嫌制造虚假油耗

  可是根据国家《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送检车辆和销售车辆必须相同。对于这一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又是如何解释的?根据该汽车检测机构一名工作人员口供:“海马汽车离吉利这边距离较远,到时候操作起来也简单,交点钱,更好交流。”此外,这名工作人员还表示,不只是海马汽车,许多厂家在把车辆送检的时候都会刻意修改发动机相关数据,这样得出来的数据更加漂亮。很多机构的工作人员对此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勾结检测机构 海马汽车涉嫌制造虚假油耗

  哪怕厂家对样品做了手脚 工作人员也不会追究其责任。根据海马汽车送检员口供,国内每一位厂家都会跟工信部委托的某家检测机构关系特别好,即便是车辆送检的时候不通过测试,最后还是可以通过公关把想得到数据拿下来。

勾结检测机构 海马汽车涉嫌制造虚假油耗

  记者表示,国家委托检测机构对车辆进行油耗测试目的是为了给国家给消费者提供公正的判断,而目前的检测机构在业内已经被公认作是为厂家报送漂亮数据而忽视公正事实以及消费者利益的帮凶。海马汽车之所以不惜时间成本、不惜物流成本,千里迢迢把车辆送至吉林的这家检测机构,说到底还是关系好不好的问题。

  厂家为了获得更加漂亮的油耗数据,作弊手段更是层出不穷。根据检测机构工作人员口供,他们可以在轮胎参数、车辆滑行系数等能够最终影响油耗数据的因子上做修改。而厂家需要做的只是提前给机构的工作人员打声招呼——把油耗从8L降到6L。机构工作人员根据厂家的需求通过调节这些参数自然可以做到。

勾结检测机构 海马汽车涉嫌制造虚假油耗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该机构的负责人,得到的答案竟然是:“我们的数据出多少报多少,不可能虚报,因为我们是有责任的。”该负责人还强调,无论什么车型,他们都会认真负责反复检测,无论什么数据他们都会保证公正准确。不过此时,正是他所在的这家监测中心,正在上演着一场虚假油耗的闹剧。

  央视记者表示,一个被国家认可的汽车检测中心,为了能够从中牟利,竟然和厂家沆瀣一气,更有甚者,直接帮厂家制作虚假油耗。根据检测中心工作人员的反馈,造假的数据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获得:第一,我们上面提到的修改发动机数据;第二,通过检测机构工作人员的人为控制——小踩油门可节省1%左右的油耗,此外,检测时候把车内其他所有电气设备关掉也起到节油效果。

勾结检测机构 海马汽车涉嫌制造虚假油耗

  除了报道的吉林省的检测机构,记者还在北京和天津检测机构发现了类似的暗箱操作。根据北京某家检测机构工作人员的采访,窜改的油耗数据一般会在1~2个油之间浮动,比如10L的油耗一般会改到8L。

  既然制作出来的这些油耗数据虚假如此,为什么又能够通过国家部门的审核,还公布在工信部的网站上,以备消费者查阅?根据检测机构工作人员的口供,工信部对检测机构报上来的数据百分百认可,也无需自己再做检测。在工信部公布的法律法规中明确表示,会对不按规定执行的厂家进行重罚。可是这些白纸黑字的条纹对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说却够不成威胁。海马汽车事件可以点击以下视频详细了解:

  小结:检测中心和部分厂家沆瀣一气,数据可以造假,而工信部对此也不闻不问,这也是造成工信部公布的油耗数据与实际油耗不相径庭的主要原因。为了得到更低的油耗,享受到国家的节能补贴政策,厂家这一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闹剧可是在消费者的眼皮底下上演了一次又一次。面对如此大的闹剧,消费者不可能没有发出过质疑的声音,相关部门又是如何对待消费者的质疑的?

 

更多技术频道文章请点击以下链接查看:

技术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